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昶 三国时期曹魏将领
- 中文名:王昶
- 别 名:王文舒
- 国 籍:曹魏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太原郡晋阳县
- 逝世日期:公元259年
- 职 业:将领
- 主要成就:守战东吴
- 代表作品:《考课疏》《白晋文王笺》《家戒》等
- 官 职:骠骑将军、司空
- 封 爵:京陵侯
王昶(?-259年),字文舒,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太原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子。
出身太原王氏,少有名气,进入曹丕幕府,授太子文学。曹丕即位后,拜散骑侍郎,迁兖州刺史,撰写《治论》、《兵书》,作为朝廷提供施政参考。魏明帝曹叡即位后,升任扬烈将军,封关内侯。齐王曹芳即位,迁徐州刺史,拜征南将军。太傅司马懿掌权后,深得器重,奏请伐吴,在江陵取得重大胜利,升任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爵京陵侯。正元年间(255年),参与平定“淮南三乱”有功,迁骠骑大将军,守司空。
甘露四年(259年),去世,赠司徒,谥号为穆。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昶是太原郡晋阳县人。他少年时,与同郡的王凌在当地很有名气。王凌年纪大点,王昶把他当兄长看待。魏文帝曹丕即位以前,王昶为太子文学,迁中庶子。曹丕即位以后,王昶升任散骑侍郎,为洛阳典农。当时洛阳树木成林,王昶以他的勤劳为百姓做了表率,开垦了很多荒地。
后任兖州刺史。魏明帝曹叡即位,加封扬烈将军,赐关内侯爵。王昶虽然在外地作官,可一心关心朝廷政治。他认为:曹魏很多弊端承秦汉而来,法制苛刻而琐碎,很少修改国家大典以正先王的风范。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希望政治开明,国家强盛,是不可能的。于是撰著《治论》,依照古代制度,取其可供今天借鉴的有关条项,写了二十多篇。又著《兵书》十几篇,探讨奇正交用的战术,青龙年间上奏朝廷。
垦农治兵
青龙四年(236年),魏明帝下诏求贤,卿校以上,各举一人。太尉司马懿举王昶应选。正始(240年—249年)年中,王昶在徐州任职,封为武观亭侯,迁升征南将军、持节,都督荆州、豫州诸军事。王昶认为,国家总会有人,但是战争未必总是胜利,地势险峻是不变的,但是守备之势头不能长久不变。而今屯兵宛城,离襄阳三百多里,各军营分散驻屯,船在宣池,有紧急情况,都来不及调动。于是上表请求把当地政府所在地迁到新野,在二州内练习水兵,开垦农田,积蓄粮食。
陈述方略
正始十年(249年),太傅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曹爽集团后,向大臣询问政治得失。王昶陈述了五条治国方略:第一,崇尚道统,鼓励学业,抑制浮华,修建学校。让学生们入学。第二,设立考试制度,考试是个标准。没有一定标准而想衡量曲直是不可能的,没有考试制度而或降或升某人,空论是否有才能,也是没有根基的。第三,让官吏任职的时间长一些,有政绩的升官赐爵。第四,省减官员的实际收入,让他们知道廉洁羞耻,不要和老百姓争利。第五,杜绝奢侈,倡导节俭,使各个官员服饰有别,上下有序。储备粮棉,让人们返朴归真。皇帝下诏褒扬王昶,让王昶修撰百官考试的程序。王昶认为,唐尧、虞舜时代虽然有升、降官吏的公文,但是如何考核官吏的方法未流传下来。周朝的制度虽有冢宰的职位,根据各位官吏的政绩给予赏罚,但是没有如何比较确定的标准。因此,圣主实应明白如何任用贤人,略举任贤黜劣的办法,把这个工作委托给贤达之人,让他统管此事。任用某人,是否贤能,可以知其大概。他的议论,大体就这些。
守战东吴
嘉平二年(250年),王昶上奏说:“孙权放逐贤良大臣,内部纷争,可以乘机制服吴、蜀。白帝与夷陵之间的地带,黔、巫、秭归、房陵等地都在江北,民众与新城郡多有接触,可以袭取此地。”
于是。朝廷派新城太守周泰袭取巫州、秭归、房陵,荆州刺史王基逼向夷陵,王昶逼向江陵。在两岸用竹索作桥,渡水袭击吴军。吴军逃到南岸,又开凿七条道路来进攻。王昶让弓箭同时发射,东吴大将施绩在夜里逃进江陵城。王昶派兵追杀数百人。他想把吴军引到平旷的地段,与之交战,派五军列队沿大道撤军,以假象蒙骗吴军,同时又派人骑马挑着缴获的战利品在城的四周向吴军显示,以激怒吴军。埋设伏兵,等待袭击吴军。施绩果然派兵追杀大军,王昶出兵与之决战,结果大获全胜。施绩逃跑,他手下大将钟离茂、许旻被杀。缴获敌人的铠甲、旗、鼓、珍宝、武器无数,班师而还。王基、州泰都立下了战功。于是,王昶被任命为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晋封京陵侯。
