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宗 唐朝第八位皇帝
- 中文名:李豫(727.1.9~779.6.10)
- 别名:唐代宗
- 国籍:中国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长安皇宫
- 出生日期:727年1月9日
- 逝世日期:779年6月10日
- 职业:皇帝
- 主要成就:收复两京,平定安史之乱;改革税收,实行养民为先的财政方针
- 谥号:睿文孝武皇帝
- 庙号:代宗
- 年号:宝应(762年)、广德(763年)、永泰(765年)、大历(766年)
- 在位时间:762年5月18日-779年6月10日
- 在位:762年-779年
- 享年:53岁
- 陵墓:元陵
唐代宗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初名李俶[chù],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第八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762年5月18日-779年6月10日在位),唐肃宗李亨长子,母为章敬皇后吴氏。
李豫为人仁孝温恭,最初以皇孙身份受封广平王。安史之乱时随父前往灵武,肃宗称帝后,被拜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作为名义上的唐军统帅,先后收复长安、洛阳,相继进封楚王、成王。乾元元年(758年),被册立为皇太子。宝应元年(762年),李豫被宦官李辅国等拥立为帝,并于同年平定安史之乱。广德元年(763年),吐蕃攻占长安,李豫出逃陕州,随后起用名将郭子仪击破吐蕃,又平定仆固怀恩之乱。在位时期,定计诛杀权宦李辅国、鱼朝恩及宰相元载,流放宦官程元振;改革漕运、盐价、粮价等,任用杨绾为相,致力于安定社会,发展生产。
大历十四年(779年),李豫于大明宫紫宸内殿崩逝。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葬于元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豫于开元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727年1月9日)生于东都上阳宫,是唐肃宗李亨长子,母为章敬皇太后吴氏。初名俶,十五岁时封广平郡王。唐玄宗有孙百余人,唐代宗是嫡皇孙。史载代宗“宇量弘深,宽而能断。喜惧不形于色。仁孝温恭,动必由礼。幼而好学,尤专《礼》、《易》,玄宗钟爱之”。
收复两京
安禄山叛乱,京城陷落,李豫跟随唐肃宗搜兵灵武,任天下兵马元帅。至德二年(757年)盛夏过后,肃宗加紧了对安史叛军总攻的准备与部署。这年闰八月二十三日,肃宗犒赏三军,总攻长安、收复京师的战斗即将打响。九月十七日,唐朝大军正副元帅广平王、郭子仪为中军,李嗣业为前军,王思礼为后军,回纥兵马由叶护率领作为机动队伍,在沣水之东的香积寺(位于今陕西长安南)以北横亘30里,与叛军10万人摆开了决战的阵势。
战斗一开始,敌人骁将李归仁出阵挑战,唐军前队进逼相应,遭到敌人突然反扑,军中大乱。正当危机关头,壮勇绝伦的李嗣业奋臂高呼:“今日若不拚死一战,必将一败涂地。”说着,竟卸下铠甲,光着膀子,抡起长刀,冲向敌阵。敌军被其英勇所震慑,唐军也士气大振,阵脚方才稳住。李嗣业乘势率领前队军卒各执长刀,列阵而进,他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军阵似铜墙铁壁压向敌人。刹时之间,疆场上战马嘶鸣,刀枪撞击声、士兵呐喊声,响成一片。这场血战一直从午时打到酉时,直到夜幕降临,敌军溃逃而去。战场上留下6万多具尸体。叛军退入长安后,连夜逃跑了。唐军得到战报,李豫立即下令入城。京师长安沦陷安史叛军15个月后终于收复了。
起初,肃宗急于收复京师,与回纥相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这时,回纥叶护要按约定执行。广平王李豫与回纥叶护太子说:“现在刚克复了京师,如果大肆进行抢掠,那么在东京的人就会为叛军死守,难以再攻取,希望到东京后再履行约定。”回纥叶护太子吃惊地跳下马跪下来捧着广平王李豫的脚,说:“我当率军为殿下立刻前往东京。”于是与仆固怀恩率领回纥、西域的军队从长安城南经过,扎营于水东岸。(当时的“拜”不等于“跪拜”,唐朝太子广平王李豫只是拜没有跪,而回纥叶护太子立即又拜又跪)。百姓、军士以及胡人纷纷拜广平王李豫,都哭泣着说:“广平王真不愧汉夷各族的主人!”肃宗得知后高兴地说:“朕不如广平王!”于是广平王李豫整军入京城,城中百姓不分男女老幼,都夹道欢呼悲泣。李豫留在长安,镇守安抚了三天后,率领大军向东去收复洛阳。任命太子少傅虢王李巨为西京留守。
