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

王连 王连
  • 本名:王连
  • 字:文仪
  • 所处时代:三国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南阳(今河南南阳市)
  • 官职:屯骑校尉、丞相长史
  • 爵位:平阳亭侯
王连介绍

王连,字文仪,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

初事刘璋,拜梓潼县令。刘备攻取成都后,加入麾下效力,所治地方都有政绩。迁司盐校尉,管理盐铁收入。识人有术,知人善任,提拔吕乂、杜祺、刘干等贤才,全部官居要职。经营有功,拜蜀郡太守。建兴元年(公元223年),拜屯骑校尉、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固节不移,阻止丞相南征南中,卒于任上。

人物生平

守义不降

王连,本为南阳人。   刘璋统治时期,王连寻求庇护进入蜀地,以为梓潼县令。刘备起兵葭萌,领军南来。王连闭紧城门拒不投降。刘备十分看重他,以为他在守义,故不强攻他。

政绩卓著

后来,刘璋投降刘备,待成都平定后,刘备任命王连为什邡县令,又转任广都县令,所治理的地方都有政绩。后升为司盐校尉,负责蜀汉盐铁的经营调度,为国获利甚多,有效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促进蜀汉经济发展。同时,大力选拔一批优秀人才作为部属,如吕乂、杜祺、刘干等。这些人,后来都做上了大官,全部始自王连的提拔,足可见知人之明,用人之才。王连经营有道,治盐有功,拜蜀郡太守、兴业将军,兼管盐府政务。   先后管理盐业数十年,积累蜀汉富足银资,壮大国力充沛,实在劳苦功高。而且他属下多人,以后都能担纲蜀汉大任

封侯拜将

建兴元年(223年),迁屯骑校尉,兼任丞相长史,加封平阳亭侯。

当时,南中蛮夷听闻刘备驾崩,不再称臣蜀国,诸葛亮准备亲征南中。王连不怕开罪丞相,劝谏道:南中自古就是不毛之地,瘟疫盛行的地方。您是全国指望依赖的人,不宜举国之力,冒险征服。诸葛亮考虑手下将领的才能不如自己,决定要亲自前往。可是,王连再三进谏,言辞恳切,最终使得诸葛亮耽搁数年,使得夷陵大败的蜀汉得以休养生息,国力人口有所恢复。不久,王连逝世后。直到建兴三年,诸葛亮才亲征南中,最终取得全胜。其子王山继承爵位,官至江阳太守。

家族成员

王山,王连之子,继承平阳亭侯爵位,拜江阳太守。

史书记载

三国志·卷四十一·蜀书十一·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

人物评价

杨戏:屯骑主旧,固节不移,既就初命,尽心世规,军资所恃,是辨是裨。

陈寿《三国志》:王连固节不移,有可纪焉。以先主之广济,诸葛之准绳,诗吐直言,犹用陵迟,况庸后乎哉!

艺术形象

王连仅在小说《三国演义》第87回中提及,基本与史书记载内容一致,其反对诸葛亮亲征孟获。认为只须遣一大将讨之,必然成功。再三苦劝,诸葛亮最终还是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相关专题
更多
三国皇帝列表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各具特色,充满生机。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三国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各具特色,充满生机。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河南历史人物大全

河南省,简称“豫”,位于中国中部,河南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