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蕙 魏晋三大才女之一

苏蕙 苏蕙
  • 中文名:苏蕙
  • 别名:苏若兰
  • 国籍:晋朝
  • 出生地:陕西省武功县苏坊镇
  • 出生日期:公元357年
  • 职业:诗人
  • 主要成就:回文诗之集大成者
  • 代表作品:《璇玑图》
  • 父亲:苏道质
  • 夫君:窦滔
  • 容貌:姿容美艳,容颜秀丽
  • 资质:天资聪颖
  • 情敌:赵阳台
苏蕙介绍

苏蕙,魏晋三大才女之一,回文诗之集大成者,传世之作仅一幅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绣制织锦《璇玑图》。据《晋书·列女传》记载, 苏蕙是始平(今陕西武功县)人,善属文。武功苏坊有一少女,名蕙字若兰,是陈留县令苏道质的三姑娘。若兰从小天资聪慧,三岁学字。五岁学诗,七岁学画,九岁学绣,十二岁学织锦。及笄之年,已是姿容美艳的书香闺秀,提亲的人络绎不绝,但所言皆属庸碌之辈,无一被苏蕙看上。后嫁于秦州刺史窦滔。

人物简介

苏蕙是东晋陈留武功县令苏道质第三个女儿,约生于秦王苻坚永兴元年(公元357年)。苏若兰自幼容颜秀丽,天资聪颖,以创作的回文诗《璇玑图》闻名。十六岁时嫁于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刺史窦滔。

经历

武功苏坊有一少女,名蕙字若兰,是陈留县令苏道质的三姑娘。若兰从小天资聪慧,三岁学字。五岁学诗,七岁学画,九岁学绣,十二岁学织锦。及笄之年,已是姿容美艳的书香闺秀,提亲的人络绎不绝,但所言皆属庸碌之辈,无一被苏蕙看上。苏蕙十六岁那年,跟随父亲游览周原名刹阿育王寺,在寺西池畔看到有位英俊少年仰身搭弓射箭, 弦响箭出,飞鸟应声落地;俯身射水,水面飘出带矢游鱼,真是箭不虚发。池岸有一出鞘宝剑,寒光闪亮,压着几卷经书。若兰顿生仰慕之情,攀谈中 知此一少年即是窦滔。双方父母作主窦滔与苏蕙,遂于前秦建元十四年(374)结为夫妻。

时代特征

西晋末年,朝廷昏庸,天下大乱,各族人民纷纷起义,北方各族上层分子也乘机起兵,互相争战吞并,先后建立十六个政权,阿育王寺所在的美阳县也不断易主统治,人民在兵荒马乱中过着穷苦悲惨朝不保夕的日子。拥有关陇这地的氏族贵族苻洪在公元350年称秦主,其于苻健于次年建都长安,第三年称帝;史称前秦。美阳县在前秦统治下渐趋安定。

故事介绍

公元357年苻坚当了前秦君主,还算有些政治才略,尚能选贤任能,纳善从谏,他任用汉人王猛为录尚书事,整顿吏治,压制不法贵族,加强中央,集权,注意农业生产,增加财政收入,扩充军力。荷坚巩固封建统治后,增加财政收入,扩充军力。苻坚巩固封建统治后,相继攻灭了前燕、前凉和代国, 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

根据《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与李善少《江淹别赋》中的《织锦回文诗序》所言,可知窦滔在苻坚当政后,觉得文武才略有了施 展的机会,入仕前秦,政绩显著,屡建战功,升任秦州刺使。后因被奸臣忌功嫉能,谗言陷害,被判罪徙放流沙(今新疆白龙滩沙漠一带),与妻苏蕙在 阿育王寺北城门外海誓山盟,挥泪告别。苏蕙表白对窦滔的忠贞不渝的爱情,等他回来团圆,海枯石烂不变心,誓死不改嫁;可是窦滔到流沙后却另寻新妇,苏蕙得知,由思转为郁愤。花前月下,椒房 灯前,吟诵成如诉如怨凄哀惋痛的情诗;织成宛转循环锦绣文诗寄与窦滔,使夫妻关系重新合好。

再据武周朝女皇武则天曾为织《璇玑图》写序 历代刊于图前;又南宋女诗人钱唐幽栖居士朱淑贞所写《璇玑图记》,记述窦滔放逐流沙后,苻坚正在 南图灭亡东晋,想到窦滔文武才略,起用他为安南将军。随其子尚书令苻丕攻占东普襄阳‘窦滔宠爱 一歌舞妓赵阳台,此事被留在家乡的苏蕙得知,悲愤哀怜,月夜空帐,孤寂怨恨,吟诵成诗7958首情丝绵绵织绣成841字的锦绣回文图,名曰《璇玑图》,寄于负心的窦滔。窦滔读到这些情意真挚悲切 的诗文,良心发现,痛恨行为之不检,遣离情妇赵阳台归关中;具备车舆礼邀迎接苏蕙到襄阳,从此 夫妻情好如初。为此事窦滔曾受到人们的遣责。

相关诗歌

北宋诗人黄庭坚写了《织锦璇玑图》一首诗曰:

千诗织就回文锦,如此阳台暮雨何?

