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舍里·索尼 清朝开国功臣之一
- 本名:赫舍里·索尼
- 所处时代:清朝
- 民族族群:满族
- 出生地:辽东
- 出生日期:1601年
- 逝世日期:1667年
- 主要成就:辅佐顺治帝和康熙帝
- 谥号:文忠
- 官职:一等公、内大臣、议政大臣
- 旗籍:满洲正黄旗
赫舍里·索尼(1601年—1667年),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开国功臣之一、一等公爵,顺治帝指定辅助康熙帝的四位辅政大臣之首。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位时期,因索尼与其父硕色等通晓满语及蒙、汉文字,所以特命硕色与赫舍里·希福一起入直文馆,赐号“巴克什”。授索尼一等侍卫之职,并从征界籓、栋夔等部。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崩后五日,睿亲王多尔衮在三官庙召见索尼议谈册立新帝之事。经过一番争议,决定奉六岁的皇九子福临即位。
顺治五年(1648年)睿亲王多尔衮遣派索尼祭奠昭陵,贝子屯齐揭发索尼与图赖等密谋立肃亲王豪格为帝,罪应处死,最后减轻处罚。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顺治亲政,召令索尼回京,官复世职。累进一等伯世袭,擢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遗诏让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同辅政。康熙四年(1665年),其孙女赫舍里氏成为康熙帝的首任皇后(孝诚仁皇后)。康熙六年(1667年),索尼去世,谥号文忠,其三子索额图继承大学士、辅政大臣之位。
人物生平
早年随征
索尼属于满洲名门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其父硕色是大学士赫舍里·希福的兄长,清太祖时,他们就自海西女真哈达部携家眷来朝归顺。因为他们兄弟父子全都通晓满文及蒙、汉文字,所以太宗命硕色与希福一起入值文馆,赐号为“巴克什”,并授索尼为一等侍卫。之后索尼从征界籓、栋夔等部。天聪元年(1627年),在宁锦之战中,索尼跟从清太宗皇太极攻打锦州,并在宁远周边侦察明军动向。天聪二年(1628年),皇太极亲征喀尔喀,下诏在外藩蒙古征兵,而科尔沁部的人不去参加,所以太宗命索尼与侍卫阿珠祜去科尔沁颁诏责备土谢图额驸奥巴。起初,奥巴是蒙古台吉,入朝归降后金,努尔哈赤将贝勒舒尔哈齐之女嫁给他。之后奥巴屡屡背约,暗地里和明朝来往,故而皇太极征兵的时候他不来参见。索尼受命前去科尔沁,入境的时候,奥巴的部下送给他很多牲畜以行贿赂,索尼拒不接受,斥责他们说:“你们的可汗对朝廷存有异心,那你们的礼物还能随便收吗?”当时奥巴患有足疾不便接见来使,索尼便与阿珠祜参见公主(舒尔哈齐之女),并把谕旨告诉她。奥巴听说过之后,被搀扶着前去见索尼,假装问说:“送您的礼物为什么拒绝接受啊?”索尼说:“我是为金国大汗前来问罪的!你对朝廷有二心我安敢接受你的礼物。今大汗是因为公主之故,才没有问罪而遣使来询问。”奥巴环视左右,无言以对,索尼等人拂袖而去。奥巴非常恐惧,叩首悔罪,想要入朝谢罪。索尼与阿珠祜和奥巴的大臣先行向皇太极奏报,皇太极知道后非常高兴。
天聪三年(1629年),索尼跟从皇太极率大军突入内地,逼近明朝京师,史称“己巳之变”,明朝督师袁崇焕前来赴援,在北京城东南列营。贝勒豪格突入战阵,明军大举赶来,箭矢如雨。索尼跃马驰入战阵,斩杀了非常多的明军,将皇长子豪格救出重围 。天聪四年(1630年),清军不战而降服了榛子镇、沙河驿,攻破了京东重镇永平,索尼率军驻守。天聪五年(1631年),索尼被提拔为吏部启心郎。跟从皇太极围攻大凌河。明军自锦州前来救援,索尼击败了他们。天聪六年(1632年),索尼跟随清军征讨察哈尔,攻掠山西大同等地,夺取了阜台寨。很快清廷赠与他牛录章京世职,仍然在内院任职。崇德八年(1643年),朝廷考察他往日的功劳,进封为三等甲喇章京。
传位之争