助平淮南
正元二年(255年),毌丘俭、文钦起兵,王昶率兵抵抗有功,赐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亭侯和关内侯。他被晋升为骠骑将军。
甘露元年(256年),诸葛诞举兵,王昶占据夹石,逼近江陵,牵制着施绩、全熙,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诸葛诞被杀后,朝廷下诏说:“从前孙膑辅佐赵国,直逼大梁。西部兵力大举前进,也形成了东征的趋势。”为王昶增邑千户,加上以前所封,共四千七百户,又升至司空,仍持符节,都督诸军。
薨逝任上
甘露四年(259年),王昶去世,谥号穆侯。由其子王浑继承爵位。
人物评价
陈寿:徐邈清尚弘通,胡质素业贞粹,王昶开济识度,王基学行坚白,皆掌统方任,垂称著绩。可谓国之良臣,时之彦士矣。
房玄龄:自昶至承世有高名,论者以为祖不及孙,孙不及父。
刘咸炘:曹魏之治,专尚刑名。徐邈通介,不随于俗;王昶畏慎,求免于祸。合而论之,尚足见一时之得失。
逸闻趣事
告诫晚辈
王昶为兄弟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取名字,都依据谦虚和诚实,用以显示他的志趣。所以他兄弟的孩子,王默字处静,王沈字处道,自己的孩子一个叫王浑,字玄冲,一个叫王深,字道冲。又写信劝戒他们说:“施舍一定要注意周济那些急需的人,出入乡里朝廷一定要慰问老人,议论时不要贬低别人,作官时要尽忠尽节,用人交友一定要诚实,处世一定不要骄傲贪淫。贫贱时万不可自暴自弃,进与退要想到是否合适,凡做事要三思而后行。”
家族成员
父辈
• 父亲:王泽,东汉代郡太守。
• 伯父:王柔,东汉护匈奴中郎将、雁门太守。
平辈
• 王机,王昶堂兄弟,王柔子,曹魏东郡太守。
子辈
• 王浑,王昶嗣子,曹魏及西晋重要将领,曾参与晋灭吴之战,西晋官至司徒。
• 王深,王昶子,冀州刺史。
• 王湛,王昶子,汝南太守。
• 王默,王机子。
• 王沈,王机子,魏晋之际史学家。
孙辈
• 王尚,王浑长子,王浑击退薛莹等军后因父功而获封关内侯,早死。
• 王济,王浑次子,为人奢侈。在西晋官至侍中。
• 王澄,王浑三子,王浑平灭东吴后获封亭侯,既有辩才又有才思文采,曾任清要显达的职位。
• 王汶,王浑四子,既有辩才又有才思文采,曾任清要显达的职位。
• 王承,王湛子,东海国内史。
• 王浚,王沈子,西晋末将领,大司马、幽州刺史。
曾孙辈
• 王卓,王济庶长子,嗣子,任给事中。
• 王聿,王济庶次子,因娶公主而封敏阳侯
• 王述,王承子,晋尚书令、卫将军。
• 王胄,王浚子。
• 王裔,王浚子。
玄孙辈
• 王坦之,王述子,东晋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
• 王道素,王沈从孙,东晋孝武帝时受封为博陵公。
五世孙辈
• 王恺,王坦之长子,嗣子,官至丹杨尹。
• 王愉,王坦之次子,官至江州刺史。桓玄篡位时为尚书仆射。桓玄败后因刘裕而试图谋反,被诛杀。
• 王国宝,王坦之三子,与会稽王司马道子专权,官至尚书左仆射。后被王恭讨伐,被司马道子杀害。
• 王忱,王坦之四子,官至荆州刺史。
六世孙辈
• 王绥,王愉子,与王谧、桓胤齐名,官至荆州刺史,与父谋袭刘裕被诛。
• 王纳,王愉子。
• 王缉,王愉子,散骑侍郎。
七世孙辈
• 王慧龙,王缉子,王愉一家被诛杀时被沙门僧彬所收匿,幸免于难,后仕于北魏。
个人作品
王昶有文集五卷,今已佚。今存《谢表》、《考课疏》、《考课事》、《陈治略五事》、《奏吴蜀事状》、《白晋文王笺》、《檄吴将校部曲》、《家戒》收录于《全三国文》。[2] 王昶的曾孙王述称《白晋文王笺》“情旨慷慨,深所鄙薄。虽是笺书,乃实训诫”[3] 。
演义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王昶出场于第一百十八回《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担任征南大将军,率领十万军马进攻东吴南郡,可是由于敌将丁奉在东兴取得胜利,作出再攻之无益的判断,撤军北还。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各具特色,充满生机。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各具特色,充满生机。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山西,简称“晋”,山西古代又称并州古属冀州之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