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孝杭皇后 朱祁钰的第二任皇后
- 本名:杭氏
- 别称:肃孝皇后
- 所处时代:明朝中期
- 民族族群:汉人
- 去世时间:1456年
- 主要成就:景泰三年被立为皇后
- 陵墓:寿陵
- 丈夫:朱祁钰(明代宗)
- 子:朱见济(怀献太子、怀献世子)
杭氏(?—1456年),明代宗(景帝)朱祁钰的第二任皇后。死后谥为“肃孝皇后”。英宗复位,削皇后号,毁所葬陵。她作为明代宗继皇后的身分不被明朝正史认可。算是明代后妃中的一位悲剧人物。
平步青云
喜事还没有完。第二年,明英宗亲征蒙古被俘。国难之际,朝廷拥立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登基,年号“景泰”,是为明代宗,又称为‘景泰帝’或景帝。杭氏被册封为妃。
登基之初,代宗立哥哥英宗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景泰三年(1452),代宗欲废黜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汪皇后坚决反对,并劝说代宗之所以能即位纯属侥幸,万不可将朱见深废去。汪皇后因此触怒代宗而被废去,之后朱见深也被废去,改立朱见济为皇太子。杭妃母以子贵,被立为皇后。
短短几年时间,杭氏就由普通的民间女子成为当朝皇后,且儿子又是太子,真可谓平步青云了,她的父亲杭昱也被封为锦衣卫指挥使。杭皇后沉浸在幸福中。
然而人生难料,这样的风光无限她只享受了短短的四年。
香消玉殒
景泰四年十月(1453),皇太子朱见济夭折了,年仅5岁。杭皇后悲痛欲绝,卧病不起,很快在景泰七年二月(1456)崩逝。代宗也颇为悲伤,谥为”肃孝皇后“,又为她修建陵墓,号曰”寿陵”,任命皇后的哥哥杭敬、弟弟杭敏为锦衣卫百户。
值得一提的是,杭氏当了好几年皇后,至死其兄弟才被赐锦衣卫百户。而代宗晚期的宠妃唐贵妃,在还没当上贵妃时,其父唐兴就一再的升官,从百户而千户。杭皇后死的当年,唐氏被封为皇贵妃,其父又从锦衣卫千户升任指挥佥事。另一个娼妓出身、在杭皇后去世当年才刚刚入宫的李惜儿,其弟李安更是在当年七月十八就封锦衣卫百户,不到一月又被赐“香火院”。
和这些女人相比,代宗对杭皇后何其薄也,可见她生前不是很被丈夫重视,能当皇后更多还是因为生了儿子。她的早逝,不仅仅只是伤心儿子夭折,还有对失宠的恐惧。
风云突变
中国人讲究“盖棺定论”,可怜的是杭皇后虽然已经入土,却并没有得到安宁。在她去世两年之后,即是公元1457年,明英宗复辟,代宗朱祁钰降为郕王,软禁在西苑,2天后暴死,享年仅29岁。
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宗对当年代宗废去自己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怀恨在心,非常痛恨杭氏母子,下诏将杭氏“肃孝皇后”的谥号废去,同时还毁坏了她的陵墓。此时,杭氏的父兄己死,英宗便削其弟杭敏之职,命还归乡里。而杭氏所生之子朱见济,也由‘怀献太子’降为‘怀献世子’。
明代史书中,没有为杭氏单独立传,她作为明代宗继皇后的身分不被承认:凡认可朱祁钰郕王身份者,只将汪废后作为郕王妃;承认明代宗皇帝身份者,只认可汪氏为皇后。总之,杭氏不论作为郕王侧室或代宗继后,皆不得明朝正史认可,但她曾是朱祁钰的妻子是无庸置疑的。
可怜的杭氏,最后什么都没有了,就连一个与事无补的身后名份都没有捞到。
相关史料
《明史》列传一(景帝废后汪氏)中记载:景泰三年,妃杭氏生子见济,景帝欲立为太子,而废宪宗,后执不可。以是忤帝意,遂废后,立杭氏为皇后。七年,杭后崩,谥肃孝。英宗复位,削皇后号,毁所葬陵,而后仍称郕王妃。
《明史》外戚:杭昱,女为景帝妃,生子见济。景泰三年,帝欲废英宗子而立己子,乃废皇后汪氏,册妃为后。昱累官锦衣卫指挥使。
《明英宗实录附景泰实录》记载:景泰七年二月庚申(二十一)皇后杭氏死,辛酉(二十二)任命其弟杭敬为锦衣卫百户。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朝十六位皇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统/天顺)、明代宗(景泰)、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明神宗(万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启)、明思宗(崇祯)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君主制王朝。...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1368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276年。明初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而应天府改称为南京。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称朱明。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毅宗朱由检于煤山自缢,明亡。随后,满清入主中原,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被杀,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明郑结束。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繁盛时代,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为后世子孙所敬仰。...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