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 商纣王的第二任王后
- 本 名:苏妲己
- 别 称:有苏氏、己妲
- 所处时代:商朝
- 民族族群:商族(华夏族)
- 出生地: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苏王村)
- 出生时间:商朝末年
- 主要成就:商朝最后一位王后
- 去世时间:约公元前1046年
- 丈 夫:殷受德(帝辛)
- 父 亲:《封神演义》中为苏护
- 宿 敌:太公(妲己将其赶出商朝逼其灭商)
- 儿 子:武庚錄子圣,錄是他的封地,武庚单名为圣
苏妲己(生卒年不详)己姓,字妲,苏氏部落女,有苏国(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传说妲己是一个美人。据《左传》记载:公元前1047年,商纣王发动大军攻打有苏氏部落。有苏部落抵挡不住强大的商军进攻,在灭亡和屈膝间,有苏部落首领选择屈膝,献出牛羊、马匹及美女妲己。
关于妲己的种种记载及传说,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挖掘出土许多殷商时期的遗物,其中的玉器,铜器等各种器具,尤其是龟甲与兽骨上所刻的大量文字与“卜辞”,使得我们对周代以前历史状况的认识,远较孔子、司马迁当时所能接触的资料为多,才对妲己和商王帝辛的真实面貌,有了接近事实的评估。
人物考证
关于妲己的种种记载及传说,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挖掘出土许多殷商时期的遗物,其中的玉器,铜器,尤其是龟甲与兽骨上所刻的大量文字与“卜辞”,使得我们对周代以前历史状况的认识,远较孔子、司马迁当时所能接触的资料为多,才对妲己和商王帝辛的真实面貌,有了接近事实的评估。“纣王”并不是他真正的帝号,是后人硬加在他的恶谥,意思是“残义损善”。再莫名其妙的人也不会如此往自己脸上抹灰,他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帝辛”。
帝辛性情刚猛,好自用,帝辛三十余岁嗣位,当时商朝开国已经六百年,国力雄厚。物阜民丰,帝辛血气方刚,孔武有力,能手格猛兽,神勇冠绝一时,而且能言善辩,还兼通音律,性好美色,更刚愎自用,于是凭丰沛的国力与自己过剩的精力,大举向东南方发展,征服土地肥沃的人方部族(今淮河流域),从而拓地无算,国威远播。
帝辛在位的第三十年,即前1047年,他对有苏部落发动进攻。这时他已年过六十。征伐有苏部落,载回的战利品之一就是妲己,当时帝辛已经垂垂老矣,而妲己正值青春少女,骨肉婷匀,眉宇清秀,浑身充满几近爆炸性的火热气韵,迅速地在帝辛的内心深处,重新点燃起他生命的火焰。当时的商朝,十分迷信鬼神巫卜。为了酬神祭祀,时常载战载舞,饮酒欢唱,甚至作长夜之饮,几至醉死。渐强盛,诸侯很多都归顺了他。商王文丁时,季历受封为“牧师”,成为西伯。因权重遭忌,季历被文丁软禁绝食死,自此周与商之间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季历去世后,其子姬昌继位,力行仁政,国力日盛,附近的部族都非常信服,遭到商朝的忌惮。
姬昌就是后世所称的周文王,当时他的长子伯邑考在商朝做人质,担任为帝辛驾车之职。后因事触怒帝辛,帝辛烹杀伯邑考,并将他做成肉羹,赐给姬昌吃,并把姬昌囚禁在羑里两年,由于周部族的臣子们多方营救,并向帝辛行贿,才获得释放,由此周与商的仇恨越积越深。
在往后的日子里,帝辛的臣子们似乎都刻意地在经营东南一带的广大地区,而忽略雄踞两北的周氏族,姬昌首先并吞泾、渭平原上的密须、阮等部落;更越过黄河,征服黎、刊等部落,黄河以南的虞、芮等部落也已望风归附,周人的势力渐渐威胁到商的中心地区。周人的首都由歧地(今陕西岐山县)迁到渭南的丰邑(今陕西户县),国力快速强盛。而此时的商王继续沉迷酒色,百姓对商王的行为怨声载道,有诸侯开始背叛他。公元前1056年,周文王姬昌去世,由他的次子姬发继位,姬发以姜子牙做的军师,周公做他的傅,召公、毕公一班人辅佐武王,遵循文王的遗业,韬光养晦、励精图治。帝辛日益昏乱暴虐,杀王叔比干,囚兄长箕子,大师疵、少师彊抱着他们的乐器去投奔周。这时武王姬发发觉攻打商的时机即将到来,孟津观兵以试探商军并座并宣布帝辛的十大罪状,于是联合天下诸侯,以堂堂之阵,正正之旗,进军商都朝歌。帝辛的哥哥微子启率领一批东南夷人组成的十七万大军,把周武王的联军拒于朝歌以外四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汲县)。想不到这些夷人组成的军队,忽然一夜之间哗变,溃不成军。周人不费吹灰之力,长驱直入,兵临朝歌城下。帝辛退入城中,登上鹿台,把他的宝玉都穿戴在身上,自焚而死。帝辛死后,周武王象征性的用黄钺砍掉他的脑袋,妲己也被杀。
史载罪状
妲己(dá jǐ),己姓,字妲,有苏氏部落之女 ,世称“苏妲己”。据《左传》记载,公元前1047年,商纣王发动大军,攻击有苏部落。有苏部落抵挡不住强大的商军进攻,在灭亡和屈膝间,有苏部落首领选择屈膝,献出牛羊、马匹及美女妲己。
