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定国 小说《水浒传》中绰号神火将军

魏定国 魏定国
  • 中文名:魏定国
  • 绰 号:神火将、神火将军
  • 排 名:四十五位
  • 星 号:地猛星
  • 民 族:汉
  • 信 仰:四海之内皆兄弟
  • 所处时代:宋朝
  • 上山前身份:凌州团练使
  • 武器:熟铜刀
  • 职务: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第八位
  • 死后追封:义节郎
  • 登场回目:067回
  • 死亡回目:116回
  • 出 处:《水浒传》
魏定国介绍

魏定国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神火将军,凌州人氏,原为凌州团练使,善用火攻。他与单廷珪一同奉诏征讨梁山,尚未出征便被关胜围城,城破后归顺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四十五位,上应地猛星,担任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征方腊时战死于歙州,追封义节郎。
魏定国凭借自己的才华击退关胜的百万大军,真是了不得。魏定国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勇猛将军,魏定国的勇似关羽斩华雄,他的谋似诸葛亮七擒孟获。生活中魏定国风流潇洒,礼貌待人;魏定国勤学武艺,爽爽快快。魏定国原是凌州与单廷珪一起奉旨攻打梁山。尚未出征,就被关胜围在凌州城里,后退无路归顺了梁山。他与单廷珪号称“水火二将”,排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第八位。是梁山第四十五条好汉。跟随及时雨宋江在征讨方腊时与圣水将双双英勇阵亡。

人物生平

人物出身

魏定国是凌州人氏,在本州担任团练使,手下有五百名绛衣火兵。他精通火攻兵法,作战好用火器,人称神火将军(有时略作神火将)。而同任凌州团练使的单廷珪,作战好用水攻,人称圣水将军。二人并称水火二将。

凌州迎战

大名府之战后,谏议大夫赵鼎主张招安梁山,被力主征剿的太师蔡京叱退。蔡京认为梁山军乃是“山野草贼”,无需大军征讨。他推荐魏定国、单廷珪为主将,率凌州军马征讨梁山。宋徽宗便命枢密院差官到凌州征调二将。百官皆料二将难以取胜,无不哂笑。消息传回梁山,关胜因与二将相识,向宋江主动请缨,率五千兵马到凌州抵挡二将。

关胜到达凌州时,魏定国、单廷珪刚刚接到朝廷调令,尚未整军出征。二将闻听关胜前来,忙收拾军马,出城迎战,首战便大败关胜,擒获其副将宣赞郝思文。关胜败退途中,遇到前来接应的林冲杨志,这才收住残兵。魏定国、单廷珪得胜回城,命将宣赞、郝思文解赴东京,结果在途经枯树山时被李逵鲍旭焦挺救出。李逵五人又率领枯树山兵马去打凌州。

关胜又到凌州城外搦战,并用拖刀计生擒单廷珪。单廷珪遂归顺梁山,还招降了手下五百玄甲兵。魏定国次日率军从南门出城,与关胜交战。他不敌逃回本阵,引得关胜追来,又以火器大败关胜,逼得其退军四十里。但这时,枯树山兵马已由北门攻陷凌州。魏定国无法回城,被迫退往中陵县。关胜又率军包围县城,让单廷珪入城劝降。魏定国却表示要关胜亲自来请,否则自己“宁死而不辱”。关胜不顾林冲劝阻,亲入中陵县劝降。魏定国遂率五百火兵归顺梁山。

梁山聚义

夜打曾头市时,魏定国与关胜、单廷珪一同击退青州援军。 后又随卢俊义攻打东昌府。

梁山排座次时,魏定国排第四十五位,星号地猛星,担任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随林冲把守梁山泊正西旱寨。

两赢童贯时,魏定国在九宫八卦阵中镇守南方朱雀方位,与单廷珪同为先锋大将秦明的副将。

南征北战

梁山受招安后,魏定国随宋江南征北战,颇有战功。

征讨辽国时,魏定国随秦明攻破太乙混天象阵中的金星阵,并与单廷珪一同生擒胃土雉高彪。

征讨田虎时,魏定国随樊瑞迎战乔道清,结果被乔道清的道术吓得“魂不附体,举手无措,抵死逃回本阵”。 后又随索超徐宁攻取潞城县,并与单廷珪负责留守。  

征讨王庆时,魏定国与林冲、呼延灼等十员将领屯驻宛州之西,大败临汝州张寿所部援军。 后随柴进护送粮草到前线,途中在龙门山遇敌。他埋伏在丛密树林中,以火器伏击,协助柴进击杀淮西大将縻貹。 而在简本水浒中,魏定国与黄信孙立等十四位将佐一同镇守洮阳。

征讨方腊时,魏定国随呼延灼镇守湖州。 后参与攻取昱岭关,生擒守将计稷。

惨烈结局

歙州之战时,守将王寅设下空城计,引诱宋军入城,并在城门内掘下陷坑。魏定国与单廷珪都是“一勇之夫”,对此毫无提防。二将为抢夺头功,引军冲入歙州城,结果掉入陷坑,被伏兵的长枪乱箭戳射而死。 江南平定后,魏定国作为阵亡偏将,被追封为义节郎。

出处考究

姓名出处

魏定国其人不见于《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以及元杂剧水浒戏等早期水浒故事和文学,应属于《水浒传》小说的原创人物。

