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 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
- 中文名:李信
- 别名:李有成
- 所处时代:战国末年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槐里
- 好友:羌瘣、蒙恬、王贲
- 导师:昌文君
- 主要成就:参与攻伐赵国、灭燕国、楚国、齐国等战役
- 主要对手:李牧、昌平君、吕不韦、项燕
李信(生卒年不详),字有成,槐里(今陕西咸阳兴平东)人,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李信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后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先是一路凯歌,后被楚将项燕大败。
人物生平
崭露头角
李信年轻时强壮勇敢,是秦国少壮派中较有为的显赫人物,同时也是秦王政十分信任的年轻将领之一。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国俘虏韩王安、灭亡韩国后,秦王政派王翦率领数十万大军逼近漳水、邺城,李信则出兵太原、云中,与王翦军队共同包围赵军,并一举攻破赵国。
攻伐燕国
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燕国太子燕太子丹派刺客荆轲到咸阳,以献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为名,准备行刺秦王政。结果荆轲行刺失败,被秦王政所杀。秦王政得知是燕国派人行刺他,因此大怒,于是派王翦等攻打燕国。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李信率领先遣部队最先抵达易水河畔,以轻装骑兵突进大败燕太子丹,迫使燕太子丹逃入燕都蓟城(故治在今北京市)坚守。不久,王翦率领大军抵达并攻克蓟城,燕王喜和燕太子丹退保辽东,李信率军紧追不舍。代王赵嘉致信给燕王喜说:“秦军之所以追得这么紧,是想得到太子丹。如果大王能杀太子丹献给秦王,燕国就能保住。”燕太子丹逃到衍水(今辽宁太子河),当时李信带着数千士兵追击燕太子丹到衍水。此时燕王喜派人斩杀燕太子丹,并将其首级献给秦国。此役之后李信深得秦王政信任。
兴师伐楚
秦国横扫六国,势如破竹,先后灭亡韩、赵、魏三国,并数次击败楚军。燕王喜逃亡被灭后,秦王政打算攻灭楚国,完成统一霸业。秦王政知道李信十分勇猛果断,有一天便问李信说:“我打算攻取楚国,将军估算一下,需调用多少军士才够?”李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嬴政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嬴政就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李信的话是对的。”于是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军二十万向南进发攻打楚国。王翦因秦始皇不采纳他的意见,就推托有病,回到家乡频阳养老。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李信率军攻打平舆(今河南平舆北),蒙恬率军攻打寝丘(今安徽临泉),大败楚军。李信接着乘胜攻克鄢郢,随即率领部队向西进军,要与蒙恬在城父(今河南平顶山市北)会师。当时楚国将领项燕率领楚军乘机积蓄力量,尾随跟踪追击李信军队,连续三天三夜不曾停息,结果大败李信的部队,攻入两个军营,杀死七名都尉,李信军大败而逃。
秦王政得知秦军兵败的消息,大为震怒,亲自前往频阳向王翦道歉,请求王翦复出。最终,王翦率秦军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一年多后又俘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
平定燕齐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李信随王贲攻取辽东,俘虏燕王喜,燕国灭亡。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李信与王翦之子王贲率军从燕国向南进攻齐国,突然攻入都城临淄,齐国国民中没有敢于抵抗的。秦国派人诱降齐王,约定封给他五百里的土地,齐王于是投降,齐国亡。
主要成就
秦历 |
西历 |
农历 |
内容 |
秦王政十九年 |
公元前228年 |
癸未年 |
李信出兵太原、云中与王翦一举攻破赵国 |
秦王政二十一年 |
公元前225年 |
乙亥年 |
李信率军于易水击破燕国太子丹军队 |
秦王政二十二年 |
公元前225年 |
丙子年 |
李信率军攻打楚国平舆为楚将项燕所败 |
秦王政二十五年 |
公元前222年 |
己卯年 |
李信与王贲攻取辽东,俘虏燕王喜 |
秦王政二十六年 |
公元前221年 |
庚辰年 |
李信与王贲攻灭齐国 |
历史评价
秦始皇:“李将军果势壮勇。”
司马迁《史记》:“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
李信的故事
征楚败因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李信攻楚,大败而归,被世人诟病,认为其年轻气盛,轻敌妄为等等。其实其中另有内情。仔细观察其行军路线:先是向南攻平舆,在河南今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然后向北攻鄢(河南许昌鄢陵县),然后向东南攻郢(郢陈,在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最后向西到城父(河南省平顶山市)。而此时,鄢、郢、城父,都为秦国所控制,并非楚国的属地。其中原因,历史学家田余庆曾经分析过,最后结论是:正当李信和蒙武所统领的秦军在郢陈的南部和东南部大败楚军,准备乘胜进攻楚国的首都寿春,一举攻灭楚国时,身在郢陈的昌平君起兵反秦,攻占郢陈,切断李信军的后路,使攻楚的秦军陷于前后受敌的苦境。于是,李信军不得不停止攻楚,回师进攻郢陈,结果被楚军前后夹击,大败而归。
考古发现
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考古发掘出的两封秦军士兵的家书竹简,只证明了昌平君在那一年叛乱,但并没有任何实质证据证明田余庆先生的推测。从史记正文来看,如果主要责任不在于李信,秦王自然没必要更换统帅,更不必亲自去请当时已经告老还乡的王翦。但不论如何,李广祖先李信的光辉历史就此打住,其人在《史记》中无专门传记,只在《白起王翦列传》中简洁地记了几笔,身后也毫无消息。《白起王翦列传》中说到王翦南下平百越之后,又接着说:而王翦子王贲,破定燕、齐地。李信在王贲麾下,为平定燕、齐做出了贡献。
李信的结局不外有三:一是老死或病死;二是赐死;三是战死。但可以肯定,李信没有造反,否则李信的后代不会平安繁衍在陇西。
高适诗曰: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虽说的是李广,但也可以套用在李信身上,更是说从古至今的将军。
家庭成员
先祖:李宗,魏国大夫;
祖父:李崇,秦国陇西太守,封南郑公;
父亲:李瑶,秦国南郡太守,封狄道侯;
后代:李广,汉朝陇西都尉、骑郎将、右北平太守、郎中令、后将军。
史籍记载
《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战国策·卷三十一·燕三》
《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二》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的东周时期。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陕西,简称“陕”或“秦”,陕西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闻名遐迩。有西周、秦、汉、唐等14个政权在陕西建都,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