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抚 东晋时将领
- 本名:周抚
- 字号:道和
- 所处时代:东晋
- 出生地:庐江寻阳
周抚(?-365年),字道和,庐江寻阳人,祖籍汝南安城。晋梁州刺史周访之子。东晋时将领,曾协助王敦叛乱。王敦败后逃亡,后来获赦免并再度入仕,出镇襄阳,中后赵郭敬循环浴马计退兵,免官。咸和初,为王导起用,从温峤平苏峻之乱。桓温征蜀时镇彭模,击破蜀地余寇、叛乱。镇蜀30余年,威名远播,蜀地安定。官至镇西将军、益州刺史。
人物生平
王敦爪牙
周抚刚强有毅力,有其父之风,但统领军队能力却不及其父。曾任丞相掾。太兴三年(320年)周访去世后,周抚在服丧后承袭其父寻阳县侯爵位,并官拜鹰扬将军、武昌太守。及后,驻镇武昌的大将军王敦任命周抚为自己的从事中郎,与邓岳同为其爪牙。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举兵进攻建康,王敦之乱爆发。同年王敦攻陷建康,把持朝政,并命襄阳太守周虑杀死不支持自己举兵的梁州刺史甘卓。周抚则被王敦任命为南中郎将、督沔北诸军事,代甘卓镇守沔中地区。太宁二年(324年),王敦为求篡位,领兵再攻建康,周抚亦领二千人跟随。同年,王敦病逝,王敦之乱被平定,周抚与邓岳皆逃亡。
当时周抚弟弟周光打算送物资给周抚,并图谋捉拿邓岳。周抚知道后大怒,即与邓岳一同逃到西阳郡蛮族中,并得酋长向蚕接纳。次年,朝廷赦免王敦余党,周抚与邓岳于是出降谢罪,并受诏被禁锢。
获赦再仕
咸和元年(326年),司徒王导任命周抚为自己的从事中郎,让他出任宁远将军、江夏相。咸和三年(328年),历阳内史苏峻率叛军攻陷建康,江州刺史温峤等人发起义军讨伐苏峻,周抚亦派兵支持温峤。苏峻之乱于次年被平定,周抚迁任南中郎将、监沔北军事,镇守襄阳。
咸和五年(330年),后赵荆州监军郭敬进攻襄阳,后赵皇帝石勒命郭敬退屯樊城,并偃藏旗帜,并放假消息欺骗前来侦察的人,声称将会有大军前来。同时郭敬又命人在河水中洗马,洗完又洗,日夜不绝,装成在准备大量马匹等待大军的样子。周抚听闻,信以为真,于是恐惧之下弃城出奔武昌,郭敬因而成功攻进襄阳。周抚因此被免官。
改刺益州
不久,周抚又任振威将军、豫章太守。及后更接替毌丘奥,假节监巴东诸军事、益州刺史。不久又进号征虏将军,加督宁州诸军事。建元元年(343年),在庾翼的指示下曾与西阳太守曹据攻伐成汉,在江阳击败李恒。
永和二年(346年),周抚随同荆州刺史桓温攻蜀,并于次年灭亡成汉。成汉亡后约一个月,原本降服的成汉旧臣王誓、王润、邓定和隗文等起兵叛乱,周抚加督梁州之汉中巴西梓潼阴平四郡军事,镇守彭模,并与桓温等讨伐隗文等人,成功击败叛军并斩杀王誓和王润,并因功而升平西将军。此时桓温离开成都并返回江陵,但隗文等人的叛乱还未平定,并乘机占领成都,后来更立成汉丞相范长生子范贲为帝,令很多蜀地人民归附,聚众更达一万人。直至永和五年(349年),周抚才与龙骧将军朱焘领兵击败并俘获范贲,平定这次的叛乱。周抚因此功而进爵建成公。
另一方面,振威护军萧敬文于永和三年(347年)十二月叛变,杀害征虏将军杨谦并攻陷涪城,自称益州牧。桓温曾派邓遐协助周抚讨伐但不能击破。直至永和八年(352年),桓温派梁州刺史司马勋与周抚联手攻打涪城,萧敬文从二月坚守至八月才出降,周抚则将他处死并传首建康。
升平年间周抚进位镇西将军。兴宁三年(365年)逝世,朝廷追赠征西将军,谥号为襄。
史书记载
《晋书·卷五十八·列传第二十八》
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五年,共传十五帝。...
晋朝(265—420年),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西晋为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王朝之一,两晋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其中东晋属于六朝之一。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灭西晋,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