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钦 三国时期孙吴名将

蒋钦 蒋钦
  • 中文名:蒋钦
  • 字号:字公奕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 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公元220年
  • 职业:将领
  • 主要成就:随孙策平定四郡,讨平黟贼
  • 官职:右护军、荡寇将军,讨越中郎将
蒋钦介绍

蒋钦(?-220年),字公奕,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汉末东吴名将。早年随孙策平定丹阳、吴郡、会稽和豫章四郡。平盗贼,迁西部都尉。讨会稽贼吕合、秦狼等,徙讨越中郎将。又与贺齐并力讨平黟贼。从征合肥,因功迁荡寇将军,领濡须督,后召还都拜右护军,典领辞讼。蒋钦贵守约,性豁达。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讨伐关羽,蒋钦率领水军入沔水。回军途中病逝。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人物生平

从平江东

蒋钦孙策率众投靠袁术时就已跟随孙策,孙策到江东后为别部司马,并带兵,与孙策转战征伐, 平定三郡,又随从孙策平定豫章。被调任葛阳县县尉,历任三个县的县长,讨伐平定盗寇,被升为西部都尉。会稽郡冶地的贼寇吕合、秦狼等作乱,蒋钦领兵讨击,于是生擒吕合、秦狼,五县被平定,转任为讨越中郎将,以经拘、昭阳两县作为封地。贺齐讨伐黟县贼寇时,蒋钦督率万兵,与贺齐合力进击,黟县贼寇被平定。

忘私举贤

起初,蒋钦驻守宣城,曾讨击豫章贼寇。芜湖县县令徐盛收捕到蒋钦手下一名屯守官,上表请求将他处死, 孙权考虑到蒋钦在远地领兵而未应允,徐盛由此认为自己和蒋钦有私嫌。曹操攻濡须,蒋钦和吕蒙持军统领,并调整节约等制度。徐盛时常惧怕蒋钦因过去的事情害自己,而蒋钦常称赞他的优点。徐盛敬重信服他的品德,与众人论蒋钦的美德。

孙权曾问蒋钦:“徐盛之前和你有私嫌,你如今举荐徐盛,是打算效仿祁奚那样推荐有私嫌的人?”蒋钦回答说:“臣听闻主公举荐贤才,应不怀有私人恩怨,徐盛忠心勤劳而又勇武有力,有胆略才具,是万人指挥的好人选。如今大事未定,臣应当帮助国家求取人才,怎么敢因为私嫌来蒙蔽贤才呢!”孙权对此感到赞赏。

奋敌护主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进攻合肥,却轻视对方而被曹将张辽击败。孙权撤退时在逍遥津北遭曹军追击, 蒋钦与甘宁凌统、吕蒙和徐盛等奋勇战斗,孙权才得以成功撤退。战后迁荡寇将军,领濡须督。后来转任右护军,掌管诉讼事宜。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讨伐关羽,蒋钦督领水军入沔水,班师返程时,病逝于途中。孙权为他素服举哀,以芜湖民二百户、田二百顷赐予蒋钦的妻子。

轻财约俭

蒋钦为人节约,孙权曾进入蒋钦家的后堂,见蒋母使用的是粗布帷帐和素色被子,蒋家妻妾穿着一般布裙。孙权赞叹蒋钦能做到富贵时却坚守约俭,当即命令御府为蒋母制作锦被、改换帷帐,蒋氏妻妾衣服全都用上锦绣绸缎。

家族成员

蒋壹,封宣城侯,曾参加夷陵之战,抗击刘备有功,还军奔赴南郡,与魏军交战,战死阵前。

蒋休,蒋壹弟,蒋壹死后统领蒋壹的军队,后因罪而被夺兵。

轶事典故

孙权曾向吕蒙和蒋钦教谕充实学识的重要性,劝说道:“你们如今身居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以不学习。”

人物评价

孙权:“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耽悦书传,轻赐尚义,所行可迹,并作国士,不亦休乎!”

陈寿:“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

陆机:“甘宁、凌统、程普、贺齐、朱桓朱然之徒奋其威,韩当潘璋黄盖、蒋钦、周泰之属宣其力。”

萧常:“(黄)盖将略吏能,皆有可称;(蒋)钦折节好学,以公灭私,(徐)盛愤惋于邢贞,(淩)统降意于盛暹,(丁)奉破强敌、夷钜奸,舒徐不迫,皆江东之翘楚。”

郝经:“程普诸将皆江表虎臣,鏖兵卫主,攻坚轧敌,兴王定霸,孙氏兄弟卒立国建号,诸将之力也。若黄盖之水战而用火攻,能用竒者也;蒋钦之不挟私怨而举徐盛;凌统之亲贤下士轻财重义;陈表倾家养士妻子露立,并有良将之规。甘宁之奢侈、潘璋之不法,权皆容之,许宁报苏飞之恩,不使统复父,操之雠驭将之术也。丁奉恃功而骄,不容于虐主,宜哉!”“吴将剽轻,殆多谲计。莫肯下人,卒自称帝。摩创抚孤,动辄流涕。驾驭有术,驱策有方。果保江东,不负桓王。”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三国演义》中,蒋钦是擅长弓术的将领。与周泰原为活跃于长江一带的江贼,孙策脱离袁术下江东自立门户时,和周泰一起率众投靠。 孙策攻刘繇,并引出城中麾下的陈横、薛礼、张英三名将领,陈横后被蒋钦一箭射杀,后与韩当等将乘舟过江,乱箭射杀敌军。曾在赤壁之战与周泰,还有擅使长枪的韩当率领水军在三江口踏江破敌。南郡之战请命攻曹仁,但却被曹仁和牛金击退,周瑜打算怒斩蒋钦,众将求情劝免,其后故事与《三国志》基本相同。

影视形象

年份

电视剧/电影

饰演者

1994

《三国演义》

杨胜雁

1996

三国英雄传之关公

黄冠雄

2004

武圣关公

刘继承

相关专题
更多
三国皇帝列表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各具特色,充满生机。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三国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各具特色,充满生机。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东吴十二虎臣

三国时孙吴方面十二位将领的合称,这十二人以英勇骁战、功勋卓著而为人称道,按照正史《三国志》为其列传的顺序依次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字承渊)。《三国志》把此十二人合为一卷作传 ,盛赞他们为“江表之虎臣”,故名。...

安徽历史人物大全

安徽,简称“皖”,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腹地,被称为江淮大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安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名人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