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俊 明代戏曲作家
- 中文名:周朝俊
- 别名:字夷玉,一作仪玉,或说别字公美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宁波鄞县(今属浙江)
- 职业:戏曲作家
- 主要成就:创作《红梅记》
- 代表作品:《李丹记》、《红梅记》、 周朝俊 《香玉人》、《画舫记》
- 活动年代:1573年前后(隆庆、万历年间)
周朝俊,明代戏曲作家。字夷玉,一作仪玉,或说别字公美。宁波鄞县(今属浙江)人,生平不详。活动年代约在隆庆、万历年间,王□登《叙红梅记》中说他"举动言笑,大抵以文弱自爱,而一种旷越之情,超然尘外"。著有传奇10余种,仅存《红梅记》1种。
人物经历
周朝俊(公元1573年前后),明代戏曲作家。字夷玉,一作仪玉、秭玉,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周朝俊在年少时就很有才学,诗学长吉(李贺),亦擅填词。王稚登《红梅记序》称其举动言笑,大抵文弱自爱,而一种旷越之情,超然尘外。所作传奇十余种,今知有《李丹记》、《红梅记》、《香玉人》、《画舫记》四种,今仅存《红梅记》一种,此剧盛演于明末,李?云:“官岭外,每宴客,诸伶不唱《红梅记》者,其为世盛传若此”。 周朝俊约万历前后在世,早丧父母,博学多闻,性气文弱,不信鬼神,凡草木之神,灵怪之妖,惊世骇俗者,必曲臂嗤之,甚凌漫毁辱。从祟祯刊本《醉乡记》所附王克家序中提到:“吾友孙仁孺,才未逢知”,可见他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
《万锦清音》选《红梅记.鬼辩》,题周公美撰,公美也可能就是周朝俊的别字。 周朝俊活动年代约在隆庆、万历年间,王穉登《叙红梅记》中说他“举动言笑,大抵以文弱自爱,而一种旷越之情,超然尘外”。周朝俊在《红梅记》剧中宣扬“一身虽死,此情不泯”,爱情可以超越生死界线,裴设法搭救,可以战胜黑暗势力的迫害和摧残,这与汤显祖《牡丹亭》所表现的思想有相近之处。
创作历史
明朝洪武到永乐年间,文学家瞿佑(1341年——1427年)创作了小说《剪灯夜话》,同为明朝文人的周朝俊,在隆庆与万历年间(1567年——1620年),将小说中的《绿衣人传》改为传奇(戏曲)《红梅记》。从那时起,《红梅记》作为南戏名剧,广泛流行于各地方戏曲中,至今已400余年。 《红梅记》在明代有袁宏道删订本,徐肃颖改订本《丹桂记》。后世昆曲及高腔、皮簧、梆子系统的大型地方剧种中均有据《红梅记》改编的剧目,多数是以李慧娘的故事为主。
代表作品
《红梅记》 是周朝俊一生最有成的著作,取材于明瞿佑《剪灯新话》中的《绿衣人传》,写裴禹和卢昭容、李慧娘的爱情婚姻故事。《红梅记》把裴禹、李慧娘、卢昭容的相爱和裴禹、贾似道的矛盾交织展开描写,使爱情故事和反权奸斗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剧中对贾似道的凶残强暴的揭露比较深刻。有关李慧娘的描写,虽不占主线地位,却相当精彩动人。她善良,勇敢,富有正义感,不畏强暴,在《幽会》一出中她唱出:“贼子呵道俺残魂只索把花根傍,那知又向人间魅阮郎。”《鬼辩》一出更突出地表现了她复仇的精神和反抗性格。李慧娘的故事为昆剧、京剧诸剧种改编,至今还流传在戏曲舞台上,成为有生命力的保留节目。《红梅记》剧情曲折离奇,虚实相生,场次安排也颇多巧思。裴禹和李慧娘以及裴禹和卢昭容两组故事串连在一起,不免产生结构松散、关目繁冗的缺点。
《 红 梅 记 》 | 《 李 丹 记 》 |
《 香 玉 人 》 | 《 画 舟 记 》 |
戏曲流派
戏曲史上往往将宗汤、学汤较为明显并有所成就的剧作家们称为“临川派”,或者称以汤显祖室名为题的“玉茗堂派”。近代吴梅在《中国戏曲概论》中说:“有明曲家,作者至多,而条别家数,实不出吴江、临川、昆山三派。”《玉簪记》作者高濂、《东郭记》作者孙钟龄和《红梅记》作者周朝俊,也归纳到“玉茗堂派”之中。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之事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现无边文采,这正是宗汤、学汤的临川派剧作家们所孜孜以求的重要方面。在戏曲创作理论中反对拟古和拘泥格律,其作品则饱含鲜明的反封建礼教的启蒙思想,对封建礼教的黑暗政治进行了暴露和抨击。明清两代不少戏曲作家承其风格而特色相似,时称“玉茗堂派”或“临川派”。在国际上产生很大影响,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有诗文《玉茗堂集》、《红泉逸草》和《问棘邮草》等。
作品评说
