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 东汉末年长沙太守孙坚之弟
- 中文名:孙静
- 别名:幼台
- 国籍:东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
- 出生日期:157
- 逝世日期:215
- 职业:将领
- 主要成就:献计助孙策击败会稽太守王朗,平定会稽。
- 官职:昭义中郎将
孙静(157年—215年),字幼台,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年长沙太守孙坚之弟,孙策、孙权之叔。孙坚初起义军时,孙静集合乡里及宗族子弟五六百人作为孙坚的基础队伍。
建安元年(196年),孙坚长子孙策进攻会稽,派人请孙静,孙静带家属与孙策在钱塘会面。孙静献计助孙策击败会稽太守王朗,平定会稽。孙策上表任命孙静为奋武校尉,打算委以重任。但孙静留念故乡,不愿出外为官,请求留任家乡镇守,孙策便同意他的要求。建安四年(200年),孙权执掌大事,就地升任孙静为昭义中郎将。孙静后终老故乡。
人物生平
孙坚开始兴兵起义时,孙静集合乡里及宗族子弟五六百人作为基础队伍,大家都依附于他。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孙坚长子孙策击败刘繇,平定各县,随即进攻会稽,并派人请叔父孙静,孙静带着家属与孙策在钱塘会面。当时会稽太守王朗在固陵抵御孙策,孙策几次渡水作战,都未能取胜。孙静于是对孙策说:“王朗凭险固守城池,很难马上攻破。从这里向南数十里是查渎,是通向会稽道路的要害之地,应当从那里进入王朗的后方,这正是兵法上讲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我得亲自率领军队作为先锋,一定能将城池攻克。”
孙策采纳他的建议,假意命令全军说:“近日来连雨水浑,兵士喝了这些水大多腹痛,命令赶快备置瓦缸数百口澄清饮水。”到黄昏时分(《资治通鉴》写作夜晚),点燃许多火把,作为疑兵,来迷惑王朗。然后,派出一支部队从查渎道进袭高迁屯。王朗大惊,派遣前丹杨太守周昕等人率领军队前来迎战。孙策打败周昕等人,将周昕斩杀。王朗逃走,虞翻追随,掩护王朗,乘船渡海逃到东冶。孙策追击他们,大败王朗军,王朗只好向孙策投降 ,孙策于是平定会稽。
孙策平定会稽后,上表任命叔父孙静为奋武校尉,打算授他以重任。但孙静留念祖宗生活安息的故地,不乐意出外作官,请求留任家乡镇守。孙策便答应了他的要求。
建安四年(公元200年),孙静的长子孙暠曾在孙策死后欲执掌江东大权,但被虞翻劝退。孙权执掌江东大权后,孙静升任为昭义中郎将,孙静于是终老故乡。
家族成员
父亲:孙钟。
长兄:孙羌。
次兄:孙坚,官至破虏将军,其子孙权追谥他为武烈皇帝。
长子:孙暠。
次子:孙瑜,官至奋威将军。
三子:孙皎,官至护军校尉。
四子:孙奂,官至扬威将军,封沙羡侯。
五子:孙谦。
史书记载
《三国志·卷五十一·吴书六·宗室传第六》
《资治通鉴·卷六十二》
人物评价
陈寿《三国志》:“夫亲亲恩义,古今之常。宗子维城,诗人所称。况此诸孙,或赞兴初。”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各具特色,充满生机。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各具特色,充满生机。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浙江,简称“浙”,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这里才子佳人辈出,文化风情无限。...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