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弘曕 康熙帝之孙,雍正帝第六子
- 本名:爱新觉罗·弘曕
- 所处时代:清朝
- 民族族群:满族
- 出生地:圆明园
- 出生日期:1733年6月11日
- 逝世日期:1765年
- 国籍:中国清朝
- 生肖:牛
爱新觉罗·弘曕(1733年6月11日—1765年4月27日),清朝宗室,康熙帝之孙,雍正帝第六子,总排行为第十子。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生,母为谦妃刘氏。
雍正帝逝世后,因康熙帝第十七子果亲王允礼无子,乾隆帝将弘曕过继其为嗣。
乾隆三年(1738年)三月,庄亲王允禄奏请把弘曕过继给允礼,乾隆准奏,并命其承袭果亲王。后弘曕获罪降为贝勒,死前又恢复为郡王,谥为恭,故称为多罗果恭郡王。因出生于圆明园,故乳名为“圆明园阿哥”。
爱新觉罗·弘曕人物生平
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生,母为谦妃刘氏。是雍正帝第十子,因在弘曕之前有几位皇子早夭,未序齿,故弘曕序齿为第六子。
弘曕是乾隆皇帝的弟弟,乾隆即帝位时他只有四岁,乾隆对于这个幼弟非常喜爱。一次,小弘曕在圆明园内玩耍,乾隆看到了他,召他近前想和他说话,他却害怕皇帝哥哥,一溜烟跑掉了。乾隆帝满心不高兴,不好责怪小孩子,把太监们责骂了一顿。
这些小事情并没有影响乾隆对他的喜爱。乾隆特意请了名师来教导他。这位老师是著名的诗人沈德潜,沈德潜在乾隆初年已经闻名遐迩,乾隆早就听说他的大名,非常仰慕他。这样的大师作为弘曕的老师,他终于学有所成,被誉为“诗宗归于正音,不为凡响”善诗词的弟子。弘曕博学多知,收藏了很多书籍,他的书房可与怡王府的明善堂相妣美。“弘曕善诗词,雅好藏书,与怡府明善堂埒。”
随着弘曕渐渐长大,乾隆也开始委以重任。乾隆十五年(1750年)弘曕刚满18岁,乾隆就让他管理武英殿、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御书处、药事房。又过了两年,乾隆十九年(1752)又让他负责管理造办处事务”。
弘曕的继父允礼作为乾隆皇帝的长辈和臣子,生前颇受皇帝的信任。乾隆即位后,命他总理事务,赐亲王双俸。这样允礼“在诸王中较为殷富,弘曕既得嗣封,租税所入,给用以外,每岁赢余,不音矩万”。允礼去世后,弘曕承袭了果亲王,年轻位尊的弘曕渐渐有了一些浮躁,给自己造成了不可收拾的恶果。
弘曕喜好积聚钱财,自己的行为放纵不检,对待下属却很苛刻严厉。本来很富有却仍旧疯狂敛财,他“居家尚节俭,俸响之银,至充栋宇”。他还因开设煤窑而强占平民产业。他恃宠自傲的种种作为,慢慢引起了乾隆的不满。
一次,他奉命前往盛京恭送玉牒,他却上奏要先去打猎,然后再去盛京。乾隆帝非常生气,屡加训饬。弘曕仗着御弟身份,以为这些小事情,皇帝不能把自己怎么样。乾隆对他的不满日积月累,终于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一并爆发:当时审理两淮盐政高恒替京师王公大臣贩卖人参牟利一案,高恒供称:弘曕因欠了商人江起镨的钱,派王府护卫带江起镨到高恒处,托售人参,牟利以偿还欠债。这件事大失御弟的身份。乾隆帝决心进一步查究,查出弘曕令各处遣关差购买蟒袍、朝衣、刺绣、古玩以及优怜,只给很少的价钱。又朝廷茼振官吏,弘曕以门下私人嘱托军机大臣阿里衮选用,阿里衮未答应。乾隆帝对此事极为恼火,斥责弘曕冥心干预朝政毫无顾忌,一至于此,此风一长,将内务府旗员之不已,外而满汉职官,内而部院司寺,势将何所不可……朕实为之寒心。
