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贲 东汉末年将领
- 中文名:孙贲
- 别名:孙伯阳
- 国籍:吴国
- 民族:汉族
- 逝世日期:219年
- 职业:将领
- 官职:豫章太守
- 爵位:都亭侯
- 籍贯: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
孙贲(?—219年),字伯阳,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同母兄长孙羌之子 ,孙策和孙权的堂兄,东汉末年将领。
孙贲父母早死,弟弟孙辅还是婴孩,孙贲独力养育孙辅。孙贲初时为郡督邮守长,孙坚于长沙起兵,孙贲弃官跟随孙坚。 孙坚后战死,孙贲统领孙坚部众扶送灵柩。 后来袁术迁移到寿春,孙贲前去依附。袁绍任命会稽人周昂为九江太守,袁术大怒,派遣孙贲攻击周昂,并于阴陵击破他。袁术于是表孙贲领豫州刺史,转丹杨都尉,行征虏将军,参与讨平山越。袁术占据寿春后,扬州刺史刘繇迁至曲阿,并驱逐孙贲,孙贲惟有退还历阳。 不久,袁术命孙贲与吴景联手攻击刘繇部将樊能、张英等人,未能击破。
孙策后来到江东,帮助孙贲等人击破张英、樊能,并且追击刘繇,刘繇败走豫章。建安二年(197),袁术于寿春称帝,当时孙策遣回孙贲和吴景向袁术报告。袁术任命孙贲为九江太守,孙贲不从,抛弃妻儿回到江南。 孙贲到时,孙策已平定吴郡和会稽,并与孙策征伐庐江太守刘勋及江夏太守黄祖,回军时知道刘繇病死,于是又平定豫章,由孙贲领豫章太守,后来封都亭侯。 建安十三年(208),受奉诏拜为征虏将军,继续领豫章太守。在职第十一年逝世。
人物生平
随叔起事
孙贲的父母早亡,弟弟孙辅还是个婴儿,孙贲自己独力抚养弟弟,兄弟俩的感情很深。孙贲起初担任过郡中的督邮、县长之职。中平三年(186年),孙贲的叔父孙坚在长沙举义兵起事,孙贲辞去官职跟随孙坚征战。
初平二年(191年,《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误作初平三年),袁术派孙坚出征荆州攻打刘表。刘表派黄祖迎击孙坚,孙坚击败黄祖,追击黄祖渡过汉水并包围襄阳。孙坚单身匹马登上岘山,被黄祖的军士用箭射杀。孙贲率领将士投奔袁术,袁术上表推荐孙贲为豫州刺史。 孙贲代领孙坚的军队,扶送孙坚的灵柩到曲阿。
四处征战
后来袁术迁 徙到寿春,孙贲又去依附他。袁术的同父庶兄袁绍任用会稽人周昂为九江太守,袁绍与袁术不和睦,袁术派遣孙贲在阴陵打败周昂。袁术上表任命孙贲兼任豫州刺史,又转任丹杨都尉,代理征虏将军,讨伐平定山越。后孙贲被扬州刺史刘繇所逼迫驱逐,就带领将士兵卒回到历阳驻守。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再派孙贲与吴景共同攻击樊能、张英等人,未能取胜。等到孙坚之子、孙贲堂弟孙策东渡,援助孙贲和吴景打败张英、樊能等人,于是进击刘繇。刘繇逃往豫章。孙策派孙贲和吴景回到寿春报告袁术,正值袁术称帝,设置百官,于是任命孙贲为九江太守。孙贲不就任,抛弃妻儿返回江东。
当时孙策已平定吴郡、会稽两地,孙贲与孙策征讨庐江太守刘勋、江夏太守黄祖,军队凯旋,听说刘繇已经病死,于是路过平定豫章,孙策上表任命孙贲兼任豫章太守,后被封为都亭侯。
去世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破荆州,威震南土,孙贲心怀畏惧,又因为自己女儿为曹操之子曹彰之妻,便想要把自己的儿子送给曹操当人质以求自保,被朱治说服才作罢 。同年,朝廷使者刘隐奉诏任命孙贲为征虏将军,继续兼任豫章太守。孙贲在任十一年去世,死后其子孙邻继承爵位。
家族成员
父亲
孙羌,孙坚兄长。
叔父
孙坚,长沙太守,随汉军讨伐黄巾贼,后再讨董卓时斩杀华雄击退吕布,率先进入洛阳。子孙权称帝追尊为武烈皇帝。
孙静,孙坚弟,孙坚死后,跟随孙策继续打江东,打江东时孙策无法攻克城池,孙静献计让孙策攻下城池。后江东平定在家病逝。
兄弟
孙辅,孙贲弟,东汉末年东吴势力将领。
子孙
• 儿子
孙邻,孙贲长子,官至威远将军。
孙安
孙熙
孙绩
• 女儿
孙氏,嫁给曹操的儿子曹彰。
• 孙子
孙苗,孙邻子,袭封都乡侯。
孙旅,孙邻子,孙苗弟。
孙述,孙邻子,官至武昌督,平荆州事。
孙震,孙邻子,官至无难督。晋灭吴之战被周浚等诸晋将击败,与张悌一同战死。
孙谐,孙邻子,官至城门校尉。
孙歆,孙邻子,官至乐乡督。
人物评价
陈寿《三国志》:“夫亲亲恩义,古今之常。宗子维城,诗人所称。况此诸孙,或赞兴初基,或镇据边陲,克堪厥任,不忝其荣者乎!故详著云。”
史书记载
《三国志·卷五十一·吴书六·宗室传第六》
《三国志·卷四十六·吴书一·孙破虏讨逆传第一》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各具特色,充满生机。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各具特色,充满生机。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浙江,简称“浙”,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这里才子佳人辈出,文化风情无限。...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