《红梅记》为中国戏曲史和无数观众留下了一个著名的鬼魂形象。《红梅记》把爱情故事和反权奸斗争交织在一起,对李慧娘的描写也不占主线地位。但是,作品的读者和观众特别看重她——一个见少年英俊而出声赞美的“低溅”女子,竟然死后以不屈的灵魂救助受难的好人,勇敢地面斥权奸。李慧娘鬼魂与裴禹幽会,并以鬼魂的方式救裴禹脱险,不灭的仇恨与不熄的情感,化为强烈有力的戏剧行动,并让它真实地流传。这种描述是浪漫主义的虚构,但中国百姓认可这个虚构,并深深地喜爱化为鬼魂的李慧娘。
诗词风格
周朝俊在诗词造诣上属于婉约派诗人,婉约派是宋词风格流派之一。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两派的,一般认为是明人张□(字世文,著有《诗馀图谱》、《南湖诗集》。清人王士□《花草蒙拾》说:“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王又华《古今词论》所引张说,大意略同。稍晚于张□的徐师曾(字伯鲁,明嘉靖时人),在《文体明辨序说》中也指出:“至论其词,则有婉约者,有豪放者。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虽各因其质,而词贵感人,要当以婉约为正。”徐师曾的说法与张□相近。婉约与豪放并不足以概括风格流派繁富多样的宋词,但可以说明宋词风调具有或偏于“阴柔”之美、或偏于“阳刚”之美的两种基本倾向,有助于理解宋词的艺术风格。
人物评价
王穉登曾在《叙红梅记》中评说周朝俊的《红梅记》:整体通明促情而后续结构松散,关目芜杂。
《清中叶戏曲家散论》中评周朝俊:“夷玉宣身虽死,情不泯,可越生死,裴谋救”、实为“旷越之情,超然尘外”,然虽博学多闻而一身也为情感伤。
质疑
瞿佑的《绿衣人传》和周朝俊的《红梅记》的寓意可能是不同的。《绿衣人传》的主人公叫天水赵源,或有怀念赵宋皇朝和希望复国的意思。
周朝俊《红梅记》的主人公叫裴禹,字舜卿。 人们都知道,“禹”是大禹,中华民族的先祖,长于治水。 作者可能感到还不明显, 加上了“舜卿”。舜帝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大禹是舜帝的爱卿! “赵源”变成了“裴禹”。寓意明显有差别。为何姓“裴”呢?能否有这样一个解释:“裴”是“陪”的谐音。“裴禹”是“老二”。
《红梅记》的裴禹在贾似道死后,参加科举考试。贾似道死后的科举考试,当然是元朝的科举。裴禹高中科举,终于有了幸福的生活。《红梅记》是否有可能如下的意寓:大元王朝把受苦受难的南宋人们解救出苦海,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红梅记》被一些文学工作者认为是热爱南宋的作品, 似乎不那么简单!周朝俊的立场值得怀疑。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朝十六位皇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统/天顺)、明代宗(景泰)、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明神宗(万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启)、明思宗(崇祯)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君主制王朝。...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1368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276年。明初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而应天府改称为南京。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称朱明。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毅宗朱由检于煤山自缢,明亡。随后,满清入主中原,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被杀,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明郑结束。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繁盛时代,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为后世子孙所敬仰。...
浙江,简称“浙”,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这里才子佳人辈出,文化风情无限。...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