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方 小说《水浒传》中人物
- 中文名:吕方
- 绰 号:小温侯
- 梁山座次:54
- 对应星位:地佐星
- 国 籍:北宋
- 出生地:潭州
- 主要成就:杀曾涂、历天佑,激战石宝,和白钦同归于尽
- 梁山职位:守护中军马骁将
- 惯用兵器:方天画戟
- 出 处:《水浒传》
吕方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小温侯”。原本在对影山一带落草为寇,后来因为花荣神箭,和郭盛一起投奔梁山。担任守护中军马骁将。
相信看过《水浒传》的人对郭盛印象并不深,但对吕方印象很深。书中却多次提到两人名字,这两人是宋江的跟班,当然武艺不会差。吕方五六十合打败历天佑,和石宝打了五十合力怯,和白钦同归于尽,出场次数明显比郭盛多,而且也看出他很厉害,有人认为吕方武功地煞第二(第一是孙立)。
人物生平
吕方,是梁山第五十四条好汉,被封为守护中军马军骁将。在《水浒传》第35回“石将军村店寄书、小李广梁山射雁”中登场,花荣等清风山救了宋江,走到对影山,见两员少年壮士,都手拿方天画戟,一队人马穿红衣,另一队人马穿白衣,在路边打了起来。花荣见两支戟上的绒条搅结在一起,就引弓搭箭,恰好把绒条射断,两人便不再斗。穿红衣的叫“小温侯”吕方,穿白的叫“赛仁贵”郭盛,吕方、郭盛武艺不相上下。便一起归降了宋江。后随军征讨方腊时,吕方在乌龙岭与白钦大战时双双失足摔下悬崖而死。
装束打扮
头上三义冠,金圈玉钿;身上百花袍,锦织团花。甲披千道火龙鳞,带束一条红玛瑙。骑一疋胭脂抹就如龙马,使一条朱红画杆方天戟。背后小校,尽是赤衣红甲。
踞鞍立马天风里,铠甲辉煌光焰起。麒麟束带称狼腰,獬豸吞胸当虎体。冠上明珠嵌晓星,鞘中宝剑藏秋水。方天画戟雪霜寒,风动金钱豹子尾。
人物自白
小人姓吕名方,祖贯潭州人氏。平爱学吕布为人,因此习学这枝方天画戟, 人都唤小做温侯吕方。因贩生药到山东,消折了本钱,不能勾还乡,权且占住这对影山,打家劫舍。走这个壮士来,要夺吕方的山寨。和他各分一山,他又不肯,因此每日下山厮杀。
交战记录
一、郭盛
那两个壮士,更不打话,各挺手中画戟,纵坐下马,两个就中间大阔路上交锋,比试胜败。花荣和宋江见了,勒住马看时,果然是一对好厮杀。当时两个壮士,各使方天画戟,斗到三十余合,不分胜败。花荣和宋江两个在马上看了喝彩。花荣一步步趱马向前看时,只见那两个壮士,斗到间深里,这两枝戟上,一枝是金钱豹子尾,一枝是金钱五色幡,却搅做一围,上面绒绦结住了,好里分拆得开。花荣在马 上看见了,便把马带住,左手去飞鱼袋内取弓,右手向走兽壶中拔箭。搭上箭,拽满弓,觑着豹尾绒绦较亲处,飕的一箭,恰好正把绒绦射断。只见两枝画戟分开做两下。
二、曾涂
宋江在中军闻知曾涂搦战,带领吕方、郭盛相随,出到前军。门旗影里,看见曾涂,心怀旧恨,用鞭指道:“谁与我先捉这厮,报往日之仇,消向者之恨?”小温侯吕方,拍坐下马,挺手中方天画戟,直取曾涂。两马交锋,军器并举。斗到三十合已上,郭盛在门旗下,看见两个中间,将及输了一个。原来吕方本事迭不得曾涂,三十合已前,兀自抵敌得住。三十合已后,戟法乱了,只办得遮架躲闪。
三、厉天佑
贼兵内,厉天佑首先出马和吕方相持。约斗五六十合,被吕方一戟刺死厉天佑。
四、石宝
宋江等大队军马已到七里湾。水军引着马军,一发前进。石宝见了,上马带流星锤,拿劈风刀,离了富阳县山头,来迎宋江。关胜正欲出马,吕方叫道:“兄长少停,看吕方和这厮斗几合。”宋江在门旗影里看时,吕方一骑马一枝戟,直取石宝。那石宝使劈风刀相迎。两个斗到五十合,吕方力怯。
五、白钦
刺斜里又撞出两阵军来。一队是指挥白钦,一队是指挥景德。这里宋江阵中,二将齐出。吕方便迎住白钦交战,郭盛便与景德相持。四下里分头厮杀,敌对死战。
吕方却好迎着白钦。两个交手厮杀。斗不到三合,白钦一枪搠来。吕方闪个过。白钦那条枪,从吕方肋下戳个空。吕方这枝戟,却被白钦拨个倒横。两将在马上,各施展不得,都弃了手中军器,在马上你我厮相揪住。原来正遇着山岭险峻处,那马如何立得脚牢。二将使得力猛,不想连人和马都滚下岭去。这两将做一处颠死在那岭下。
人物塑造
相信看过《水浒传》的人对郭盛印象并不深,但对吕方印象很深。书中却多次提到两人名字,这两人是宋江的跟班,当然武艺不会差。吕方五六十合打败历天佑,和石宝打了五十合力怯,和白钦同归于尽,出场次数明显比郭盛多,而且也看出他很厉害,有人认为吕方武功地煞第二(第一是孙立)。
衍生文学
俞万春的《荡寇志》中,吕方逃过赤松林时被云龙生擒,最后押赴都省正法。
程善之的《残水浒》中,吕方逃亡路过海州时被擒,打入大牢。
巴孤的《贼三国》中,吕方在宜城破城之际为掩护宋江、马云禄夫妇撤退,与文聘大战三十回合,被文聘杀死。
影视形象
新版《水浒传》 孙渤洋 饰演
宋朝国祚320年,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共有18帝。宋朝有多少皇帝?北宋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禥、宋恭帝赵、宋端宗赵昰、宋卫王赵昺。宋朝南北各9帝。北宋是赵匡胤打下来的,却让赵光义的子孙做了皇帝,南宋时赵光义的子孙立国,又让赵匡胤的子孙坐了皇位。可谓赵匡胤的天下赵光义坐,赵光义子孙的天下匡胤的子孙坐。...
宋朝(Song Dynasty,960年~1279年),是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根据疆域的变迁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合称“两宋”,共历十八帝,享国祚三百一十九年。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史称“宋朝”、“大宋”,定都开封(东京)。1127年,宋朝亡于“靖康之难”,此前史称“北宋”。赵构于应天府(商丘)继位,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1276年崖山海战后亡于元。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但是由于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两宋二度倾覆皆缘外患。...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部章回小说,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描绘了宋朝末年朝廷的腐朽。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英雄形象。...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