崇德八年(1643年)九月二十一日,太宗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死前没有留下册立皇储的遗诏,故而皇位空悬,睿亲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两派矛盾骤发。从利害关系而论,两黄旗大臣都希望由皇子继位,以继续保持两旗的优越地位。索尼充当了多尔衮与豪格两大集团的缓冲剂。九月二十六日,在两黄、两红和两蓝六旗不支持的情势下,睿亲王多尔衮为实现利益最大化急召索尼前去三官庙商议册立之事。索尼说:“先帝有皇子在,一定要在皇子中选立新君。其他的都没有继承先帝之位的合理性。”当天晚上,巴牙喇纛章京图赖去拜访索尼,告诉他一定要立皇子。第二天黎明,两黄旗大臣在大清门盟誓,令两黄旗巴牙喇兵张弓搭箭,围绕着宫殿站立,索尼率领他们前去崇政殿商议新君。
诸王大臣列坐在东西庑殿,索尼及巴图鲁鄂拜首先提出立皇子为帝,睿亲王多尔衮令他们暂退。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劝睿亲王多尔衮即帝位,多尔衮犹豫未准许,豫亲王多铎说:“若你不当皇帝,那就我来。太祖遗诏里也有我的名字。”多尔衮说:“肃亲王豪格的名字里面也有,不仅仅有你的。”豫亲王又说:“如果不立我为帝,论长当立礼亲王代善。”礼亲王代善说:“睿亲王如果同意即位,就是我国之福。否则就应该立皇子。我已经老了,能胜任这个皇位吗? ”经过一番激烈角逐,众王决定拥立太宗第九子六岁的福临即位,由睿亲王多尔衮担任摄政王。索尼与谭泰、图赖、巩阿岱、锡翰、鄂拜在三官庙盟誓,发誓忠心辅佐幼主,六人一体。之后都统何洛会等诬告肃亲王豪格,豪格被削爵,多尔衮下诏褒奖索尼不依附于豪格一党,赐给他鞍马一副。
连坐削爵
顺治元年(1644年),索尼跟从睿亲王多尔衮率清军入关,进入了北京。顺治二年(1645年),索尼晋封为二等昂邦章京。睿亲王解除了索尼启心郎的职位,但仍理六部之事。当时睿亲王多尔衮专擅朝政,谭泰、巩阿岱、锡翰等人都背盟依附于多尔衮,只有索尼坚持不依附他。李自成当时兵败的时候,焚烧了北京紫禁城的宫殿向西逃走。到如今开始商议重新修建,睿亲王多尔衮也修建他的府邸,工部也偏向多尔衮,诸匠役也都去营建睿亲王府。佟机对多尔衮有不满,多尔衮很生气,想要杀他。索尼极力为其开脱,于是多尔衮愈加嫉恨索尼。英亲王阿济格藐视君上,将顺治帝视为幼儿,索尼将这件事告诉了睿亲王多尔衮,希望多尔衮能处置阿济格,多尔衮对此事置之不理。多尔衮曾召集诸大臣商议分封诸王,索尼坚决认为不可。巩阿岱、锡翰向多尔衮进言:“索尼是不想让王爷执掌天下啊。”并请求多尔衮处置索尼,多尔衮也不准许。后来索尼揭发固山额真谭泰私自藏匿谕旨,谭泰因此而被削去公爵;于是他也告发索尼把内库的漆琴私自赠与他人,索尼也被削爵。
顺治三年(1646年),章京图赖弹劾谭泰心怀不满,词语之中涉及索尼。顺治初年,清军分道进剿西安的农民军,谭泰迟迟才去,并且无战功。到了豫亲王多铎进攻江南的时候,谭泰与图赖都说不愿前去。图赖将这件事告诉了索尼,让他上奏睿亲王多尔衮,传书的人知道了这件事私自处理,害怕谭泰获罪,将书信沉到了河里。图赖重提了这件事,逮捕了送信的塞尔特,让他谎称书信已经交给了索尼。索尼获罪之后,诸大臣商论索尼之罪当斩,多尔衮亲自去审讯索尼,索尼说:“我之前告发了谭泰藏匿诏书的罪,如今会扣掉图赖的书信维护他吗?”多尔衮又去审讯送信之人,之后真相大白。索尼不久就恢复了世职,然而多尔衮和谭泰等人依然非常记恨索尼。
顺治五年(1648年),正值清明时节,多尔衮遣索尼去盛京拜祭昭陵,将要出发之时,贝子屯齐诬告索尼与图赖等人谋立肃亲王豪格,论罪当处死,朝廷予以从轻处理,索尼被夺官抄家,安置到了昭陵。
起复任职
顺治八年(1651年),顺治亲政之后特召索尼回来,恢复之前的世职。累进世袭一等伯,提拔为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成为顺治朝位首席满洲大臣。索尼在任其间,严明法度,力求赏罚分明。他提出一个重要的建议,除了开国元勋的官职可享受世袭,今后如果没有特殊的战功,不要再轻赐世袭的待遇。他还主张打击奸商,抑制豪强。他的这些政治主张的实施,对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顺治十七年(1660年),索尼应诏上言说:“小民有出现冤屈的现象,而相关的衙门却不为人们详加审理,请求进行严察,以使朝廷能及时知道下情。如果有犯罪的现象,相关衙门应该严格办理,以使不要出现冤枉的现象。请朝廷下达敕令严加管理。大清的开国诸臣,自从官拜他喇布勒哈番以上的都有功劳,应该赏赐世袭的官爵;以后出现赏赐的官爵,并不是有多少战功的,请不要赏赐给他们世袭的敕书。在外镇守的藩镇,各地风俗不一样,如果将朝廷的法令强加给他们的话,恐怕他们会滋扰生事,请朝廷对他们宽容相待。大臣有骚扰商旅的行为请求朝廷进行制止。诸王贝勒及大臣私自引玉泉山的水进行灌溉,泉水马上就陷入干涸。边境和外地的木材,都是商人雇人前去采伐。如今又为大臣私自强占了,导致商人的利益大受损害。朝廷大臣不为公事而殚精竭虑,却只顾着装饰自己的府邸,请朝廷制止这种现象。”索尼的奏疏递进之后,顺治帝以为索尼的言行属实,下令实行。