唐朝官军与回纥军大破叛军,叛军严庄与张通儒等人放弃陕郡逃跑,广平王李豫与郭子仪进入陕城,仆固怀恩率兵分头追击叛军。严庄先进入洛阳向安庆绪报告败状。安庆绪率领他的部下逃跑,放弃洛阳。回纥军进入洛阳府库收取财帛,在市井村坊劫掠三天,唐朝拿出罗锦一万匹给回纥,回纥停止了劫掠。
长安、洛阳两京的相继收复,李豫以天下兵马元帅身份立下了卓越战功。肃宗返回京城后,于至德二年(757年)十二月十五日,将他进封为楚王。乾元元年(758年)三月改封成王,五月十九日,立为皇太子,改名豫。十月五日,举行了册礼,确立了他的皇位继承人地位。上元末年,两宫有疾,太子往来侍疾,亲尝药膳,衣不解带。
登基除奸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肃宗病重,张皇后无子,后惧上功高难制,阴引越王系于宫中,将图废立。乙丑,皇后矫诏召太子。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知道皇后的图谋,于是兵到凌霄门,候太子至,保护太子到禁军中。当晚,领兵到三殿,将越王系及内官朱光辉、马英俊等囚禁,又将皇后软禁于别殿。肃宗因此而崩,元振等迎太子于九仙门,见群臣,行监国之礼。己巳,即皇帝位于柩前。
唐代宗继位后,李辅国以立帝有功,恃此骄横,竟然对代宗说:“陛下只须深居宫中,外面的政事有老奴来处理。”代宗虽然心中不满,但慑于他手握兵权,只好委曲求全,尊称他为尚父(可尊尚的父辈),事无大小,都要与他商量后才能决定。不久,代宗乘李辅国不备,派人扮作盗贼刺杀了李辅国,然后假装下令追捕盗贼,并派宫中使者慰问其家属。
荡平余孽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二十日,代宗即位。经过一番周折,代宗开始亲政。他亲政以后,发布的第一道诏书就是委任奉节郡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所谓“国之大事,戎马为先”,这一天是宝应元年(762年)四月二十五日。
看得出,代宗即位后,确实把平叛当成了重要工作。在他部署平叛的过程中,也对朝廷上下、宫廷内外的人事关系进行了调整。五月于丹凤楼颁布的大赦制书已透出这一意图。其中可注意的内容是:玄宗时被废黜为庶人的王皇后、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等均恢复了封号,因擅兵被废为庶人的永王璘等也予以昭雪。代宗的良苦用心似乎是通过对皇室成员的平反昭雪来梳理玄宗、肃宗时期淤结的政治遗留问题,从而寻求开拓进取的途径。假如代宗能够沿着这一思路顺利地进行下去,再利用肃宗平叛时期图谋中兴的余荫,未尝不能获得一个有所突破、有所振作、全面中兴的良机。但是,由于内政头绪繁杂,兼以外患交困,特别是宦官势力过于膨胀,致使代宗的努力在刚刚闪现出一丝希望之光后即销声匿迹。这不能不说是大唐帝国的悲剧。
宝应二年(763年)正月,安史叛军的最后一个元凶史朝义走上末路穷途,自缢而死。很快,降将李怀仙就将他的首级送到京师。元凶授首,大功告成,唐朝诸道兵马皆凯旋班师。
史朝义的死,标志着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总算平定了。八年之中,不仅玄宗、肃宗各赴黄泉,唐朝皇帝换了祖孙三代,叛军元凶也变了两姓(安、史)父子四人(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代宗完成了肃宗未竟之事,总算可以告慰祖宗,松口气了。举国上下的黎民百姓似乎一夜之间忘却了兵灾战火的苦痛,也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而欢呼。杜甫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听到这一喜讯后所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
吐蕃内犯
由于讨伐安史叛军,西部的军队大部被撤回,吐蕃乘虚深入内地,大举攻唐,占领了陕西凤翔以西,分州以北的十余州,广德元年(763年)十月又占领了奉天(今陕西乾县),兵临长安城下,代宗逃到陕州避难。缙绅士大夫与亲戚邻里南奔荆襄或隐藏在山谷。于是,吐蕃兵占领了长安,他们把唐宗室广武王李承宏立为皇帝,劫掠府库市里,纵兵焚闾舍,萧然一空。关键时刻,代宗仓促启用郭子仪为副元帅(雍王李适为挂名元帅),迎击吐蕃。郭子仪积极组织兵力反击吐番。命令长孙全绪率二百骑出陕西蓝田,白天击鼓扬旗,夜晚点火以为疑兵。以数百人化装潜入长安,组织城里人到处传说:“郭令公(即子仪)亲率大军来了!”吐番兵惊恐,不战而走,全部撤离长安。陷落15日的长安被唐军收复。
十二月,代宗回到长安,郭子仪伏地请罪,代宗说道:“朕没有及早用卿,所以才到这种地步。”便赐给他铁券(免死牌),在凌烟阁为他画像,以表彰他的兴唐之功。长孙全绪等也被加官进爵。同时削免程元振官爵,放归田里。
