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延年 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 中文名:杜延年
- 别 名:杜幼公
- 国 籍:西汉
- 民 族:汉族
- 逝世日期:公元前52年
- 职 业:官员
- 主要成就: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 籍 贯:南阳杜衍(今河南南阳)
- 官 职:御史大夫
- 爵 位:建平侯
- 谥 号:敬侯
杜延年(?—公元前52年),字幼公,南阳杜衍(今河南南阳)人,御史大夫杜周少子,西汉官员,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杜延年通晓法律,初任补军司空。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平定益州蛮夷叛乱,回朝后任谏大夫。上官桀等人谋乱时,杜延年知其谋报告汉昭帝,上官桀等被诛杀,杜延年因功封建平侯。历任太仆、给事中、西河太守、御史大夫等。
杜延年论议持平,使朝廷和谐。后向大将军霍光提出治国良策,议论废除专卖酒、盐铁,皆从杜延年发起。杜延年善处政务,长期主管朝政,深得汉宣帝信任,位居九卿十余年。公元前52年,杜延年去世,谥号敬侯。
人物生平
初入官场
杜延年的父亲杜周,官至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杜延年的两个哥哥一为河内郡守,一为河南郡守,家财累计上亿。办案都很酷暴,只有杜延年为人宽厚。 杜延年通晓法律。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昭帝即位后,大将军霍光执政,因为杜延年是三公之子,有作官的才能,举荐他担任补军司空。
因功封侯
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益州蛮夷造反,杜延年以校尉的身份率领南阳士卒进击益州叛军。回军后,担任谏大夫。左将军上官桀父子和鄂邑长公主(盖长公主)、燕剌王刘旦谋乱,代理稻田使者燕仓知道其谋,报告给大司农杨敞。杨敞惶惧,称病移居,报告给杜延年。杜延年报告汉昭帝,上官桀等被诛杀,杜延年因功受封建平侯。
论议持平
杜延年原是大将军霍光属吏,首先告发大奸,有忠节之名,因此升任太仆、右曹、给事中。霍光持刑罚严,杜延年辅之以宽。办理燕王案件时,御史大夫桑弘羊之子桑迁逃跑,曾留宿于父亲旧下属侯史吴家中。桑迁被捕后处死。适逢大赦,侯史吴出监狱,廷尉王平与少府徐仁审理反叛案件中,都认为桑迁因父谋反受牵连,而侯史吴只是留宿桑迁不是藏匿反叛者,而是藏匿随从,即以赦令免侯史吴罪。后由侍御史查验,以桑迁通经术,知父谋反而不谏争,与反者无异;侯史吴原为三百石吏,首匿桑迁,不应与庶人匿随从者相等,侯史吴不得赦免。奏请覆审,举劾廷尉、少府放纵反者。少府徐仁是丞相车千秋女婿,因此千秋多次为侯史吴解说。恐怕霍光不听,车千秋即召中二千石、博士会集公车门,议论侯史吴当如何处理。议者都知霍光意旨,皆坚持侯史吴为违法。次日,车千秋上报众议,霍光于是以车千秋擅召中二千石以下开会议事,朝廷内外异议,于是将廷尉王平、少府徐仁下狱。朝廷皆恐车千秋受牵连。杜延年便上奏与霍光争辩,认为“官吏放纵罪人,有常法为据,今改为诬指侯史吴为大逆不道,恐怕过于严重。丞相车千秋一向无所守持,而对下吏常说好话,一向行为即是如此。至于说擅召中二千石,无甚根据。杜延年愚钝,认为丞相居位已久,又曾在先帝时任职,非有大变故,不可抛弃。近来百姓多言治狱深苛,狱吏严厉凶狠,今丞相所议又是狱事,如果这事也连及丞相,恐不合众心。群下哗然,庶人私相议论,流言四起,杜延年担心将军会因此事丧失名誉于天下!”霍光以廷尉、少府弄法轻重,皆判处弃市死刑,而不连及车千秋,无所贬黜。杜延年论议持平,使朝廷和谐,都是这样。
治国良策
杜延年看到国家是继汉武帝奢侈用兵之后,杜延年几次对大将军霍光说:“连年不丰收,流民未尽返乡,应行汉文帝时政,昭示俭约宽和,顺天心,悦民意,年岁当有丰收相报应。”霍光采纳其言,举为贤良,议论废除专卖酒、盐铁,皆从杜延年发起。吏民上书言事,有异议,立即交杜延年平衡处理复奏。建议可以由官府实行的,推荐到县令,有的由丞相、御史任用,满一年再报告任职情况,言事者有奸妄者抵罪,常常是由两府及廷尉分别处理。