辅臣之首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顺治遗诏令三皇子玄烨继位,并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共同辅政。索尼听闻顺治帝的遗命,跪着告诉诸王贝勒,请他们共任国政,诸王贝勒都说:“大行皇帝深知你们四大臣的能力,所以委以国家重务,谁敢干预朝政啊?”
于是索尼等人去奏知皇太后孝庄,在皇天及大行皇帝前盟誓,其辞说:“先帝不把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视为无能之人,遗诏之中托付大事给我们,要我们辅佐幼主。索尼等誓死忠于幼主,四人共生死,辅佐幼主处理政务。不私亲戚,不计怨仇,不听旁人及兄弟子侄的教唆之言,不求无义之富贵,不私往来诸王贝勒等府受其餽遗,不结党羽,不受贿赂,以忠心报答先帝的大恩。如果以后为一己之私,有违背这个誓言,上天定会降下灾祸,将我们诸除。”誓言完毕之后,开始辅佐康熙帝。
誓词反映了索尼等四大臣忠君报国的共同心愿。自此,他们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辅政。在辅政的最初二三年里,他们遵循誓言,颇能和衷共济,对清政权的巩固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军事上,继续扫荡南明残余势力和农民军余部的抗清斗争,完成对全国的完全统一。随着战争的结束,形势日趋稳定,这就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索尼等四大辅臣决策,通令各地安插流民,提倡垦荒,开奖励条例,显见成效,耕地面积稳步增长。还实行赈济蠲免,以纾民力。四大辅臣采取一系列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很快使残破的农业出现新的局面。朝鲜做了这样的评论:“府库充溢,年谷屡登,人物繁盛。” 四大辅臣在政治上的建树,一是遵照顺治帝遗嘱,裁撤十三衙门,以重建内务府而代之,从而便消除了阉宦乱政的可能性。二是整顿吏治,定考核,严奖罚,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监督。这对于扫除前明贪风的影响,提高办事效率,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所有这些进展,都是在他们通力合作的情况下取得的。它为将来康熙帝亲政奠定了基础。
晚年逝世
康熙帝即位之后,鳌拜日益嚣张跋扈。见鳌拜的势力逐渐上升,与议政大臣苏克萨哈势不相容,索尼内心非常紧张;于是置身事外,称病不出。在镶黄旗与正白旗圈换土地这个问题上,鳌拜与苏克萨哈两人的矛盾势同水火。鳌拜有意压正白旗,坚持两旗土地对换,正白旗土地不足,另拨民地补充。朝廷内外“皆言不便”。 属正白旗的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苏纳海说:“地土分拨已久,且康熙三年奉有民间地土不许再圈之旨,不便更换,请将八旗移文驳回。” 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也持反对意见。鳌拜大怒,即以此事,谋兴大狱,下刑部议罪,必欲置之于死地。年已十三岁的康熙帝召四辅臣询问。属两黄旗的索尼、遏必隆对鳌拜“坚奏苏纳海等应置重典”一事不表示反对,而属正白旗的苏克萨哈沉默不语。康熙帝看出辅臣意见分歧,没有批准。专横的鳌拜根本不考虑康熙帝的意旨,还是假借皇帝的名义,把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三人处死。 更换旗地一事,鳌拜与苏克萨哈结怨更深。索尼对苏早有厌恶之感,而对鳌拜专权亦有不满,毕竟同属两黄旗,根本利益一致。遏必隆与鳌拜同旗,结为一党,凡事附和。这就给他专权、排挤打击苏克萨哈开了方便之门。
