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毓 三国时代曹魏政治家
- 本 名:卢毓(183~257)
- 字 号:字子家
- 所处时代:三国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涿郡涿县(河北涿州市)
- 官 职:司空
- 爵 位:容城侯
- 谥 号:成
卢毓(183-257年),字子家,涿郡涿县(河北涿州市)人。三国时代曹魏政治家,东汉大儒卢植幼子。
先后侍奉了从曹操到曹髦五位君主,负责人才的评价和举荐,曾向曹叡建议制定考课法。
甘露元年,任司空,进爵容城侯。次年逝世,谥号为成。
人物生平
以学行称
卢毓十岁时失去父亲,当时正值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的乱局,二位兄长都因战乱而死;当时因为袁绍与公孙瓒多次交战,幽州和冀州地区都有饥荒,卢毓于是照顾哥哥的妻子和儿子,以学行见称。长大后,五官中郎将曹丕召见并任命他署门下赋曹。其后获崔琰推荐为冀州主簿。
法治之臣
当时久经战乱,法令秩序建立不久,仍有很多逃兵;于是逃兵会遭到严厉惩罚,妻儿也会受连坐。当时有一些逃兵的妻子,才到夫家数天而未见丈夫,但丈夫却逃亡了,大理依处罚逃兵遗属的办法上奏要处她死刑。卢毓引《诗经》、《礼记》等经典陈述妻子未见丈夫,未成妇;并驳斥大理当她们是已完婚妇人那样判刑,判罚过重,认为可以处以较轻刑罚,毋须处死。曹操见此十分欣赏,任命他为丞相法曹议令史,后转任西曹议令史。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曹操封魏公,建魏国,卢毓升任吏部郎。后曹丕称帝,任黄门侍郎,后又先后出任济阴相和梁郡、谯郡太守。可是他其后因见曹丕故县谯郡土地贫瘠,百姓穷困,上表请将之前徙居谯郡屯田的人民迁到梁国肥沃的土地上,但却因为失去曹丕充实故乡的本意而激怒曹丕,被降职为睢阳典农校尉。虽然被贬谪,但都一心帮助人民,后又曾任安平和广平太守,亦颇得当地人民爱戴。
公元234年(青龙二年),入朝担任侍中。先前,散骑常侍刘劭受诏制定律条,未能成功。卢毓上疏论述古今科律的宗旨,认为律法只应当有一种正确的解释,不能有两种不同的定义,使奸吏有隙可乘,宽容罪情。
侍中高堂隆屡次因修建宫室的事情恳切地劝谏魏明帝。明帝很不高兴,卢毓就进言说:“臣下听说‘君明则臣直’,古代圣明的帝王惟恐听不到臣子指出自己的错误,因此有敢谏之鼓。做为近臣就要尽力规劝君王,这正是臣等不如高堂隆的地方啊!高堂隆虽表面上狂直,但陛下还是应该宽容他为是。”
选荐贤才
卢毓在担任侍中职务的三年时间里,和曹叡有过多次辩驳和争论。曹叡下诏说:“量才而用,因才授职,这是贤明君主也难以完全做到的事,必须有良臣辅佐,才能保证官员能够适当地升降和替换。侍中卢毓,秉性贞渝,心平体正,可以说是一个不懈于位的有功之臣。因此我任命卢毓从现在起担任吏部尚书。”又让卢毓自己挑选一个合适自己职务的人以来替代,说:“能够像你一样才好。”于是卢毓就挑选了常侍郑冲。曹叡说:“郑文和,我自己已经很了解他了,你可以举荐我听说过的人。”卢毓又推荐了阮武、孙邕,曹叡于是任用了孙邕。
公元237年(景初元年),司徒陈矫逝世,司徒悬空半年,至次年曹叡问卢毓谁可任司徒,卢毓先举一直不肯任官的管宁,但曹叡不用。卢毓于是举韩暨、崔林和常林,后曹叡任命韩暨为司徒。卢毓掌选举,标准是先以性格品行,后才考虑他的口才和才智,因为卢毓认为才能是为了行善,若有才但不能行善,有才亦无用,不可视为有才能而被任用。黄门郎李丰曾经为此询问过卢毓,卢毓说:“才能是为了用来成就善事,因此大才成就大的善事,小才只能成就小的善事,如今有些被人称作有才能的人并不能办成善事,正是因为他的才能并没有对准目标和方向。”李丰等人对他的见解都很佩服。
安然离世
公元239年(景初三年),曹叡病逝,太子曹芳继位,由大将军曹爽及太傅司马懿辅政;但曹爽后排斥并削夺司马懿权力,又树立党羽,如任命何晏代卢毓典选举事,将卢毓调作尚书仆射。后又迁卢毓为廷尉,而当时司隶校尉毕轨又枉奏免官,卢毓和其他人都指责毕轨的行为,于是曹爽又迁卢毓为光禄勋。
公元249年(正始十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族灭了曹爽。司马懿任命卢毓行使司隶校尉的职权,审理曹爽等人的案件。后复任吏部尚书,加奉车都尉,封 高乐亭侯。后转任尚书仆射,典选举事,加光禄大夫。
公元254年(正元元年),曹髦继位,进封 大梁乡侯,又封一子列侯。次年,镇东将军毌丘俭等在寿春讨伐司马师。司马师亲自领兵镇压,由卢毓处理后方事务,加侍中。
公元256年(甘露元年),卢毓任司空,卢毓辞让给王昶、王观和王祥但不被允许,又进爵 容城侯。次年逝世,谥曰 成侯。
人物评价
曹叡:侍中毓禀性贞固,心平体正,可谓明试有功,不懈于位者也。
陈寿:桓阶识睹成败,才周当世。陈群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陈泰弘济简至,允克堂构矣。魏世事统台阁,重内轻外,故八座尚书。即古六卿之任也。陈、徐、卫、卢,久居斯位,矫、宣刚断骨鲠,臻、毓规鉴清理,咸不忝厥职云。
张缵:毛孝先以清公见美,卢子家以贞固任职。
家族成员
父亲
卢植,东汉大儒,南中郎将,追封良乡侯
子女
卢钦,西晋尚书仆射。
卢珽,曹魏泰山太守,西晋尚书
卢氏,卢毓之女,嫁华表子华廙。卢毓典选举事,因避嫌而不举华廙,令华廙三十五岁仍未能任官。
孙
卢藩,卢毓死后,嗣容城侯
卢浮,卢钦子,字子云,秘书监。
卢皓,卢珽子,西晋尚书。
卢志,卢珽子,西晋尚书。
曾孙
卢谌,卢志之子,晋怀帝被掳后投奔刘琨,后投靠段末波。晋元帝曾多次征命但都不能到任,最终死在北方。
轶事典故
画饼充饥
夏侯玄、诸葛诞、邓飏、田畴并称为四聪,都极有名气。曹叡因为他们浮华而不欣赏,更贬抑不用。有一次中书郎一职出缺,曹叡就要求卢毓推举人才。要注重真才实学,不要只顾名声,下诏:“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意思就是:选拔人时不要因为他的名声,名声就好像在地上画饼,其实是不可食用的。这是成语“画饼充饥”的由来。
史籍记载
《三国志 魏书 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各具特色,充满生机。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各具特色,充满生机。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河北,简称“冀”,地处华北平原,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文化,“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历史上河北的名人佳话不胜枚举、广为流传。...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