只有英灵苏蕙子,更无悔过窦连波,

清代诗人王士正也有为苏若兰曾被窦连波遗弃 鸣不平的诗《织锦巷》,诗句为:

慧绝璇玑手,当如弃置何?

怜她苏蕙子,枉嫁窦连波。

故事争议

关于窦滔是否起用镇守襄阳,历来颇有争议:一说收录《镜花缘》中武则天为《璇玑图》作《序》为伪;二证史载苻坚时镇守襄阳是梁成,无载窦滔镇 襄阳这事。武序中有“题诗二百余首”语,可是在宋元间起宗道人推读回文为3,752首,明代史学家 康万民(康海孙)又推读出4,206首,都比二百首多出十几倍到二十倍,若说《序》为清人伪托,想 来伪托者不会不知道能推算出7,958首这个数字。窦滔被苻坚从流沙解放出来重新任用,这是苻坚正 在企图吞灭东晋,起用文武双全能征善战的窦滔是可能的。至于史不载窦

滔镇襄阳而记梁成镇襄阳,梁成在前秦是个名望甚高举足轻重的武将,他原是王 猛重要的部将,在《晋书》虽不立传,但提到他的事迹就有七次之多;而窦滔在《晋书》中只有一处 提到,还是附在《苏蕙传》中,可能他在镇守襄阳时顶多不过是个副手而已。

关于《璇玑图》制作的年代,武则天《序》中有述,窦滔将镇岐阳时苏蕙为二十一岁。这一年是苻坚攻克襄阳的前秦建元十五年(379),《璇玑图》也当织绣于此时,至今已有1,611年。历代在京城 宫廷市镇店铺甚至山野乡村衣舍广为流传。上至皇帝、后妃、臣宦、诗人,下至平民百姓传抄吟诵到 如今。文学界誉为文学史上杰出的佳作,艺术界视它为难得的艺术珍品,史学界认它是历史宝物;人 才学家还把它的主人当作奇才。历代不少专家学者著文探讨、研究、注释、评论它和它的制作者苏蕙。 文士诗人撰文颂扬赋诗赞美,就连女皇帝武则天看了也“感其绝妙”,为之作《序》,“才情之妙,超古 迈今……因述若兰之才美。”南宋女诗人朱淑贞见了《璇玑图》,“坐卧观究,悟因璇玑之理,试以经纬求 之,文果流畅,盖璇玑者天盘也;经纬者星辰所行之道也;中留一眼者天心也。极星不动盖运转不离 一度之中……,按此规律读后,赞扬《璇玑图》:“五采相宣,莹心眩目……豆古以来所未有也。”

诗歌

《璇玑织锦诗》解读

关于《璇玑织锦诗》的读法,相传初时只有苏 蕙夫妻能读。历代都有探新,不断增加诗的首数。宋、元年间,有名叫起宗道的人,将全诗分为七团,读 出3752首诗;到了明朝,经史学家康万民从七团中又分出一图,得诗4,206首。后人又推读出7,958 首。

根据《扶风县志》关于《璇玑图织锦诗》的读法,现将原图分为红、蓝、黑设色。红色:边围与 中间井字形以及中内正方形“始平苏氏心诗璇玑图”;蓝色,井字形外围所夹的四个长方形和井字内 四角与井字中心正方形与中心正方形周围;黑色:井字外围四角的小正方形与井字内四周四个长方形。四围四角红字读法自“仁”字起顺读,每首七言四 句,逐字逐句逆读,俱成回文。中间井字红字读法,自“钦”字起顺读,每首七言四句;逐字逐句逆读, 俱成回文;还可间一句或间二句顺读,两边分读,上下分读,均可得诗。蓝字读法;自中行各借一字,自 “邵南”起,互用分读:可成多首四言十二句诗;取两边四字,可得多首四言六句诗;两边分读