乾隆帝决定要惩诫这位放纵的幼弟,把他一切乖谬的行为揭发出来,算一笔总账。弘曕的生母谦妃寿辰的时候,乾隆没有加赐称祝,弘曕忿激不满,形之于色,向乾隆帝陈词讽刺,乾隆反驳他:坐拥厚,面侍奉母妃菲薄,反而常向母妃索取财物,为人子的能这样做吗?还有一次,圆明园“九州清宴”失火,诸王都进园救火,弘曕住处离的最近,来的最晚,并且和皇子们嬉嬉哈哈,毫无关念之情。又弘曕和弘昼一起,至皇太后宫中请安,在皇太后座旁膝席跪坐,该处正好是皇帝平日跪坐之地,乾隆帝责备两个弟弟“仪节僭妄” 。最终乾隆皇帝给予了弘曕严厉的处罚:“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九月初四日贝勒弘曕交罚银一万两,九月初九日广储司奏为销毁亲王金宝一颗。”弘曕由郡王降为贝勒,罢免了所有官职,连弘昼亦因于皇太后前“跪坐无状”,被罚王俸三年。
弘曕被革职后,闭门家居,抑郁不欢,一病不起。病危时,乾隆帝亲临视疾,弘曕在衾褥间叩首谢罪。乾隆帝被手足之情所感动,呜咽失声,拉着弘曕的手说:我因你年少,故而稍加处分,以改变你的脾气,想不到你会因此得这样重的病。之后乾隆下令恢复弘曕郡王的封爵,但遗憾的是弘曕不久即死,时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三月初八日申时,年33岁,谥曰恭。
弘曕死后乾隆极为悔痛,为其制作了诗文,镌刻在他园寝的石碑上。碑文中流露出了对这个弟弟的喜爱和痛惜。大概意思是:弟弟我对你是真诚的,虽然你犯了一些过错,但我只给了你轻微的处分,鼓励你改正错误……在我去南方巡游回来的半路上听到你患病的奏折,后特意禀报太后,又封你为郡王,希望你听到这个消息后病能够快些好起来,谁能想到娇嫩的枝条被春风吹折了,菜叶上的露水很快就被风晒干了。驿站的快马传来死讯,更增加了我的悲痛。
多罗果恭郡王的长子永瑹,承袭郡王,乾隆五十四年(1789)薨,谥曰简;其孙绵从承袭贝勒,曾孙奕湘承袭镇国公、贝子衔、镇国公,初为散秩大臣、左翼近支族长,管理镶黄旗新营房、觉罗学。由广州副都统升任荆州将军,先后担任乌里雅苏台、广州、盛京、杭州、成都将军。同治十一年(1872)九月,赏加贝子衔。光绪七年(1881)二月十五日丑时卒,享年86岁,妻妾三人。
多罗果恭郡王的玄孙载卓,被两次派出守护清西陵,作过散秩大臣、练兵大臣、专操大臣、十五善射大臣、值年大臣、阅兵大臣、管宴大臣、稽查坛庙大臣、右翼查城大臣,提任过右翼近支第二族族长、正红旗总族长。光绪三十二年(1906)正月授荆州将军,次年五月初一去世,年59岁。
爱新觉罗·弘曕家庭成员
爱新觉罗·弘曕父母
母亲:谦妃刘氏,管领刘茂之女。
爱新觉罗·弘曕妻室
嫡福晋:范佳氏,御史范鸿宾之女。
侧福晋:张佳氏,张赶生之女。
侧福晋:刘佳氏,刘兆禄之女。
爱新觉罗·弘曕子嗣
长子:永瑹,多罗果简郡王,生母为嫡福晋范佳氏。
次子:永璨,一等镇国将军,生母为嫡福晋范佳氏。
三子:末有名,生母为庶福晋刘佳氏。
爱新觉罗·弘曕世系
(一)1723年—1738年:果毅亲王允礼,初封郡王,1728年进亲王,谥号毅;(二)1738年—1765年:果恭郡王弘曕,允礼养子,初封亲王,1763年降贝勒,1765年进郡王,谥号恭;
(三)1765年—1789年:果简郡王永瑹,弘曕第一子,谥号简;