传说妲己是一个蛇蝎美人,千古淫恶的罪魁祸首,具体的事实约有:第一,纣王为了讨好妲己,派人搜集天下奇珍异宝,珍禽奇兽,放在鹿台和鹿苑之中,每每饮酒作乐,通宵达旦。 第二,严冬之际,妲己遥见有人赤脚走在冰上,认为其生理构造特殊,而将他双脚砍下,研究其不怕寒冻的原因。 第三,妲己目睹一孕妇腹部隆起,因为好奇不惜剖开孕妇肚皮看看腹内究竟,枉送了母子二人的性命。 第四,妲已怂恿纣王杀死忠臣比干,剖腹剜心,以印证传说中的“圣人之心有七窍” 说法。
商帝辛
中国历代的“红颜祸水”里,最恶毒的恐怕莫过殷商时代王帝辛的宠妃妲己了。而且两个人犯起“混”来,简直算得上“夫唱妇随”,惊人的合拍。如果按《史记·殷本纪》里的说法,纣王可谓残暴之极,但若按民间《封神演义》里的演绎,那简直就是变态,有着严重的“施虐狂”倾向。按《封神演义》的说法,妲己是千年狐精附体,受女娲之命来祸乱殷商的,所以纣王才变得如此怪戾,做出那些残忍的事来。诗曰:诸侯之女承恩露,玉帛金丝绣华服。娇若九重天仙子,实为殷商亡国狐。炮烙熔骨锻赤练,虿盆噬魂化流毒。引得凤鸣彻岐山,摘星鹿台尽归土。
当然,这是小说的说法,不足为信,但是小说来源于现实,却能表现出商末的政治形势。据《晋语》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这就是说妲己是纣王征战得胜的“战利品”。据说有苏氏是以九尾狐为图腾的部落,所以才会有《封神演义》这般附会。虽然妲己不是狐狸精变的,可照样把纣王迷得五迷三道,神魂颠倒,“妲己之言听计从”。
记载史籍
《国语·卷七晋语一》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列女传·卷之七·孽嬖传》“妲己之所誉贵之,妲己之所憎诛之”
《列女传·卷之七·孽嬖传》“妲己配纣,惑乱是修,纣既无道,又重相谬,指笑炮炙,谏士刳囚,遂败牧野,反商为周。“
《楚辞·天问》“殷有惑妇何所讥?”
《荀子·解蔽》“纣蔽于妲己、飞廉,而不知微子启,以惑其心而乱其行。”
《三国志·魏书·崔琰传》“袁绍之败也,融与太祖书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艺术形象
年份 |
作品 |
扮演者 |
1939年 |
《妲己》 |
林妹妹 |
1955年 |
《妲己》 |
谢家桦 |
1964年 |
《妲己》 |
林黛 |
1981年 |
《封神榜》 |
林建明 |
1982年 |
《凤鸣岐山》 |
周洁 |
1986年 |
《封神榜》 |
周丹薇 |
1989年 |
《封神榜》 |
梁丽 |
1990年 |
《封神榜》 |
傅艺伟 |
1995年 |
《阎罗传奇》 |
叶素梅 |
1999年 |
《莲花童子哪吒》 |
罗海琼 |
2000年 |
闽南语《封神榜》 |
陈怡真 |
2001年 |
《封神榜》 |
温碧霞 |
2006年 |
《封神榜之凤鸣岐山》 |
范冰冰 |
2009年 |
《封神榜之武王伐纣》 |
林心如 |
2010年 |
《天师钟馗之美丽之罪》 |
霍思燕 |
2010年 |
《盛世音符》 |
徐盈羽 |
2014年 |
《封神英雄榜》 |
张馨予 |
2014年 |
《全民封神》 |
赵雪 |
2015年 |
《封神英雄》 |
李依晓 |
2015年 |
《配角逆袭事务所》 |
蓝燕 |
2016年 |
《哪吒与杨戬》 |
颖儿 |
2016年 |
《封神传奇》 |
范冰冰 |
2018年 |
《封神演义》 |
赵姝婷 |
2018年 |
《封神之天启》 |
白雪 |
2018年 |
《武大的小姐姐们》 |
唐瑞宏 |
2019年 |
《封神演义》 |
王丽坤 |
2019年 |
《朝歌》 |
吴谨言吴谨言 |
商共有30个王——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 、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纣,其中病死的28王,国亡后自焚而死的1王,可能是战死的1王,经历17代31王后,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 ...
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殷商”并称。从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商朝是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
河南省,简称“豫”,位于中国中部,河南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
-
中国古代十大美人 2021-09-17
-
中国历史上十大传奇人物 2021-09-10
-
中国十大著名皇后 2021-07-04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