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训 曹真之子曹爽之弟

曹训 曹训
  • 本名:曹训
  • 所处时代:三国
  • 民族族群:汉族
  • 国籍:曹魏
  • 父亲:曹真
曹训介绍

曹训,曹真之子,曹爽之弟。魏明帝曹睿去世后,曹爽和司马懿同受托孤辅政。曹爽排挤司马懿,将诸兄弟均进封为朝廷要职,曹训受封武卫将军,掌握禁兵。后来,司马懿借曹爽兄弟外出之际发动政变,曹爽兄弟均被剥夺兵权,不久以谋反罪斩首,夷三族,党羽皆被剿灭。

人物简介

曹训(?-249),三国时期魏国宗室,为曹真之子,曹爽之弟。因父功封列侯。魏明帝曹叡去世后,曹爽和司马懿同受托孤辅政。曹训协助兄长与司马懿一派争权,进封为武卫将军。司马懿以退为进,不与曹爽一派正面冲突,却暗中做出政变准备,而曹爽一党逐渐骄奢起来,不再对司马懿有所防备。终于,司马懿策划“高平陵事变”,诛灭曹爽集团,曹爽兄弟优柔寡断,不能下决心起兵对抗,最终被司马懿一同剿灭。

历史年表

曹训,曹真之子,曹爽之弟。

【230年】曹真病逝,曹爽继嗣,曹训等五子均被封为列侯。

【239年】 魏明帝曹睿去世,曹芳继位,曹爽与司马懿同受托孤辅政。不久,曹爽指使弟弟曹羲上表,升司马懿为太傅,以使自己获得先处理尚书奏事的权利。此举施行后,曹爽又表封曹训为武卫将军,其余兄弟、党羽也进分掌朝廷重职,一门显贵无比。

曹爽执政之初尚以司马懿年高望重,不敢独断专权,后来何晏等人被任用,劝说曹爽不要把权利分给他人,曹爽专权,各种事情不再过问司马懿。司马懿假装生病,不问政事。于是曹爽党羽肆意妄为,曹爽兄弟生活奢靡,可与皇帝相比。与此同时,司马懿在暗中准备政变。

【249年】 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曹爽兄弟等人均跟从。司马懿乘机上奏永宁太后,请废曹爽兄弟。桓范劝曹爽挟持皇帝到许昌去,发文书征调天下兵马勤王。曹爽兄弟优柔寡断,不能听从他的建议,遂放弃抵抗,请皇帝下诏免去自己官职,随皇帝进入京城。曹爽兄弟一回府,即被司马懿派兵包围。司马懿在曹爽府宅四角修造高楼,让人在楼上密切监视着。不久,司马懿以谋反的罪名,杀曹爽兄弟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扬、毕轨、李胜、桓范等,夷灭三族。

以上资料取材于《三国志》。

相关专题
更多
三国皇帝列表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各具特色,充满生机。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三国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各具特色,充满生机。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