(四)1790年—1791年:贝勒绵从, 永瑹一子,降爵为贝勒;
(五)1791年—1806年:已革贝勒绵律,永瑹养子,1806年革爵
(六)1806年—1833年:贝子绵㣚,弘曕孙,永璨三子,降爵为贝子;
(七)1833年—1881年:贝子衔奉恩镇国恪慎公奕湘,绵从养子,降爵为奉恩镇国公,1872年加贝子衔,谥号恪慎;
(八)1881年—1907年:奉恩辅国公载卓,奕湘三子,降爵为奉恩辅国公;
(九)1907年—1918年:奉恩辅国公溥阎,载卓一子;
(十)1919年—?:奉恩辅国公毓铤,溥阎养子。
爱新觉罗·弘曕弘曕园寝
弘曕去世后安葬在河北易县梁各庄镇岭东村,称多罗果恭郡王园寝。多罗果恭郡王园寝内葬有弘曕及其子嗣。旧址原为岭东小学校使用, “这里在民国初年还有许多粗壮的松柏树。宫门三间,地势较高,周围是红色宫墙和宫门相接。进宫门有享殿三间,东西有角门,进内有月台,月台上共有宝顶五座。除居中的多罗果恭郡王弘曕和嫡福晋合葬墓外,其余四座为其子、孙、曾孙、玄孙之墓。”园寝围墙保存较好,大门和东西厢房尚存,其余各部建筑虽已坍塌,但遗址仍清晰可辨。园寝最前面是一座一孔石桥,再北是墓碑一统,碑的顶部是四蛟龙,碑额无文字。碑身阳面四边刻五爪云龙,碑文满汉合壁,左侧为汉字,右侧为满文。碑座为龙首龟,水盘四角分别雕刻鱼、鳖、虾、蟹的图案。原有碑亭,已经被毁,碑亭的十二个柱础清晰可见。据当地村民讲碑亭是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拆毁的。由此向北地势逐级升高,东西厢房各三间,有前廊,卷棚硬山顶,覆以布筒瓦,仅存屋顶及三面山墙。再往北是一高月台,正中为10级踏跺。月台之上正中有大门一座,由保存的遗迹看出原为单檐硬山顶,面阔三间,绿琉璃瓦顶,有三个门,现仅存屋顶。门前左右有石狮子一对,左侧为雌性,右侧为雄性,均安置在雕刻精美的石须弥座上。大门两侧左右各有两个随墙角门,门扇遗失,顶部有断裂痕迹,可看出为绿琉璃瓦顶。进入前院,迎面是享堂一座,面阔五间,单檐硬山顶,绿琉璃瓦,仅存左右及后山墙。前有月台,月台前有一块丹陛石,石头上侧大部分刻有云纹,下侧左面雕刻仙鹤一只,右侧雕刻梅花鹿一只。享殿后为“弓”字型两翼向南凸的月台,月台和享殿距离2.30米,月台保存有石质水流嘴二个。享堂后原有一个中门,两边的角门各通往一个小院子,每个小院子内各有一个宝顶。院子及角门已破坏,东院的宝顶已经无存,西院的宝顶仍在。西院的宝顶外观为圆形,下肩是用砖砌的须弥座,上肩为夯土。很明显宝顶已经被人盗掘,洞口敞开。正北方向中间一座宝顶最大为弘瞻和他的嫡福晋合葬墓,被人盗掘现只存方形墓坑。整个墓室全部用砖砌成,坑内混有杂草、夯土、废弃的石条等。东西两侧四座宝顶埋葬的是弘曕的后人,分别是:永瑹(其子)、绵从(其孙)、奕湘(其曾孙)、载卓(其玄孙)。地宫内原有五口棺木。墓有被盗的痕迹,盗贼是从北侧挖进地宫的。东侧宝顶顶部已经破坏,仅保存了下肩的圆形石须弥座。石须弥座的雕刻十分精美有二龙戏珠图案、仰覆莲图案、阴阳鱼图案。此宝顶的也被人盗掘,地宫的四壁用砖砌成,顶部为长条石。地宫南侧正中开一门,门扇遗失。门管扇为石制,可见门轴孔。门口两面的门跺雕刻对联一副,所见的东侧的上联是“艺林塾慰润”,西侧的下联是“仙灵一点藏”。西侧宝顶已无存,圆形石须弥座被毁断成数段,散落在周围。地宫盗口敞开,地宫四壁也是用砖成砌。地宫顶部可见一根东西向的六棱石梁,有断裂的痕迹,表面雕刻有精美的莲花图案。宫墙内有茂密的柏树,宫墙外有一圈松树,有松柏树有十几棵。园寝原有石拱桥一座,下马桩二根,可看到遗迹。园寝的围墙,上身糙砖灰砌,提刷红浆,下肩为小丝缝砌法,除有几处围墙断裂,大部分保存了原貌。
