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乙 商朝第30位君主
- 本名:子羡
- 别称:帝乙
- 所处时代:商朝
- 民族族群:华夏族
- 去世时间:公元前1076年
- 主要成就:东征夷族,迁都于沬
- 职业:商朝君主
- 在位时间:公元前1101年—公元前1076年
帝乙(?—公元前1076年),子姓,名羡 ,商王文丁(《史记》作太丁) 之子 ,商朝第三十任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他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101年—公元前1076年,共在位26年。
公元前1102年,文丁去世,帝乙继位。帝乙继位后,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 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沬[mei](即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公元前1076年,帝乙病逝,葬于殷。帝乙死后,其子帝辛(商纣王)继位。
人物生平
继承王位
帝乙,子姓,名羡,是商王文丁(《史记》作太丁)之子。公元前1102年,文丁去世,子羡继任商朝君主之位,史称帝乙。帝乙继位后,商朝的国势已经趋于没落。
征伐诸夷
帝乙二年,周部落攻打商朝。帝乙三年,昆夷攻打商朝,帝乙派遣将领南仲率军向西抵御昆夷的进攻,并且修筑朔方城。
当时,江淮之间的夷族强盛起来,准备大举进攻商朝。帝乙九年,帝乙出兵征伐岛夷和淮夷,途中受到孟方(今河南睢县附近)的截击。帝乙率领诸侯讨伐孟方,得胜而回。
帝乙十年,帝乙率军继续南下征伐夷族,到达淮水流域的攸国。帝乙和攸国国君攸侯喜合兵攻伐夷族,于帝乙十一年得胜而回。帝乙十五年,帝乙再次率领诸侯南征夷族。
立嗣去世
帝乙长子微子启的母亲地位卑贱,所以不能立他为嗣子。而帝乙少子帝辛的母亲是正室,所以帝乙确立帝辛为嗣子,就是后来的商纣王。 (而据《吕氏春秋》、《帝王世纪》记载,微子启与帝辛是同母兄弟,微子启出生时,他的母亲尚为妾,被立为王后之后生帝辛。帝乙因微子启年长,想立他为嗣,太史根据礼法认为微子启是庶出,帝辛是嫡出,所以立帝辛为嗣子。)
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沫(即朝歌,今河南淇县)。公元前1076年,帝乙去世,其子商纣王继位。
为政举措
政治
帝乙在位时期,商朝国势已经趋于没落。帝乙在位初期,仍以殷为都城;在位末期,将都城迁到沬(即朝歌,今河南省淇县)。
军事
东夷之战
商王武乙在位时期,商朝国势日衰,东方的夷人各部趋于强盛,不断侵袭商朝统治地区,严重威胁商朝后方。帝乙以及其子帝辛在位时期,相继对夷人展开长期的战争。帝乙九年,帝乙得知夷人的夷方部族想要大举攻商,于是率军出征夷方,因中途遭到盂方(今河南睢县附近)军截击而回师。帝乙十年二月,帝乙率军击败盂方。同年九月,商军进至淮水流域的攸国,与攸国合兵进攻,大败夷方军。帝乙十一年五月,返回商都附近,前后费时达260天。
帝乙十五年,帝乙再次率领诸侯远征夷方,
到达雇(即顾,今山东鄄城东北)、齐(今山东淄博东北)等地,至帝乙十六年三月,胜利班师。帝辛继位后,因周族崛起,威胁商朝西面,打算移兵攻周,在黎(今山西长治西南)大规模聚集、检阅军队。东夷乘机大规模攻商,迫使帝辛全力经营东南,连年对东夷用兵。相传商军曾组织象队参战,经多次激烈战斗,终将东夷平定,俘虏众多夷人,以补充奴隶和兵员。帝乙、帝辛攻东夷之战,使商朝国力大损,加速商朝的灭亡,故有“纣克东夷而陨其身”之说。另一方面,中原地区先进文化随着战争传播于东方,对东部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起着积极作用。
人方之战
人方(位于今黄、泗、淮流域,今山东、江苏、安徽一带),亦称尸方、夷方,是生活在商朝东部地区的一个夷人方国。人方发展迅速,经常进入商境攻掠,与商朝为敌。武乙在位时,曾攻打过人方。帝乙在位时,双方矛盾更为尖锐。帝乙十年,帝乙征调大量步兵亲自率领,并命东部属国攸国(今安徽宿州附近)国君攸侯喜,率领本国军队协同进攻方。商军从东部重镇大邑商(今河南商丘)东进,到达攸国东部边境城邑永(攸国东部数十里),以此为前进基地与人方军队交战。帝乙指挥商军列阵缓慢向前推进,进攻人方军队。同时命令两翼实施夹击,一举打败人方。两次攻人方都擒获敌首,取得胜利。
姓氏始祖
帝乙是郝姓的始祖。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帝乙即位时,将他的儿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今山西太原,一说在今陕西西矮附近),其后世子孙便以封地名为姓氏,称郝氏。
历史评价
司马迁《史记》:“帝乙立,殷益衰。”
史籍记载
《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
家庭成员
父亲
商王文丁(太丁)。
妻妾
帝乙有两位妃子。
儿子
微仲(微仲衍、宋微仲),微子启弟,宋国第二任国君。
子期,商朝诸侯国郝国始封君,郝姓得姓始祖。
帝辛(商纣王),帝乙少子,商朝最后一位国君。
文学形象
诗词
《诗经·大雅·文王之什·大明》
小说
在小说《封神演义》第一回中提及帝乙,称其有三子,“寿王”(即商纣王)为幼子。一日,帝乙游园,飞云阁有一梁坍塌,寿王托梁换柱,力大无比,因此帝乙将寿王立为太子。帝乙在位三十年去世,临终前将寿王托孤给太师闻仲。
商共有30个王——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 、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纣,其中病死的28王,国亡后自焚而死的1王,可能是战死的1王,经历17代31王后,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 ...
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殷商”并称。从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商朝是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
河南省,简称“豫”,位于中国中部,河南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