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兴男 东晋晋明帝司马绍嫡长女
- 本名:司马兴男
- 别名:遂安县主,南康长公主
- 所处时代:东晋
- 民族族群:汉
- 籍贯: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
- 职业:公主—皇后(追封)
- 封号:遂安县主、南康长公主
- 父亲:晋明帝司马绍
- 母亲:明穆皇后庾文君
- 夫君:丞相桓温
- 典故:我见犹怜
- 谥号:南康宣公主—宣皇后
司马兴男,生卒年不详,东晋晋明帝司马绍嫡长女,母为明穆皇后庾文君。
初封遂安县主,后改封南康长公主。晋成帝司马衍的长姐,下嫁大司马桓温。
《妒记》记载,桓温灭掉成汉后,娶了成汉后主李势的妹妹为妾。南康公主妒火中烧,欲持刀杀李氏,但见李氏在窗前梳头,发垂委地,姿貌绝美,徐下结发,敛手向公主说:“国破家亡,无心以至。若能见杀,实犹生之年。”司马兴男见她神色闲正,辞气清婉,掷刀走上前抱着李氏说:“阿妹,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连我看了都会心动了,更何况是那老家伙。)” 这就是我见犹怜的来历。
司马兴男人物生平
司马兴男,晋明帝司马绍之女,母为明穆皇后庾文君,初封逐安县主,晋明帝时封南康公主,下嫁桓温。
司马兴男史料记载
《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
《晋书卷九十八 列传第六十八》
《妒妇记》
《笔中情》孙景璐
注:《世说新语·贤媛》篇,是中国古代记载上层女子言行的一部杰作。编者的道德观点也非常宽泛,既有王昭君的大义凛然,又有谢道韫的大小姐脾气。当然,无论是《世说新语》、《妒妇记》,还是《敦煌残本》对这则故事的记载都具有艺术加工的痕迹,但南康公主的故事,却从此成为了历来是妻妾“不嫉妒”的美谈。司马兴男性格刚烈
南康公主可能是长女的缘故,她自小性格豪爽刚烈,颇具男儿气概,最为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世说新语·贤媛》中写的:桓宣武平蜀,以李势妹为妾,甚有宠,常著斋后。主始不知,既闻,与数十婢拔白刃袭之。正值李梳头,发委藉地,肤色玉曜,不为动容。徐曰:“国破家亡,无心至此。今日若能见杀,乃是本怀。”主惭而退。
解释:桓温灭掉成汉后,娶李势的妹妹做妾,很宠爱她,总是把她安置在书斋后住。南康公主起初不知道,后来听说了,就带着几十个婢女提着刀趁她不备想去杀她。到了那里,正遇见李氏在梳头,头发垂下来铺到地上,肤色像白玉一样光采照人,并没有因为公主到来而表情有变。她(李势的妹妹)从容不迫地说道:“我国破家亡,并不情愿到这里来。今天如果能被杀而死,倒是随了我的心愿。”公主听后很惭愧,就退出去了。
司马兴男名字由来
南康宣公主兴男。明帝长女。庾后所生。初封遂安县主。适桓温。御览百五十二。——见《何法盛晋中兴书卷四》
司马兴男亲属成员
司马兴男父母
司马绍∶晋明帝
庾文君∶明穆皇后
司马兴男兄弟姐妹
司马衍:同母姐弟。太宁三年立为太子,后为晋成帝。
司马岳:同母姐弟。初封吴王,后徙琅琊王,晋成帝死后被立为晋康帝。
庐陵公主:司马南弟,下嫁刘惔。
南郡悼公主,下嫁羊贲。
司马兴男丈夫
桓温:宣城太守桓彝长子。
司马兴男相关典故
司马兴男我见犹怜
东晋大将桓温讨平蜀国后,纳了成汉皇帝李势的妹妹为妾。他的妻子即晋明帝之女南康长公主,很凶悍妒忌,当时还不知这件事。待后来知道了,就带着刀到李女的住所,想杀了她。
当她看到李女在窗前梳头,姿色容貌端庄美丽,文静地扎着头发,然后合拢两手,面对着公主,神色娴静正派,说话也很哀怨婉转。公主于是丢下刀上前抱住她说:“你啊,我见到你也感到可爱,更何况那老家伙(指桓温)哩!”于是待她很好。
司马兴男影视形象
电影《笔中情》孙景璐饰演南陵长公主,原型为南康长公主司马兴男
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五年,共传十五帝。...
晋朝(265—420年),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西晋为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王朝之一,两晋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其中东晋属于六朝之一。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灭西晋,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