有研究者认为,宋人取名多有带“国”字者,如安国、定国等。魏定国之名符合宋人的取名习惯。

绰号考究

有研究者认为,“神火”意为对火攻战术运用神妙。

据记载,明代有神火箭牌,用木板制成发射箱,内贮百余支火箭,箱下有两座墩,中设活动转机铁轴,“凡遇攻贼,予置要路,机动火发,箭飞数百步”;又有“飞天神火毒气枪”,内藏铝、铁弹,近者可喷射毒火,白刃格斗可以刺杀。由此可知,“神火”自宋元后已普遍用于准热兵器,成为专有名词。

单廷珪、魏定国合称“水火二将”,也可能与传统道教神话中的“龟蛇二将”有关。

人物评价

名人点评

张恨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平梁山军马,至于仅用单廷珪魏定国,策斯下矣。单以决水擅长,魏以放火擅长,乃并称水火二将。然决水放火之战,限于天时地利,非可随时有为。故其来也,关胜慨然自愿领一枝小兵遇之,大有目无全牛之概。而不出关氏所料,果以两次会战,即收服之。是蔡京所谓“如此草寇,安用大军”,而以肃清山寨,责之二人,真卮酒豚蹄而祝祷丰年也。蔡京知才而不能用,用才而又不知,乃途为梁山添兵益将,不若草寇远矣。单告关胜谓魏为一勇之夫,其实单之无谋,亦等于魏,盖以呼延灼关胜之失败于前,初无戒心,而乃恃水火末技,以平寇自任,均非知己知彼者。使单魏而可平水泊,则水泊之平久矣。棘门灞上,有类儿戏,此正宋室之所以使水泊坐大也。

后世评价

单廷珪、魏定国二人出场不多,形象较为单薄,现代以来少有评论者对二人进行详细评价,常认为他们只是众多成对出入的脸谱化人物中的一对。 但与单廷珪那从未表现过“水浸兵”技能相比,魏定国的火攻法在书中常有表现机会,因此他的特点比单廷珪稍有显著。

也有评论者注意到,比起沉稳、圆滑的单廷珪而言,魏定国更加刚烈、暴躁,这或许也是根据绰号塑造的性格。

人物外貌

书中描写:

这边鸾铃响处,转出这员神火将军魏定国来出马。怎生打扮?戴一顶朱红缀嵌点金束发盔,顶上撒一把扫帚长短赤缨,披一副摆连环吞兽面猊铠,穿一领绣云霞飞怪兽绛红袍,着一双刺麒麟间翡翠云缝锦跟靴,带一张描金雀画宝雕弓,悬一壶凤翎凿山狼牙箭,骑坐一匹胭脂马,手使一口熟铜刀。前面打一把引军按南方红绣旗,上书七个银字:“神火将军魏定国”。

原著赞诗

朗朗明星露双目,团团虎面如紫玉。锦袍花绣荔枝红,衬袄云铺鹦鹉绿。

行来好似火千团,部领绛衣军一簇。世间人号神火将,此是凌州魏定国。

艺术形象

衍生小说

俞万春的《荡寇志》中,魏定国随呼延灼守嘉祥,驻军南旺营。后在嘉祥城下与闻达交战,被闻达用拖刀计擒获,监禁于兖州府。 最终被押赴京城,凌迟处死。

程善之的《残水浒》中,魏定国是梁山军官团成员,随卢俊义投降朝廷,按原官品开复。

巴孤的《贼三国》中,魏定国是宋国安北将军。 后随吴用迎战司马懿,围攻翟阳时遇到西凉援军,被刘封刺死。 他有自制的药膏,涂在身上能避烟火灼烧。

姜鸿飞的《水浒中传》中,魏定国随征辽国,在青石谷夜战中阵亡。

张恨水的《水浒新传》中,魏定国参与抗金,北宋灭亡后被汉奸范琼用毒酒毒死在白莲寺。

褚同庆的《水浒新传》中,魏定国原是隰州城防提辖,随关胜抗辽有功,升任本州都监。 后随关胜征讨梁山,被擒投降。 他在梁山排第五十三位,星号地火星,担任马军副骠骑将,镇守宛子城前军大寨。 最终随宋江受招安。

评书形象

扬州评话王派水浒中,魏定国是关胜的结拜兄弟,随其镇守山海关,并在关胜征山时负责留守。后也率军征剿梁山,未与关胜交战便被劝降。他将一种药草烧出来的烟装在葫芦里,作战时放烟熏人,能熏得人睁不开眼,而且奇痒无比。

影视形象

2011年《新水浒传》,姜孝萌饰演魏定国。


相关专题
更多
宋朝皇帝列表

宋朝国祚320年,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共有18帝。宋朝有多少皇帝?北宋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禥、宋恭帝赵、宋端宗赵昰、宋卫王赵昺。宋朝南北各9帝。北宋是赵匡胤打下来的,却让赵光义的子孙做了皇帝,南宋时赵光义的子孙立国,又让赵匡胤的子孙坐了皇位。可谓赵匡胤的天下赵光义坐,赵光义子孙的天下匡胤的子孙坐。...

宋朝

宋朝(Song Dynasty,960年~1279年),是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根据疆域的变迁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合称“两宋”,共历十八帝,享国祚三百一十九年。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史称“宋朝”、“大宋”,定都开封(东京)。1127年,宋朝亡于“靖康之难”,此前史称“北宋”。赵构于应天府(商丘)继位,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1276年崖山海战后亡于元。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但是由于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两宋二度倾覆皆缘外患。...

水浒传人物介绍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部章回小说,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描绘了宋朝末年朝廷的腐朽。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