辅立宣帝
汉昭帝末年,卧病,征召天下名医,杜延年主管方药。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汉昭帝去世,昌邑王刘贺即位,刘贺在位二十七天被霍光所废,霍光、车骑将军张安世与大臣议立帝事。当时汉宣帝刘询抚养在掖庭,号皇曾孙,与杜延年中子杜佗相友善,杜延年知刘询德美,劝霍光、张安世立他为帝。汉宣帝即位,褒赏大臣,杜延年以定策安宗庙,增户二千三百,与始封食邑共四千三百户。下诏有司论功封赏,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功德超过太尉绛侯周勃,车骑将军张安世、丞相杨敞功比丞相陈平,前将军韩增、御史大夫蔡谊功比颖阴侯灌婴,太仆杜延年功比朱虚侯刘章,后将军赵充国、大司农田延年、少府史乐成功比典客刘揭,皆封侯益土。
因病去世
杜延年为人安和,善于处理各项政务,长期主管朝政,汉宣帝很信任他,出即陪奉车驾,入为给事中,居九卿位十余年,赏赐馈赠,家资数千万。
霍光死后,其子霍禹与宗族谋反被诛杀。汉宣帝以杜延年是霍氏旧人,想要免退,而丞相魏相奏杜延年向来尊贵受信任,所任官吏多不法。遣吏立案审查,只是查出苑马多死,官奴婢缺乏衣食,杜延年受到牵连犯法免官,削户二千。数月后,受召任北地太守。杜延年以原九卿任作边地官吏,治郡政绩不明显,汉宣帝用玺书责备杜延年。杜延年便选良吏,捕击豪强,郡中清静。一年多后,汉宣帝派谒者赐杜延年玺书,黄金二十斤,改任西河太守,治绩有名声。五凤年间,调进朝廷任御史大夫。他住在原父亲的官府中,不敢使用父亲所用席位,坐卧都另换地方。这时四夷和睦,海内平安,他任职三年,因老病辞职。汉宣帝优待他,派光禄大夫持节赐给他黄金百斤、酒、医药。杜延年病重,汉宣帝赐给他安车驷马,免官就第。数月后,杜延年去世,谥号敬侯,其子杜缓继侯爵。
家族成员
父亲
杜周,官至御史大夫。
哥哥
杜氏,名不详,官至河内郡守。
杜氏,名不详,官至河南郡守。
儿子
杜缓,官至太常。
杜佗,杜缓中弟。
杜钦,杜缓中弟。
杜熊,杜缓少弟,官至刺史。
史书记载
《汉书·卷六十·杜周传第三十》
人物评价
班固《汉书》:①“亦明法律。” ;②“延年论议持平,合和朝廷” ;③“延年为人安和,备于诸事,久典朝政,上任信之,出即奉驾,入给事中,居九卿位十余年。”
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史学界分为西汉和东汉,共29帝立国405年。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少帝刘恭、汉少帝刘弘、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废帝刘贺、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汉孺子刘婴、王莽、汉更始帝刘玄、建世皇帝刘盆子、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北乡侯刘懿125年、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弘农怀王刘辩、汉献帝刘协。...
汉朝(Han Dynasty,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又称:前汉,公元前202年十二月-8年十一月)和东汉( 又称后汉,公元25年六月-220年十一月)两个时期,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后世史学家不承认新朝和玄汉合法性,所以一般将其合并到汉朝历史里。公元221年,自认是汉室后代的刘备(汉昭烈帝)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221年5月15日 —263年),是三国之一,亦称“刘蜀”、“季汉”,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史学上并不将其并入汉朝历史。...
河南省,简称“豫”,位于中国中部,河南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