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习 三国时期曹魏将领
- 本 名:梁习(?~230)
- 字 号:字子虞
-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陈郡柘
- 主要成就:治理并州,政绩常为天下最;斩杀育延、鲁昔,大破轲比能
- 官 职:并州刺史、大司农
- 爵 位:申门亭侯
- 典 故:梁习治最
梁习(?-230年),字子虞,陈郡柘(今商丘柘城)人。初为郡主薄,后被曹操任命为县令,因有政绩升任司空西曹令史。后任并州刺史,封关内侯。建安十八年(210年)拜议郎,魏文帝继位,梁习复为并州刺史,晋封申门亭侯,其政绩常为天下州郡之最。太和二年(227年),出任大司农,太和四年(230年)逝世。
人物生平
初任县令
梁习起初在陈郡(今柘城)任官吏,在地方上德行堪称表率。曹操任司空时征辟他为漳县长,后来历任乘氏、海西和下邳县令,因卓有政绩而声名显赫,地方治理方面声誉很高。后来迁任丞相西曹令史和西曹属。
总领并州
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击败了归降未久而又反叛的并州刺史高干,彻底占据了并州,于是任命梁习以别部司马暂领并州刺史。当时并州刚刚经历完战乱,胡狄外族在州界横行跋扈,官吏百姓有不少叛逃归降胡狄部落的。州中更有豪族拥兵自重,不断侵袭地方。梁习到任以后,用怀柔政策规劝诱导当地豪族,以礼节召集他们,推举他们到幕府中任职。收伏各豪右门之后,又依次征发各家壮丁,强制他们加入朝廷的军队,充入即将出征的队伍中担当勇力。他们出征后又逐渐迁移他们的家室到邺城作为人质。而对于反抗不服从调遣的人,都用军队将其讨伐消灭,斩首千余级。恩威并施之后,州中数以万计的人蜂拥归附。
威震鲜卑
梁习又迫使匈奴单于和各部诸王降伏,然后把他们都编入户籍,在州内供职。梁习一系列的政策,恢复了并州境内的社会秩序,边境得以肃清,百姓安心于勤劝农桑,颁布法令都能达到令行禁止的效果。另外,梁习又向朝廷举荐了在并州避难的隐居名士,如常林、杨俊、王象、荀纬和王凌等人,曹操均授之以官职,后来他们都名扬于世。当地长老都赞颂梁习,认为自己从未听闻过有哪个刺史的能力比得上梁习的。
鲜卑部落首领育延,常为并州边境的所匪患,一次育延率其部落五千余骑进入并州境内,使人面见梁习,希望双方能够在边境互市交易。梁习认为如果不听从其言,则会招来其怨恨;若听任其到州内交易,又恐鲜卑骑兵会掠夺百姓。于是梁习一方面承诺跟育延在一座空城中交易,另一方面敕令各郡县做好防务工作,然后自己与州治中等官吏率领军队前往交易。市易还没有完成,负责市易的官吏就将一个胡人抓了起来。育延大惊,命令鲜卑骑兵搭箭弯弓,将梁习等人围困数重,当场的吏民一时惶怖不知所措。梁习于是缓缓地呼叫负责市易的官吏,问其先前为何要抓胡人,官吏禀报该胡人强行侵犯百姓。梁习于是呼唤育延出来谈判,育延到后,梁习当场责骂道:“你们胡人自己先犯法,官吏却不曾侵犯你们,你怎么敢命令骑兵来恐吓我方?”之后竟将他当场斩杀,其余胡人都被吓破胆而不敢乱动。此后再没有胡人敢入寇并州。
斩杀叛胡
建安十八年(213年),因为并州被并入冀州,梁习转任议郎、西部都督从事,直属于冀州牧曹操,仍然统领原来的军队。梁习后来上表增置屯田都尉二人,带领六百个民夫在路旁种植作物让人们和牲口取用。后单于入朝侍奉,西北没有战事忧患,都是梁习的功绩。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攻取汉中后回师长安,留下骑兵都督太原乌桓王鲁昔,让他率军屯池阳,在卢水做好防备工作。鲁昔有爱妻住在晋阳。鲁昔十分想念妻子,又恐日后无法回去见面,于是以其部属五百骑兵反叛回军并州。到达并州后,鲁昔留下骑兵藏于山谷间,而自己单骑独入晋阳,偷偷地带其妻出城。州郡官吏发觉以后因惧怕鲁昔善射,不敢追击。梁习知道后命令州从事张景召募鲜卑骑士使追逐鲁昔。鲁昔的坐骑负重行迟,未来得及与其部众会合,就被鲜卑骑士赶上射死。曹操先前听闻鲁昔反叛,十分担心其日后会成为北边的匪患;后听说梁习已派人将其斩杀,曹操大喜,遂以梁习前后的功劳,封为关内侯。
政绩第一
曹丕称帝后,再次将并州划出,再次任命梁习为并州刺史,并晋封为申门亭侯。
黄初六年(225年),梁习率军出讨轲比能,大破之。
太和二年(228年),入朝任大司农。梁习在并州任职二十多年,政绩常为天下第一,唐代文学家——李翰在收集古今各类的典故而编纂《蒙求》时,也因此而特意收录了“梁习治最”的这一典故 。但梁习家无余财,住所也没有什么名贵物品,魏明帝曹睿很惊讶,于是对他大加赏赐,很是敬重。后梁习于太和四年(230年)逝世。
人物评价
曹操:何意吾军中有二义士乎?
陈寿: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司察之而已。太祖创基,迄终魏业,此皆其流称誉有名实者也。(梁习、司马朗等州刺史)咸精达事机,威恩兼著,故能肃齐万里,见述于后也。
裴松之:“与王思,同寮而已,亲非骨肉,义非刎颈,而以身代思,受不测之祸,以之为义,无乃乖先哲之雅旨乎!史迁云‘死有重于太山,有轻于鸿毛’,故君子不为苟存,不为苟亡。若使思不引分,主不加恕,则所谓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习之死义者,岂其然哉。
刘咸炘:刘馥治扬,梁习治并,张既治雍、凉,温恢治扬、凉,贾逵治豫,功皆甚著。
家族成员
子:梁施,梁习之子,嗣侯。
轶事典故
当初济阴人王思和梁习一同担任西曹令史的时候,有一天王思向曹操汇报事情,由于说话不恰当,惹得曹操大发雷霆,教传唤主事的官吏,要以重罪论处。正赶上王思不在周围,梁习便替他去面见曹操,到了就被关押起来。王思急忙赶回来,主动承认自己的罪责。按他的罪过应该被处以死刑。曹操对梁习默默地代人受过十分感动,也很满意王思能勇于承担罪责,他说:“想不到我的部队中竟然有两名义士!”后来两个人同时升为刺史,王思统领豫州,也算是个能干的官员,只是苛刻琐碎,不识大体。他后来官至九卿,封为列侯。
史书记载
• 《三国志·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 《资治通鉴》
• 《魏略》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各具特色,充满生机。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各具特色,充满生机。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