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芬 西晋诗人


- 本名:左棻
- 别名:左芬左贵嫔
- 所处时代:西晋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齐国临淄(今山东临淄)
- 出生日期:253年
- 逝世日期:300年4月23日
- 主要作品:《啄木诗》《离思赋》《感离诗》
- 字号:字兰芝
左芬(约253年-300年4月23日),出土墓志作左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今山东临淄)人,西晋诗人。
少好学,善属文。为晋武帝贵人。今存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都为应诏而作,《离思赋》最著名。原有集,已失传。
左芬人物生平
左芬兄妹才子
左棻自幼好学,善于写文章,名声仅次于其兄长左思。晋武帝司马炎听闻左棻才华过人,便将她纳入后宫。泰始八年(公元272年),晋武帝封左棻为修仪。后进封为贵嫔,世称左嫔妃。
左棻才华横溢,尤其擅长诗文。兄妹俩还有个共同缺点,就是长相丑陋。可按照中国“郎才女貌”的审美标准来看,左思显然要比左棻幸运得多。因为左思,左棻的名声也渐渐流传于文学界,有一天就传到晋武帝司马炎耳朵里。这位皇帝本是好色荒淫之徒,却把丑女左棻纳入后宫,只为她的“诗人”身份。有的皇帝喜欢招募文人为官,为自己博得惜才的虚名,而晋武帝则选择娶个文人做妃子附庸风雅。《晋书》记载了左棻进宫后的生活:“姿陋无宠,以才德见礼。体羸多患,常居薄室……”晋武帝后宫佳丽达万人,以至于自己都不知道该临幸谁,所以常常坐上羊车,在后宫转一圈,停到哪就在哪过夜。而左棻因为相貌丑陋,体弱多病,根本得不到皇帝的宠幸,只能住在“薄室”里。可见,晋武帝并不是娶了个女人,而只是娶了个“女诗人”。才女左棻不过就是被皇帝选中的一个文学道具而已。这和宫里的一个古董花瓶,一幅名家字画也无多少差别。左棻虽不受宠,但还得完成作为才女“作诗作赋”的义务,扮好一个文学摆设的角色。她“受诏作愁思之文”,完成了皇帝的命题作文《离思赋》,这首赋可算是左棻的代表作。晋武帝对她吟诗作赋的本事非常满意,“帝重芬辞藻,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言及文义,辞对清华,左右侍听,莫不称美”。于是,宫廷中有什么红白喜事,左棻总是要受命写些或者感人或者华丽的诗赋。事实上,左棻更像是一位宫廷御用诗人,而不是嫔妃。
左棻存有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多为应诏而作。在她受命而写的那些诗赋中,虽也不乏情真意切之作,但岂能摆脱得了应景的形式之作,所以,对于左棻来说,承受的是双重痛苦。首先,从女人的角度来说,她既没有得到真挚的爱情,也没有得到普通夫妻间的日常恩爱。其次,从诗人的角度来说,她没有创作的自由,总得写些命题应景之作。 在将近400字的《离思赋》中,左棻尽情地宣泄了自己的哀愁:“嗟隐忧之沈积兮,独郁结而靡诉”;“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怀愁戚之多感兮,患涕泪之自零”;“仰行云以欷兮,涕流射而沾巾”;甚至“长含哀而抱戚兮,仰苍天而泣血”,充满宫怨之气。在前述的双重痛苦之中,左棻又增添了深切的思亲之痛。
钱钟书曾这样评价《离思赋》:“宫怨诗赋多写待临望幸之怀,如司马相如《长门赋》、唐玄宗江妃《楼东赋》等,其尤著者。左棻不以侍至尊为荣,而以隔‘至亲’为恨,可谓有志。“尽管“有志”,左棻也无力逃脱命运,也正因为“有志”,才更加痛苦。
从进宫起,左棻始终过着没有自由、郁郁寡欢的生活。后来,晋武帝去世,晋朝落入他的儿媳贾南风之手。西晋的宫廷中依旧充满了荒淫与奢靡,谋杀与争斗。虽然史书并无记载之后左棻的生活,但其晚景的凄凉落寞,也大致可以想象。
左芬因才入宫
左思名声大噪之后,当时的晋武帝司马炎听说左思的妹妹左棻也很有才名,就下令将她选入宫中。晋武帝将女左棻纳入后宫,其实是出于沽名钓誉附庸风雅,晋武帝雄才大略其实远不如其祖司马懿、父司马昭等。当时晋武帝继承了祖父打下的江山,看到三分归晋,天下一统,就耽于享乐。晋武帝不单将蜀、吴二国的后宫佳人都纳为已有,还大肆选民间美女入宫。晋武帝将左棻选入宫中,左棻相貌不佳,《晋书》中称左棻“姿陋体羸,常居薄室”。也就是说左棻长得丑陋身体又病弱,特别受宠或有地位的妃子才有资格扩建宫舍,或者住好一点的房子,左棻长得丑陋身体又病弱,得不到晋武帝的宠幸,所以她住的房子自然是“薄室”了。
左芬深宫生活
当时的后宫,就算左棻长得也是美如天仙,也很难得到专宠,何况其长相一般。
