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无知 春秋时期齐国公族
- 本名:公孙无知
- 别名:齐前废公
- 所处时代:春秋时期
- 民族族群:华夏族
- 逝世日期:公元前 685年
- 主要成就:弑杀齐襄公
- 身份:齐国公族、国君
- 在位时间:公元前686年—公元前685年
公孙无知(?—公元前685年),姜姓,吕氏,名无知,齐前庄公之孙,夷仲年之子,齐僖公的侄子,齐襄公和齐桓公的堂兄弟,春秋时期齐国公族。
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联合连称、管至父弑杀齐襄公,自立为君,史称齐前废公。起初,公孙无知对大夫雍廪无礼,因此雍廪怨恨他。
公元前685年,公孙无知到雍林游玩,雍廪趁机袭杀公孙无知。公孙无知死后,齐桓公回国即位。
人物生平
僖公宠爱
公孙无知,姜姓,吕氏,名无知,是齐前庄公之孙,夷仲年之子,齐僖公的侄子。公孙无知深受伯父齐僖公的宠爱,享受的俸禄、服饰、生活待遇都和太子诸儿同等。因此太子诸儿和公孙无知多次发生争斗。
齐僖公三十二年(鲁桓公十三年,公元前699年),公孙无知的父亲夷仲年去世。
齐僖公三十三年(鲁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98年),齐僖公去世,太子诸儿即位,是为齐襄公。
齐襄公元年(鲁桓公十五年,公元前697年),齐襄公降低公子无知的俸禄、服饰等级,公孙无知因此怨恨齐襄公。
弑君篡位
当初,齐襄公派遣连称、管至父到葵丘驻守,约定瓜熟时节前往,到明年瓜熟时节派人去替换。齐襄公十二年(鲁庄公八年,公元前686年),连称和管至父在葵丘驻守一年,瓜熟时节已过而齐襄公不派人替换。连称、管至父请求派人替换,但齐襄公却不同意。连称和管至父非常愤怒,于是策划叛乱。二人因公孙无知怨恨齐襄公,便利用公孙无知发动叛乱。连称有个堂妹在齐襄公的后宫,不受齐襄公的宠爱,于是就指使她侦察齐襄公的情况。公孙无知答应她事成之后,让她做自己的夫人。
同年十二月,齐襄公在贝丘(一作沛丘)打猎,因受到野猪的惊吓,从车上掉下来摔伤脚,而且还将鞋子弄丢。齐襄公回去后,责令管鞋人费(姓氏不详,名费,一作茀)去找鞋,费找不到,齐襄公就抽打费三百鞭,打得皮开血出。费走出来后,公孙无知和连称、管至父等人听说齐襄公受伤,便率领徒众袭击齐襄公的住所。公孙无知等人在宫门口遇到费,并把费劫走并捆起来。费说:“我哪里会抵抗你们,暂且不要进去惊动宫中,惊动宫中就不易攻进去。”公孙无知不相信,费便解开衣服,让他们查验自己的背后的鞭伤,公孙无知便相信费的话。费表示愿意和他们一起行动,请求先进宫去。费进宫后,立即将齐襄公隐藏到门后。过了一会儿,公孙无知等人恐其有变,于是率众进去。费与宫中侍卫、齐襄公宠臣攻击公孙无知等人,但没有取胜,费等人全部被杀。公孙无知进入宫中,在床上杀死孟阳,说:“不是国君,样子不像。”公孙无知一眼看到齐襄公的脚露出在门下边,于是将齐襄公杀害,而公孙无知自立为国君。
雍廪袭杀
当初,公孙无知对待齐国大夫雍廪很暴虐,因此雍廪怨恨公孙无知。齐桓公元年(鲁庄公九年,公元前685年)春天,公孙无知到雍林游玩,雍廪趁机袭击并杀死公孙无知。公孙无知死后,齐僖公之子、公孙无知堂兄弟公子小白返回齐国即位,是为齐桓公。
主要成就
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联合大臣连称、管至父发动宫廷政变,弑杀齐襄公,自立为齐国国君,史称齐前废公。
家族成员
祖父:齐前庄公
父亲:夷仲年
伯父:齐僖公
堂兄弟:齐襄公、公子纠、齐桓公
史书记载
《左传》庄公八年至庄公九年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
人物评价
列御寇《列子》:“公孙无知作乱,齐无君。”
艺术形象
1996年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梁冠华饰演公孙无知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的东周时期。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