康熙六年(1667年)三月,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一起上书请求康熙帝亲政。康熙帝没有马上答应,而下诏褒奖索尼忠心为国,加授一等公,与前授一等伯一起世袭。索尼力辞,康熙帝没有准许。同年六月,索尼病逝,谥号文忠。康熙十三年(1674年),索尼的孙女孝诚仁皇后驾崩,康熙特授索尼一等公,世袭。
主要成就
索尼兼通满、汉、蒙古语言、文字,在后金对外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承担着对蒙古诸部的联系工作。天聪二年(1628年),皇太极亲征喀尔喀,征兵外藩科尔沁而不至,皇太极除派遣希福“往驱之”进兵外,“复诏索尼与侍卫阿珠祜赉谕饬责土谢图额驸奥巴。”索尼通过与奥巴所部斗勇斗智,迫使“奥巴叩首,决计入朝”而“悔罪输诚。”索尼不但发挥擅长蒙古语的本事,而且在对明朝的战争中,亦发挥其汉语特长。如在天聪三年(1629年)正月,大军至镇子镇,“索尼同文臣达海颁汉字诏谕,降其民,复招抚沙河驿。越日,拔永平,与达海等奉命执黄旗于城上,以汉语遍喻军民,皆归顺”。
人物评价
• 《清史稿》:索尼忠於事主,始终一节,锡以美谥,诚无愧焉。
家族成员
父辈
• 父亲:赫舍里·硕色
• 族叔父:希福
• 族弟:帅颜保
儿女
• 长子:赫舍里·噶布喇
• 次子:噶喇珠(早殇)
• 三子:索额图
• 四子:柯尔坤
• 五子:心裕
• 六子:法保
• 女:赫舍里氏(安亲王岳乐继福晋,马尔浑兄弟之母)
孙子
• 长泰(孙,噶布喇之子)
• 纶布(孙,噶布喇之子)
• 格尔芬(孙,索额图之子)
• 阿尔吉善(孙,索额图之子)
孙女
• 赫舍里氏,康熙原配孝诚仁皇后,噶布喇之女,废太子胤礽之母
• 赫舍里氏,康熙平妃,噶布喇之女
• 赫舍里氏,名乌云珠,字蕊仙,索额图之女,大学士伊阿桑之妻
• 赫舍里氏,索额图之女,康熙己卯年刑部右侍郎李辉祖之子李锴之妻
• 赫舍里氏,幼殇,索额图之女
注:索尼诸子中,唯有索额图能力相对较为出众。余下诸子中,长子噶布喇较为平庸,五子心裕与六子法保曾多次为康熙斥责,以其懒惰、办事不用心而多次被降职。因此,在索尼死后,赫舍里氏一系就已经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了。
史书记载
《清史稿·卷二百四十九·列传三十六》
陵寝墓地
索家坟是清代初年康熙四大辅臣之首索尼家族的坟地,索尼及他的儿子索额图死后均葬于此。索家坟就在小西天的西边。
艺术形象
年份 |
电视剧/电影 |
饰演者 |
1987 |
《满清十三皇朝》 |
良鸣 |
2001 |
《康熙王朝》 |
朱艺丹 |
2003 |
《少年天子》 |
郑天庸 |
2003 |
《江山风雨情》 |
演员不详 |
2005 |
《少年康熙》 |
曹培昌 |
2005 |
《大清风云》 |
徐宝忠徐宝忠 |
清朝(1644年 ~ 1911年)享国祚268年,历12帝,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清朝总共有十二个皇帝:1、努尔哈赤;2、皇太极;3、福临(顺治);4、玄烨(康熙);5、胤禛(雍正);6、弘历(乾隆);7、永琰,后改顒琰(嘉庆); 8、绵宁,后改旻宁(道光);9、奕詝(咸丰);10、载淳(同治); 11、载湉(光绪);12、溥仪(宣统)。...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从1636年皇太极称帝开始,到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历十二帝,享国祚二百六十八年。清朝政治上专制的极端化,对内思想的禁锢文字狱,对外闭关锁国的政策,中止了明末的西学东渐。清朝对中国的祸害是罪深重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是最不值得称颂的朝代。清朝之后从此中国不再有皇帝了,但是无形的帝王思想却存在民众心中。...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