附:多罗果恭郡王碑文
朕惟亲惟同气,膺显尔于屏藩;谊本因心,写悲悰于琬琰。故哀荣之备至,信笃孔怀;乃恩礼之始终,弥昭渥泽。词镌贞碣,光贲重泉。尔多罗果恭郡王弘瞻,庆洽星湟,祥钟天胄。兰芽茁秀,仰承皇考之慈;桐叶疏封,命继贤王之后。洎朕躬之嗣极,允恩眷之加隆。齿仅垂髫,勤居中之抚视。年当就傅,课授读之诗书。望以亲贤而加之敦勖。鞠従幼弱,以逮于成人。虽邸第之出居,犹宫廷之时。问安椒杞,子职恒随,赐宴柏梁,懿亲最近。亦尝试之宫府,练其从政之才。屡俾扈以省巡,预在属车之列。凡朕心之肫挚,冀王志之钦承。至偶蹈愆尤,上违慈训,犹曲全夫恩谊,少降崇封,岂惟示以优容,用施之策励。乃者嘉惠南国,稽古省方。当王仗之初移,尚金门之拜送。忽传属疾,远奏邮章,即上请于安舆,特晋有加之秩;幸遥聆夫温綍,庶祈勿药之瘳。荆枝遽折于春风;薤叶易晞于朝露。驿来哀讣,情深介弟之悲;宠畀隆仪,礼重亲王之例。陈雕筵而载荐,考彛典以易名。睠厥新茔,表之贞石。呜呼三十载抚从兰掖,怅雁序之中分;百千年閟此松阡,焕螭趺而生色。宣兹轸惮,慰汝幽潜。
乾隆三十年四月二十七日
爱新觉罗·弘曕藏书故实
清藏书家。号益寿主人、自得居士,清世宗第六子,乾隆二十八年(1763)因事曾受处分,降为贝勒。乾隆三十年(1765)复封多罗果恭郡王。喜好文雅,爱好诗文及藏书。幼时受学于著名学者沈德潜,对词学有深研。家中藏书近万卷,藏于“自得园”中,后被书商周氏“宝名堂”购去,达2000余套,《清史稿》记其可与怡府“明善堂”的藏书规模相比。藏书装潢精美,每书都有“果亲王府图籍”、“果亲王点定”、“果亲王府图书记”、“果亲王益寿主人月读左传已过”、“自得居士”、“果亲王读本”等印。谥恭。著有《鸣盛集》。爱新觉罗·弘曕影视形象
影视剧名 | 演员 | 剧中形象 |
《乾隆大帝》 | 戴少民 | |
《王者清风》 | 张承阳 | 张承阳 |
《甄嬛传》 | 段少男 | |
《上书房》 | 陈紫鹏 | |
《延禧攻略》 | 孙翊晨 |
清朝(1644年 ~ 1911年)享国祚268年,历12帝,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清朝总共有十二个皇帝:1、努尔哈赤;2、皇太极;3、福临(顺治);4、玄烨(康熙);5、胤禛(雍正);6、弘历(乾隆);7、永琰,后改顒琰(嘉庆); 8、绵宁,后改旻宁(道光);9、奕詝(咸丰);10、载淳(同治); 11、载湉(光绪);12、溥仪(宣统)。...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从1636年皇太极称帝开始,到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历十二帝,享国祚二百六十八年。清朝政治上专制的极端化,对内思想的禁锢文字狱,对外闭关锁国的政策,中止了明末的西学东渐。清朝对中国的祸害是罪深重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是最不值得称颂的朝代。清朝之后从此中国不再有皇帝了,但是无形的帝王思想却存在民众心中。...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