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懿公 春秋时期卫国第十八任国君
- 本名:卫懿公
- 所处时代:春秋时期
- 民族族群:华夏族
- 出生地:卫国
- 去世时间:公元前660年
- 职业:卫国国君
- 在位时间:公元前668年—公元前660年
- 谥号:懿公
卫懿公(?—公元前660年),姬姓,卫氏,名赤,卫惠公之子,春秋时期卫国第十八任国君,公元前668年—公元前660年在位。
卫懿公继位后,终日只知奢侈淫乐,喜好养鹤,竟赐给鹤官位和俸禄,因此遭致臣民怨恨。公元前660年,赤狄攻打卫国,卫懿公兵败被杀。
人物生平
继任君位
卫懿公,姬姓,卫氏,名赤,是卫惠公之子
,继位前称公子赤。卫惠公三十一年(鲁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69年)五月癸丑日,卫惠公去世 ,公子赤继位,是为卫懿公。
卫懿公三年(鲁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66年)春天,齐国国君齐桓公率军攻打卫国。齐军击败卫军后,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责备卫国,取得卫国财物后撤军回国。
兵败被杀
卫懿公荒淫逸乐,骄奢侈靡,而且喜欢养鹤 ,并给鹤配有坐的车子。卫懿公九年(鲁闵公二年,公元前660年)十二月,赤狄攻打卫国,卫懿公准备派兵抵抗,卫国士兵有的背叛卫懿公。接受甲胄的国人都说:“让鹤去抵御狄人,鹤实际上享有俸禄官位,我们哪里能打仗!” 大臣们也说:“国君爱养鹤,可以让鹤去迎击狄人。”
卫懿公把玉佩交给石祁子,把箭交给宁庄子,让他们防守狄人,说:“用这个来赞助国家,选择有利的去做。”卫懿公还把绣衣给夫人,对她说:“听他们二人的!”于是,卫懿公率军反击狄人,渠孔为卫懿公驾御战车,子伯作为车右;黄夷打冲锋,孔婴齐指挥后军。和狄人在荧泽作战,由于卫懿公不肯去掉自己的旗帜,所以致使卫军惨败 ,卫懿公被杀。
卫懿公死后,卫国大臣拥立卫懿公的堂弟公子申继位,是为卫戴公。
为政举措
卫懿公生于王侯之家,自幼生活安逸,对民间疾苦一无所知,在继位之后,终日只知奢侈淫乐,臣民对此都心怀怨恨。卫懿公喜好养鹤,竟赐给鹤官位和俸禄,最终因玩物丧志,导致身死国灭。
趣闻轶事
爱鹤失众
卫懿公有个特别爱好,就是喜欢养鹤。鹤的洁净羽毛、修长颈项、亭亭而立的身姿,常常让他喜不自胜、如痴如醉。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懿公好鹤,那些想求官邀宠的大小官吏便千方百计驱使百姓捕鹤。于是,卫懿公的宫中到处都养着鹤,宫苑不够了,就不断扩建,百姓负担越来越重。
卫懿公按品质、体姿将鹤封为不同官阶,享受相应俸禄;卫懿公出游,这些鹤也分班侍从,各依品第,乘载于华丽车中。卫国平白增加了成百上千的“官”,每个官都有各自的侍从、宅第、俸禄、车乘,凡此种种,都需要钱,国库不够,卫懿公就下令向百姓强征;至于百姓的温饱,他全然不顾。
卫懿公好鹤荒政、卫国人心离散的消息传到北狄。北狄王正愁手下数万骑兵无猎可狩,于是率二万骑兵向卫国突袭而来。
卫懿公闻讯大惊,忙下令征兵。百姓受够了卫懿公横征暴敛的苦,便大声叫嚷说:“让大王派那些鹤去打仗好了!它们都享受大夫的俸禄,而我们穷得连饭都吃不饱,怎么有力气打仗呢?”这话一传十、十传百,人们对征兵号令全都不理不睬。卫懿公见状,干脆派军士四处抓壮丁,发给兵器,编入军中,强行开往前线。
不久,二万北狄骑兵向卫国军队发起排山倒海般的攻击。卫国军队平时缺乏训练,无心作战,一冲就散。卫懿公来不及撤退,被狄兵团团围住,惨死在乱刀之下。随行的大臣悉数被擒,装入囚车,被逼向卫都朝歌城中喊话,要卫国臣民投降。后来狄军冲入城中,不及逃避的百姓全遭杀害,尸骨堆满城郭。
弘演纳肝
卫懿公被狄人所杀,死的很惨,据说他身上的肉被狄人分食,只剩下肝脏。当时卫国有个大臣叫弘演,正在出使外国,他闻变回国后,来到懿公尸骨旁,痛哭了一场,然后说:“请让臣来做你的衣服。”就自杀而死,死时先把自己肚子里的器官都掏出来,把懿公的肝放到里面。
历史评价
司马迁《史记》:“懿公即位,好鹤,淫乐奢侈。”
史籍记载
《左传》庄公二十五年至闵公二年
《史记·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第七》
家庭成员
祖父:卫宣公
父亲:卫惠公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的东周时期。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