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东亭 虚构人物
- 中文名:魏东亭
- 其他名称:魏大人
- 饰演:安亚平刘杰
- 配音:谷峰
- 登场作品:《康熙王朝》、《雍正王朝》
- 生日:九月七日
- 性别:男
- 原型:曹寅
- 去世时间:1712年
魏东亭,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皇帝》和《康熙大帝》《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中的虚构人物,康熙帝的亲信,大忠臣。在历史上并无这个人,原型为曹寅。
角色经历
有一次,康熙巡视河道,因为他要治理黄河,而康熙本人最讲究科学和实际的考察。在巡视的时候,路人发生了争执,这是地方老百姓和地方小官的纠纷,康熙走到人群看个究竟。在观看中,康熙得罪了恶人,那恶人要打康熙。康熙堂堂皇帝,哪有试过这种屈辱,眼看恶人正要打来的时候,康熙本想拔出天子宝剑怒斩恶人,但因为微服出巡,没有带配剑。但转头一看,那个魏东亭正在呆头呆脑地望着,不知如何应付这种突发事件。康熙立即扬起手,大力地一掌“啪”的就是一记耳光打向魏东亭,说:“主辱臣死,你懂吗?难道要朕亲自动手?” 一句说话提醒了魏东亭,立即出手解围。
当晚,康熙休息的时候,要了一杯茶,又要了一些点心,但不知为什么,总是心神不定,不想吃也没有兴趣做什么,只好拿来一本书阅读,读了几页又放下。康熙叫在外站岗的魏东亭,说:东亭!你走到灯前来吧!魏东亭不知有什么事,有点战战兢兢,因为今时不同往日,以前和康熙一同长大,真是两小无猜,但现今皇帝天天成长,开始有自己的威严,再加上今天的一巴掌,早已感到自己和康熙,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朋友关系。
当魏东亭走近的时候,康熙说:让我瞧瞧!康熙一边看他的脸,一边说:朕一向以仁慈对待下属,今日却无端打了你……
魏东亭听了,突然间感到亲切,从来没有和康熙如此亲近,感到一股热气涌上心头,自己的脸涨红了,连忙下跪,说:主辱臣死,是奴才的过失!
康熙又说,你有委屈吗?有委屈就哭出来吧!哭了一场就舒服一些!
魏东亭更紧张地说:不不不……没有委屈!奴才怎会有委屈?他立即接着说:都是奴才手脚慢,只见他们正在冒犯皇上,而奴才居然呆着不知如何应付,真是罪该万死……只见他一边说,一边流下眼泪。康熙笑着说:朕打错了你……只见魏东亭更忍不住,眼水鼻涕也流了出来。
康熙说:还说没有委屈,眼水都控制不了。
魏东亭立即说:没有委屈!没有委屈!奴才只是感到受主上隆恩,感激万分,不知如何肝脑涂地报答圣上……
你说的是实话吗?康熙一手扶起了魏东亭,又说:你不觉得朕委屈了你,如今对你好像刻薄了一些吗?魏东亭立即说:奴才没有这样想过,主子也未曾待薄过奴才!康熙笑着说:你越来越干练了,也学了不少油嘴!魏东亭立即说:奴才岂敢讲大话!主上的恩宠,无论是雷霆雨露都是君恩,莫说主子没有疏远奴才,就算有,奴才也要自我反省,自己做错了什么事,令主子讨厌,奴才要自己学乖学好进步!
主仆情深
康熙说:朕要有意锻炼你一下。你说要弃武就文,目的当然要他日找一条好的出路,这是对的,如果封你一个官职,只是朕一句话就可以了,但这样不能培养你成材。你还需要多一点历练,所以朕对你是严格了一些。你知吗?索额图是皇亲,有时胡来,只要不太过分,朕也会忍他一忍,给他一点面子。将来你的前途,肯定在明珠、索额图等人之上,但要好好历练…魏东亭听了,更加感激,说:主子明训,令奴才茅塞顿开…康熙又说:朕再三筹划,才不得不把你留在身边。你要吃得起这个亏呀!
康熙一番说明,说得又情真又意切,魏东亭本来有很多怨气,但经过今次一掌之后,得到皇帝如此交心地讲明白,真是又服又贴,更加忠心地做好份内的工作了。
东亭之死
历史上没有魏东亭这个人。他是出自二月河小说中的虚构,其原型应为曹雪芹之祖父江宁织造曹寅。之所以取“魏东亭”这个名字,也是作者玩的一个小的文字游戏,历来曹魏连称,以魏代曹,而曹寅字“楝亭”,作者以形近字代替为“东亭”,所以历史上的曹楝亭,就变成了小说里的魏东亭。
他自幼即作为康熙的伴读,与康熙关系密切。曹寅是病死的,至于魏东亭本来就是故事里的人物。二月河在创作这两部小说是采用了不同的情节,有时是一件事但在两个小说里却有不同的内容,不同故事里结局不同,而在两部电视剧和两部小说之中魏东亭的死与截然不同。在电视剧《康熙王朝》(又名康熙帝国)里是病死的,而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是被逼自杀的,但在原创的两部小说中魏东亭都是病死的(和曹寅一样)。只不过是《康熙大帝》里边魏东亭是死在雍亲王追债之前,康熙让魏东亭进京详细说一下索额图和杨起隆勾结谋逆的陈年旧案时魏东亭恰好病死在途中的,和电视剧的雍亲王追债没有一点关系。而雍正皇帝中魏东亭是死在雍亲王追债时,《康熙大帝》中魏东亭的死因也是这个。只不过是两部小说所说的死亡时间不同而已。这是二月河的失误(因为《康熙大帝》 和《雍正皇帝》在创作上是“三部曲”的关系)。
清朝(1644年 ~ 1911年)享国祚268年,历12帝,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清朝总共有十二个皇帝:1、努尔哈赤;2、皇太极;3、福临(顺治);4、玄烨(康熙);5、胤禛(雍正);6、弘历(乾隆);7、永琰,后改顒琰(嘉庆); 8、绵宁,后改旻宁(道光);9、奕詝(咸丰);10、载淳(同治); 11、载湉(光绪);12、溥仪(宣统)。...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从1636年皇太极称帝开始,到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历十二帝,享国祚二百六十八年。清朝政治上专制的极端化,对内思想的禁锢文字狱,对外闭关锁国的政策,中止了明末的西学东渐。清朝对中国的祸害是罪深重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是最不值得称颂的朝代。清朝之后从此中国不再有皇帝了,但是无形的帝王思想却存在民众心中。...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