,可成 多首四言十二句诗;两边各连一句,或两边遥间一句,俱可成诗;两边分读,左右递退,或互分读,或 虚中行左右分读,均可成多首六言六句诗或六言十二句诗,以下三段俱同;井字内自“诗用情”起顺 读,回环读,可成多首五言四句诗;自“思感”起,横读、逆读,从内读出,从外读入,或从下一句间 逆读,皆可成多首四言四句诗,其余三段同。黑字读法:自:嗟”字起反复读可得三言十二诗句;还 可左右分读,可成多首三言十二句诗;还可半段顺读,可成三言六句诗;中间借一字可读多首四言六 句诗;两边各借一字互用,也可成多首四言六句诗;中间借二字,互用分读,均可读多首五言六句诗;以 下三段,读法同。井字内从“岁寒”反复读,从外读入,从内读出,或回环读,都可读出多首五言四 句诗,其他两段读法同。按图琢磨,反复吟诵,诗句朗朗,诗情涌涌,妙趣丛生。

分析

从朱淑贞《玻玑图记》中还可得知《璇玑图》在 金亡北宋,宋室南徙时还流落到江南。朱淑贞写道八“家君宦游浙西,好拾清玩,凡可人意者,虽重购不 惜也。一日家君宴郡,衙偶于壁间见是图,偿其 值,得归遣予”。爱好古董的父亲把《玻玑图》送给朱淑贞后,她爱不释手,“于是;坐卧观究”,说明 了朱淑贞得观《璇玑图》的机缘。

才女影响

北朝前秦著名才女苏若兰,用一腔幽情创制的“璇玑图”真能称得上千古之绝唱,享誉古今。虽说当时南方因天时地利,才子才女多如过江之鲫,然而北国仅以一个才貌俱佳的苏若兰,就足以使他们黯然失色,真可谓是月明中天,群星失灿。

多才多艺的苏蕙还是一个多产的女诗人。有文记她除《璇玑图》诗文外。还有诗著五千多首,可惜都已散佚,无人搜集。

织锦台

地方上出了这么一位卓越的女才子是很荣幸的,后人为了纪念她,把她在法门寺住过的小巷取 名为“织锦巷”“修的台取名为“织锦台”;漂洗过丝线的渠池取名为“续坑”;在她送窦滔去流沙的法. 门寺的北门外城墙上砖刻“西望续坑”四个大字,和“苏氏安机处”五个小字。并以青石一方上面刻“璇 玑图回文“,嵌镶在北门照壁中间,供人玩味观赏。照壁上还刻有“武镇泰国”四个大字和“安南将军 遗址”六个小字。

窦滔墓

苏蕙兰的丈夫窦滔死后埋葬于家,乡——今扶风县周秦坡村南(北离法门寺五公里)墓 前有清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沉题刻的“前秦安南将军窦滔墓”碑和墓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墓是否为窦滔与苏若兰夫妇同穴葬,待考。不过他 们的后裔仍存,至今周秦坡老庄还有十多户窦姓人家,过去每年清明节时,他们都要带上献祭食物和香表,团聚在窦滔墓前扫墓奠祖。窦滔苏若兰夫妇离合悲欢曲折的爱情故事影响十分深远。至今周原一带,甚至关中西部各县,男 女青年结婚,女方要织许多三色以上的花手帕,赠送给新郎的亲友们,用意在于警惕男方不要三心二意,爱情要专,经常念念不忘夫妇恩情。此事已经形成了传统的地方礼俗。现如今女方已不用老法织手 帕了,多用机织巾,以故扶风县毛巾厂织造的彩花小毛巾十分畅销。才华文采出众的苏若兰织锦回 文诗《璇玑图》在文学上影响也是很长久的。

诗歌影响

自她以后,千多年来,历代不少文人学士,也创制了许 多回文诗词,如南朝齐的王融,唐代的藩孟阳、张荐,宋代的王安石苏轼、李禺,明代的汤显祖、张 芬,清代人张淮、邱琼山、谢默卿等,也都写过多首回文诗。但能象苏若兰的《璇玑图》能读出几千首的。不过,后人的回文诗词也有创 新:有的诗词可随句倒读;有的词点破原句,倒读构成同体词;也有将诗句倒读后变成一诗词的,难 度逐渐加深。后来的回文诗词不论有几多变新,苏若兰总是他们的启蒙老师。此举数首回文诗词如下:

苏轼《回文七言绝句一首》,诗云:

红笺短写空深恨, 锦句新翻如断肠。

风叶落残惊梦蝶, 戍边回雁寄情郎。

倒读则为:

情郎寄雁回边戍,蝶梦惊残落叶风。

肠断如翻新句锦,恨深空写短笺红。

苏轼有首随句倒读的《菩萨蛮》,二、四、六、八句是一、三、五、七句倒读: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纱凉,凉纱薄汗香。

手红水碗藕,藕碗水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汤显祖在杂剧《邯郸记》中,描写崔氏人宫为奴,织锦时思念文夫卢生,织回文词《菩萨蛮》感 悟皇帝,词日:

梅题远色春归得,迟乡瘴岭过愁客。孤影雁回斜,峰寒逼翠纱。窗残抛锦室,织急还催织。锦官当夕情啼断望 河明。自居部点破原句,仍然构成内容相同的《菩萨 蛮》:

明河望断啼情夕,当官织锦催还急,织室锦抛‘残,窗纱翠逼寒。 峰斜回雁影,孤客愁过岭。瘴乡迟得归,春色远题梅。

张芬以《寄怀素宙陆姊》一首七律,点破原句倒读变成了意思相同的《虞美人》词。诗云:

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静灯残未得留。

风冷结阴寒落叶,别离长望依高楼。

迟迟月影移斜竹,叠叠诗余赋旅愁。

将欲断肠随断梦,雁飞连阵几声秋。

倒读构成《虞美人》词一首:

秋声几度连飞雁, 梦断随肠断。

欲将愁旅赋余诗, 叠叠竹斜称影月迟迟。

楼高依望长离别, 叶落寒阴结。

冷风留得未残灯, 静夜幽庭小掩半窗明。

回文诗范围扩大到词,又进入了对联领域,而 且有不少趣闻。清代北京有座“天然居”酒楼,楼上高悬一副五言回文短联,文日: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乾隆皇帝把这副对联回文成上半副对联,征邀下半副对联,文曰: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纪晓岚对上了下联,文曰: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有个无名的穷书生不服气,也对上了下联,文曰:

僧游云隐寺, 寺隐云游僧。

两则下联可同称佳妙,为人仰慕,流传于世,从 此回文对联逐渐多了起来,至今仍然盛行。人们一谈到回文诗、词、对联的时候,很自然地就想起了 千年前创始回文织锦《璇玑图》的才女苏若兰。

其他相关

唐武则天

前秦苻坚时,秦州刺史,扶风窦滔妻苏氏,陈留令武功道质第三女也。名慧,字若兰。识知精明, 仪容秀丽。谦默自守,不为显场。年十六归于窦氏,滔甚爱之;然苏性近于急颇伤嫉妨。滔字连波,右 将军于真之孙朗之第二子也。风神秀伟,精通经史,允文允武,时论尚之,苻坚委以心普之任,备历显 职,皆有政闻,迁秦州刺史。件旨,谪戍敦煌。会坚克晋襄阳,虑有危逼,藉滔才略,乃拜安南将军, 留镇襄阳。初,滔有宠姬赵阳台,歌舞之妙,无出其右,滔置之别所。苏氏知之,求而获焉,苦加捶辱,滔深以为憾。阳台又专苏氏之短,谗毁交至, 益恨焉。苏氏时年二十一,滔将镇襄阳,邀苏同往,苏氏忿之,不与偕行。滔携阳台之任,绝苏音问。苏 氏悔恨自伤。因织锦为回文,五彩相宣,莹心耀目,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 皆成文章,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古迈今,名曰《璇玑图》。然读者不能悉通。苏氏笑曰:徘徊宛 转,自成于章。非我佳人莫之能解,遂发苍头,至襄阳焉。滔省览锦云,感其妙绝,因渝阳台令谢 怒;而具车徒,感礼邀迎苏氏,归于汉南,恩好愈重。苏氏著文词五千余言,属隋季丧乱,文章散落, 追求不获,而锦字回文盛见传写,是近代闺怨之宗旨。属文之土,咸龟镜焉。联听政之暇,留心坟典, 散帐之次,偶见斯图,因述若兰之多才,复美连波之悔过,遂制此记,以示将来也。

相关诗词

《林下名姝苏若兰》作者当代90后旧体诗人魏院生

坡公搁笔叹难为,

闺阁情思作蕊诗。

寄向檀郎须惦记,

冷风吹雨入帘帷。 

相关专题
更多
晋朝皇帝列表

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五年,共传十五帝。...

晋朝

晋朝(265—420年),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西晋为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王朝之一,两晋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其中东晋属于六朝之一。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灭西晋,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陕西历史人物大全

陕西,简称“陕”或“秦”,陕西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闻名遐迩。有西周、秦、汉、唐等14个政权在陕西建都,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