据史书载:“(晋武帝)怠于政事,颇事游宴,选吴孙皓宫女五千入宫,掖庭殆将万人。尝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晏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撒地,以引帝车……”晋武帝后宫的美女太多了,自己都懒得转,就坐上个羊拉的小车到处转着看美女,看着哪个合心意,就睡在哪儿。后来宫女们想出个取巧的法儿,用“竹叶插户,盐汁撒地”来吸引羊过来,从而吸引晋武帝的注意力。晋武帝没有当皇帝之前,就有个妻子叫杨艳,后来当然成为皇后,历史上著名傻子皇帝——晋惠帝就是她的儿子。在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美女中,还有一个晋武帝比较宠爱的妃子叫胡芳,她父亲是名武将。胡芳率性大胆,当时她被选中为妃子后,就当场痛哭失声,旁边的人说:“小声点,当心皇帝听到了。”胡芳正气怒伤心之下,不管不顾地说:“我死都不怕,怕什么皇帝。”晋武帝听了倒比较欣赏她,册封她为贵嫔。胡芳很大胆直白,有次和皇帝玩樗蒲之戏(古代一种赌博的游戏),和晋武帝争执起来,竟扳伤了晋武帝的手。晋武帝很生气,说她“你真是个粗鲁武将的女儿”,胡芳就说北伐公孙,西拒诸葛的(指晋武帝的祖父司马懿),难道不也是武将吗,对于她的大胆率真,晋武帝倒是不以为忤,反而给予她仅次于皇后的待遇。她生了一个女儿封武安公主。不过左棻可能从来没有得到过晋武帝的“宠幸”。最多也就是在宫中聚会时让她写写文章而已。“帝重芬词藻,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左棻的大好才华只能像歌女之歌、舞女之舞一样成为皇帝酒足饭饱之后点缀升平,显示风雅的一种摆设罢了。除此以外,她也担当起皇家的御用文书,皇室有什么文书需求,各种文赋也都有左棻执笔。
左芬才女晚景
公元290年,晋武帝去世。291年,贾南风(晋惠帝的皇后)控制了皇宫和朝政,活活饿死了太后杨芷(杨艳的妹妹,杨艳死时要求司马炎娶她),服侍杨芷的宫女也被统统饿死。贾南风操纵了傻子皇帝后为所欲为,秽乱宫禁,派心腹出宫物色美貌少年,载入宫中,玩够了以后,便一一杀掉灭口。又害死太子司马遹。这时宫里可谓天翻地覆,左棻更是被冷落一边。永康元年(300年)三月十八日,左棻去世。同年四月二十五日,葬于峻阳陵西徼道内。左芬历史评价
蔡东藩:①曹氏大家常续史,左家小妹复能文。从知大造无偏毓,巾帼多才也轶群。②左贵嫔一诔一颂,类多粉饰之词,不足取信,但以一巾帼妇人,多才若此,足令须眉汗下。左芬个人作品
左棻存有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多为应诏而作。《感离诗》、《离思赋》、《啄木诗》是其代表作。在她受命而写的那些诗赋中,虽也不乏情真意切之作,但对于左棻来说,她在宫中的那些日子,承受的是双重痛苦。从女人的角度来说,她既没有得到皇帝的宠幸,也没有得到普通夫妻间的日常恩爱。在将近400字的《离思赋》中,左棻尽情地宣泄了自己的哀愁。“嗟隐忧之沈积兮,独郁结而靡诉”;“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怀愁戚之多感兮,患涕泪之自零”;“仰行云以欷兮,涕流射而沾巾”;甚至“长含哀而抱戚兮,仰苍天而泣血”,充满宫怨之气。在前述的双重痛苦中,左棻又增添了深切的思亲之痛。
左芬史籍记载
《晋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一》左芬家庭成员
左芬父亲:左熹,字彦雍,太原相。弋阳太守。兄长:左思
左思妻子:翟氏。
左思子女:
长子,左髦,字英髦。
次子,左聪奇,字骠卿。
长女,左芳,字惠芳。
次女,左嫒,字纨素。
左芬左棻墓志
【志阳】左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人,晋武帝贵人也。永康元年三月十八日薨。四月廿五日葬峻阳陵西徼道内。【志阴】父熹,字彦雍,太原相弋阳太守。兄思,字泰冲。兄子髦,字英髦。兄女芳,字惠芳。兄女媛,字纨素。兄子聪奇,字骠卿,奉贵人祭祠。嫂翟氏。
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五年,共传十五帝。...
晋朝(265—420年),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西晋为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王朝之一,两晋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其中东晋属于六朝之一。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灭西晋,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山东位于祖国东部,美丽的黄海和渤海之滨,山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号称“孔孟之乡”。历史名人孔子、孟子、蒙恬、墨子、庄子、孙武、蒲松龄、杨子荣都是山东人的杰出代表。...
-
中国历史上十大才女排行榜 2021-07-04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