高张 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
- 本名:高张
- 别称:高昭子
- 所处时代:春秋后期
- 谥号:昭子
高张,姜姓,高氏,齐国上卿高傒的后代、齐大夫高偃的儿子,中国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前513年春,鲁昭公从晋国干侯回到鲁国郓城,齐景公派遣高张来问候鲁昭公,称鲁昭公为主君。子家懿伯认为这是国君对大夫的称谓,齐景公已鄙视鲁昭公,鲁昭公自取其辱,鲁昭公返回到干侯。前510年冬,高张代表齐国与鲁国仲孙何忌、晋国韩不信、宋国仲几、卫国世叔申、郑国国参、曹、莒、薛、杞、小邾等国大夫为于城周筑城而会盟。前502年夏,高张、国夏率军讨伐鲁国西面边境,晋国由士鞅、赵鞅、荀寅率军援救鲁国。前490年,齐景公临终前,吩咐高张与国夏,辅立小儿子公子荼为国君,逐群公子,迁至东莱。景公死后,高张与国夏共立荼为国君,是为晏孺子。。但是田乞想立景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阳生为国君。于是,他表面上与两位上卿关系融洽,暗地里从恿大夫们及早谋反,大夫们畏惧高、国两家,所以都听从田乞。于是,田乞与鲍牧率兵进宫叛乱,攻打高、国两家。高张逃亡,与国夏一起营救晏孺子。孺子的军队很快被打败,田乞乘胜追击国夏,国夏逃亡到莒国。军队返回,杀掉高张(《左传》只说高张逃亡鲁国)。与此同时,田乞等人拥立公子阳生为国君,是为齐悼公。
人物生平
齐景公欲称霸,以高张在内为相,主持内政;国夏在外为将,主持军事。前490年,景公临终前,吩咐高张与国夏,立幼子荼为国君。
及景公卒,高张与国夏立吕荼为君。大夫田乞阴谋颠覆姜姓之祀,想立景公的另一个儿子阳生为君。于是,他表面上与两位丞相关系融洽,暗地里对大夫们说:“高张、国夏二人很危险,趁他还没有动手,我们先干掉他吧!”经过田乞如此煽风点火,弄得大夫们人人自危,齐国朝堂上下离心离德。
于是,田乞联合大夫鲍牧率兵进宫,攻杀高张、国夏二卿。高张奔鲁国;国夏奔莒。与此同时,田乞等人拥立阳生为君,这就是齐悼公。
人物事迹
齐景公三十一年,鲁昭公被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逼迫而奔齐。第二年,齐景公攻取鲁地郓‘使鲁昭公居住。之后,景公打算亲自率领齐国大军送鲁晤公归国。而季氏家臣申丰、女贾私下收买了景公的宠臣梁丘据,让他阻止齐景公。梁丘据以不要得罪鬼神、祸及自身为由,劝说齐景公不要亲自率军攻鲁。景公最终被梁丘据的鬼神之说吓住,不敢亲自率师,于是派公子钮率师攻鲁,结果无成。是年秋,景公又盟会鲁昭公、莒子、邾手、杞伯、商议送鲁昭公归国,但始终没有结果。鲁昭公在齐日久,逐渐被景公所看轻。齐景公三十四年,鲁昭公不得已而至晋国乾侯,而晋国对鲁昭公长期在齐不满意。齐景公三十五年,鲁昭公又自乾侯至郓。齐景公对昭公至晋国也不满,是年高张奉命唁昭公,称昭公为“主君”。当时称卿大夫为主君,高张称昭公“主君”,是把鲁昭公视为卿大夫,所以子家子对昭公说:“齐卑君矣,君只辱焉。”昭公无奈,又到乾侯,三年后死于乾侯。
高张与国夏一样,同是齐景公后期的辅政大夫,经常代表齐国参加诸侯重大活动。
齐景公三十八年秋,周敬王派人到晋国,请求为成周增筑城墙。下年春,晋国率领诸侯增筑成周城墙,三十天完工。当时,高张来晚了,没有赶上诸侯筑城。晋国女叔宽认为高张这是违背众意,“众之所为,不可奸也”,高张将不免于祸患。
齐景公四十六年夏,高张与国夏一起伐鲁西鄙。
齐景公五十八年夏天,景公夫人燕姬所生的嫡子尚未成年就死了。景公想立宠姬芮生的儿子荼为太子,但茶年龄幼小,并且其母芮姬品行不好、地位也卑贱,大臣们都不同意。景公一意孤行,该年秋天,景公生病,让高张和国夏立茶为太子,而把群公子放逐到莱邑。不久,景公死,高张与国夏奉太子茶即位,这就是晏孺子。
田乞平时与公子阳生一直关系密切,欲改立公子阳生。田乞假装侍奉高张和国夏,每逢上朝都和他们坐同一辆车,并且说大夫们的坏话,说他们不想立晏孺子,想作乱;到了朝廷上又在诸大夫面前说高张和国夏的坏话,说他俩要发动祸乱消灭他们,劝大夫们先下手除掉高张、国夏。
晏孺子元年夏季六月二十三日,田乞、鲍牧和诸大夫带领甲士进入晏孺子宫中,高张和国夏去救晏孺子,被打败,国夏逃到莒国,高张逃奔到了鲁国。
其事迹主要见于《史记》之《齐太公世家》、《田敬仲完世家》与《左传》之《昭公二十九年》、《昭公三十二年》、《定公一年》、《定公八年》、《哀公五年》、《哀公六年》。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的东周时期。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