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仲文 东晋大臣、诗人
- 中文名:殷仲文
- 国籍:东晋
- 民族:汉族
- 逝世日期:407年
- 职业:官员
- 代表作品:《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等
- 籍贯: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
- 官职:侍中、左卫将军等
殷仲文 (?―407年),字仲文,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太常殷融之孙,吴兴太守殷康之子,南蛮校尉殷觊(殷顗)之弟,东晋大臣、诗人。
殷仲文少有才华,容貌俊美。被堂兄殷仲堪推荐,担任会稽王司马道子的骠骑参军。殷仲文的妻子是桓玄的姐姐,恰逢桓玄与朝廷有矛盾,因此受到怀疑被人离间,降为新安太守。
桓玄占据京师时,殷仲文便弃郡投靠他,被任命为证议参军,深受桓玄宠信。桓玄将作乱,命令殷仲文总领诏命,任侍中兼左卫将军。桓玄受九锡之赐的诏令乃殷仲文所写。
桓玄失败后,殷仲文便上表请罪,得到晋安帝的谅解。从此殷仲文不得志,并被徒任东阳太守。义熙三年(407年),因谋反而被处死。殷仲文有文集七卷(《隋书》、《唐书经籍志》)传于世。
人物生平
投靠桓玄
殷仲文年轻时就有才华,容貌俊美。堂兄殷仲堪将他推荐给会稽王司马道子,被司马道子立即任用为骠骑参军,赏赐优待有加。不久改任谘议参军,后来任司马道子的儿子司马元显的征虏长史。
元兴元年(402年),桓玄起兵谋反,桓玄的姐姐是殷仲文的妻子,殷仲文因此受到怀疑被人离间,降职为新安太守。殷仲文与桓玄虽是亲戚,但平素交往不密切,听说桓玄占据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便放弃自己所辖的新安郡,前去投靠桓玄,桓玄非常高兴,任命殷仲文为证议参军。 当时王谧被礼遇而不被亲近,卞范之被亲近而少礼遇,而殷仲文被桓玄宠信并以隆礼相待,兼有给予王谧、卞范之的优待。元兴二年(403年),桓玄将要篡位,命令殷仲文总领诏命,担任侍中,兼任左卫将军。桓玄受九锡之赐,乃是殷仲文写的诏令。
贪财吝啬
元兴二年(403年)十二月,桓玄篡位称帝,建康宫的卧床突然下陷,群臣大惊失色。殷仲文说,桓玄是因圣德深厚,大地托载不了。桓玄听后非常高兴。 桓玄以殷仲文为辅佐自己的亲近显贵之人,厚加封赏,车马器用服装,极尽华丽,后房中歌舞伎女加妻妾共有数十人,丝竹之音不绝。殷仲文生性贪吝,收受了许多贿赂,家中积累了千金财产,还常嫌不足。桓玄被刘裕打败,殷仲文随同桓玄西逃,他的珍宝玩物全埋藏在地下。到了巴陵,殷仲文因护送二位皇后投奔义军,而担任镇军长史,又改任尚书。
元兴三年(404年),殷仲文代替桓修担任徐、兖二州刺史。 同年五月,桓玄兵败被杀。
谋反处死
义熙元年(405年),晋安帝司马德宗刚刚复位,殷仲文便上表为自己辩解,请求辞职,晋安帝下诏不许。
义熙三年(407年)二月,殷仲文一向很有才智声望,认为自己应当管理朝政,但始终没有实现自己的志向,所以一直闷闷不乐。后来出京担任东阳太守,就更加不高兴。江州刺史何无忌平常就很敬慕殷仲文的名气。当时东阳是在何无忌的管辖之内,殷仲文答应在顺路时去拜访何无忌,何无忌非常高兴,谨慎恭敬地对待此事。命令府中的文人殷阐、孔宁子等撰写文章,以等待殷仲文的到来。但是,殷仲文因为官场失意,常常神情恍惚,所以才没能过来相见。何无忌认为殷仲文这是瞧不起自己,大为恼怒,想要中伤陷害殷仲文。正好此时南燕皇帝慕容超进兵侵犯东晋,何无忌便对刘裕说:“桓胤、殷仲文是我们的心腹大患,而北方的强盗却不必担心。” 闰二月,刘裕官府的将军骆冰阴谋制造叛乱,事情被发觉,刘裕把他杀了。于是,他们声称骆冰和殷仲文、桓石松、曹靖之、卞承之、刘延祖等人在暗中互相勾结,打算拥立桓胤为盟主,所以把这些人连同他们的家族,全部杀掉。
趣闻轶事
请建音乐
义熙元年(405年),殷仲文时任尚书,因为朝廷音乐设施不完备,告之刘裕,请求重建。刘裕说:“现在没有时间做这件事,而且我也不懂它的道理。”殷仲文说:“如果你喜欢它,那就自然懂了。”刘裕说:“正因为懂了就会喜爱,所以我才不去学习它。”
树无生气
桓玄失败以后,殷仲文回到京都任大司马咨议,心情似乎反复不定,不再是以前那样。大司马府官厅前面有一棵老槐树;枝叶非常松散。殷仲文由于月初集会,和众人同在官府厅堂上,他对着槐树看了很久,叹息说:“槐树枝叶散乱,不再有生机了!”
再出孙策
殷仲文一向很有名望,自认为一定会主持国政,再加上过去所轻视的谢混之流,都与自己比肩而立,所以常怏怏不得志。突然被调任东阳太守,心中更觉不平。荆州刺史刘毅爱才好士,对待殷仲文十分有礼,临到郡上任时,刘毅与殷仲文游玩欢饮一整天。经过富阳时,殷仲文感慨地叹息说:“看这里的山河地理形势,应当再出一个孙策。”
文多书少
殷仲文善于写文章,被世人所看重,谢灵运曾说:“如果殷仲文读的书有袁豹一半多,那么他的文才不比班固差。”说的是殷仲文写的文章多而读的书少。
镜不见首
殷仲文未死之时,每次照镜子,经常看不见自己的脑袋。过了数日之后,殷仲文果然为刘裕所杀。
历史评价
谢灵运:“若殷仲文读书半袁豹,则文才不减班固。” (《世说新语》记载为傅亮对其评价)
刘义庆《世说新语》:“殷仲文天才宏赡,而读书不甚广博。”
刘勰《文心雕龙》:“殷仲文之孤兴,谢叔源之闲情,并解散辞体,缥渺浮音,虽滔滔风流,而大浇文意。”
房玄龄等《晋书》:①“少有才藻,美容貌。”; ②“仲文善属文,为世所重”
司马光《资治通鉴》:“殷仲文素有才望”
个人作品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
《送东阳太守诗》
《入剡诗》
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五年,共传十五帝。...
晋朝(265—420年),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西晋为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王朝之一,两晋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其中东晋属于六朝之一。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灭西晋,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河南省,简称“豫”,位于中国中部,河南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