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观 北魏时期大臣
- 本名:长孙观
- 所处时代:北魏
- 民族族群:鲜卑族
- 籍贯:代郡
- 职业:将领
- 官职:征南大将军
- 爵位:上党王
- 谥号:定
长孙观(生卒年不详),字拔六观,代郡高柳(今山西省阳高县)人,鲜卑族,北魏时期大臣,司空、上党靖王长孙道生的孙子,卫尉少卿长孙抗的儿子。
勇猛健壮,闻名当世,袭封上党郡王。皇兴元年(467年),跟随随慕容白曜攻打刘宋,援救磐阳。皇兴四年(470年),担任征西大将军、司空公、都督河西诸军事,击败吐谷浑。孝文帝继位后,担任殿中尚书、侍中。
延兴三年(473年),击败吐谷浑入侵,平定氐族部落叛乱,累迁征南大将军。卒于任上,获赠司空,谥号为定,培葬于云中金陵。
长孙观人物生平
长孙观援救磐阳
长孙观是司空、侍中长孙道生的孙子,少卿长孙抗之子,年轻时以强壮勇敢闻名,后来继承祖父长孙道生上党王的爵位。
皇兴元年(467年)八月,南朝宋绥边将军房法寿遭到平北将军崔道固的逼迫,当时崔道固派遣兼治中房灵宾任督清河、广川二郡事,驻防磐阳。房法寿于是和堂弟房崇吉袭击磐阳,占据磐阳后,便投降驻扎在瑕丘的北魏安南将军慕容白曜。崔道固得知后,派兵攻打他们,慕容白曜从瑕丘派将军长孙观带兵援救磐阳,崔道固于是撤军。
长孙观攻打吐谷浑
皇兴四年(470年)二月,献文帝拓跋弘任命长孙观为征西大将军、假司空督河西七镇诸军事,派他率军攻打吐谷浑政权。四月十五日,长孙观与吐谷浑君主慕容拾寅在曼头山交战,慕容拾寅战败逃走,长孙观焚烧慕容拾寅所居住的城池后返回。不久,慕容拾寅派遣其别驾康盘龙到北魏进贡,献文帝将其囚禁监牢。
皇兴五年(471年),献文帝传位于其子拓跋宏,是为孝文帝。孝文帝继位后,任命长孙观为殿中尚书、侍中。
延兴三年(473年),慕容拾寅派兵侵犯北魏的浇河郡。同年四月初二日,孝文帝任命长孙观为大都督,派他率军前往讨伐,长孙观击败并收降吐谷浑军。八月,长孙观进入吐谷浑境内,强行收割秋季成熟的庄稼。慕容拾寅窘困着急而请求投降,派他的儿子慕容斤前往北魏充当人质。从此,吐谷浑每年都向北魏进贡。十月,北魏武都的氐族部落谋反,攻打仇池。孝文帝下诏命长孙观回师讨伐叛军。
长孙观去世陪葬
太和十六年(492年)正月,当时北魏宗室以及功臣的子孙,被封为王爵的人有很多。正月初八日,孝文帝下诏说:“除了烈祖的后裔,其余的所有王爵全都降为公爵,公爵则降为侯爵,品级一仍其旧。”只有长孙观因其祖父长孙道生辅佐先朝,建立显赫的功劳,所以,孝文帝特别照顾不降爵位。
后来,长孙观担任征南大将军。死后谥号为定,葬礼依照他的祖父长孙道生的旧例,在云中的金陵陪葬。
长孙观历史评价
魏收《魏书》:“观,少以壮勇知名,”长孙观史籍记载
《魏书·卷二十五·列传第十三》《北史·卷二十二·列传第十》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二》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三》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七》
长孙观家族成员
长孙观家世
祖父:长孙道生,司空、侍中,上党王。
祖母:孟氏。
父亲:长孙抗(《北史》作长孙瓬),字乌者,卫尉少卿。
长孙观儿子
长孙稚,太尉,录尚书事、上党王。
长孙观孙子
长孙子彦,长孙稚与妻张氏所生长子,太子太傅、高平郡公。
长孙子裕,长孙稚与妻张氏所生次子,官至左将军、卫尉少卿、平原县伯。
长孙绍远,长孙稚与妻罗氏所生长子。
长孙士亮,长孙稚与妻罗氏所生次子。
长孙季亮,长孙稚与妻罗氏所生三子。
南北朝一共65位皇帝,南朝是自公元420年东晋王朝灭亡之后,在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是中国历史上与南朝同时代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数个王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合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南朝(420年—589年)共有四个朝代:宋、齐、梁、陈四朝。北朝(439年 —581年)共有五个朝代: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山西,简称“晋”,山西古代又称并州古属冀州之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