自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内部矛盾重重。广德元年(763年),仆固怀恩叛唐,永泰元年(765年)八月,仆固怀恩引吐蕃、回纥等共30万大军,约期从华阴趋赴蓝田,直取长安。京师震恐,代宗急召郭子仪,屯驻长安北面的泾阳城。郭子仪说服回纥,此间仆固怀恩病死于军中。唐军与回纥军联合,大破吐蕃于灵武台西原,斩首五万,生擒万人,夺回被吐蕃劫掠的男女百姓四千人,缴获的牛羊驼马绵延三百里内不绝。
因病去世
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初二,宫中传出代宗生病的消息。这一病很是不轻,不到十天,代宗就无法上朝了。五月二十日,下达了令皇太子监国的制书,当天晚上,代宗就在大明宫紫宸之内殿驾崩。八月庚申,群臣上尊谥曰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十月己酉,葬于元陵。十二月丁酉,祔于太庙。
为政举措
政治
改革漕运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任命刘晏接办漕运,漕运是通过水路交通,将江淮的粮食运至长安,当时漕运废弛阻塞,造成关中粮食困难,缺粮上百万石,饥荒四伏,粮价暴涨。刘晏曾做过一个时期的地方官,对人民的疾苦比较了解和同情。为此日夜焦虑,最后果断提出疏浚河道,南粮北调的宏伟计划,给宰相写了一份报告,报告说:“见一水不通,愿荷锸先往;见一粒不运,愿负米而先趋,焦心苦形,期报明主,丹诚未克,漕引多虞,屏营中流掩泣献状。”表示要竭心尽力完成这一使命,同时也充分表现了他忧国忧民和勇于承担重任的献身精神。他上任后,首先组织人力逐段疏浚由江淮到高师的河道,打造了二千艘坚固的大漕船,训练军士运粮,每十船为一队,军官负责押运。船工由经调为雇募。他不再征发沿河壮丁服役,而是用政府的盐利雇用船夫。他沿用过去裴耀卿的办法,改直法为段运法,将全程分成四个运输段,建转运站。使江船不入汴水,汴船不入黄河,河船不入渭水,提高了运粮效率,杜绝了翻船事故。为此又在扬州、汴口、河阴、渭口等河道的交界处设仓贮粮,以备转运。漕运改革后,比过去用江南民工直运的方法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损耗,降低了运费,免除了南方人民一项旷目持久的而又十分艰辛的劳役。江淮的粮食因此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长安,每年运量达四十万石至一十万石,解决了粮荒还有所储备。当第一船粮到达长安时,皇帝欣喜万分,专门组织乐队到渭桥迎接,盛赞刘晏“你真是我的萧何啊!”
改革盐政
唐初,实行自由贩卖,不收盐税。后实行国家专卖,官府大幅提高盐价,甚至贪官污吏还抓夫抓差无偿运盐,勤孛百姓。中饱私囊。人民怨声载道,恨透食盐专卖。同时政府盐务机构庞大,开支惊人。他首先大力削减了盐监、盐场等盐务机构,又调整了食盐专卖制度,改官收、官运、官销为官收、商运、商销、统一征收盐税,改变了肃宗时第五琦规定的官运官卖的盐法。规定盐官统一收购亭户(专门生产盐的民户)所产的盐,然后加价卖给盐商,由他们贩运到各地销售。国家只通过掌握统购,批发两个环节来控制盐政。为防盐商哄抬盐价,在各地设立常平盐仓,以平盐价,这样一来,大批盐吏被精简,盐价下跌,万民称颂,税收也缴增。政府收取的盐利,原来每年只有六十万缗,到大历末年增至六百多万缗,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半,被用以支付漕运费用和政府各项开支。
改革粮价
半年收粮存入平仓,以免谷贱伤农,当荒年、青黄不接粮价上涨时,开平仓以平粮价,百姓受益、国家获利。在商业中建立驿站信息,使“四方货殖低昂及它利害,虽甚远,不数日即至。”
进行了财政体制改革,建立了经济情报网。他在诸道置设巡院官,选择勤廉干练的士人作知院官,管理诸巡院,诸巡院收集本道各州县雨雪多少、庄稼好坏的情况。每旬、每月都申报转运使司,刘晏所在处又召募善走的人,将各地物价迅速申报。由于刘晏从中及时准确地掌握了全国经济和市场动态,并根据这些情报,调剂有无,平抑物价,扶持生产,积极救灾。他用“丰则贵取,饥则贱与”的办法,防止了谷贱伤农、水旱民散。同时又多购谷物菽粟运往歉收地区,贱价出售,换取农民的土产杂物转卖丰处,这样既救了灾,又不损国用,还刺激了生产。他在实践中总结了这样一条经验:“王者爱人,不在赐与,当使之耕耘纺织,常岁平敛之,荒年蠲救之。”他认为“善治病者,不使之危惫,善救灾者,勿使至 给。”刘晏救灾为了做到“应民之急”,还在其所辖各州县储粮三百万石,以作备荒之用。刘晏大胆改革了过去只管收取金钱,不管人民死活的税收政策,实行了安定社会,发展生产,“以养民为先”的财政方针,这一方针,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军事
姑息余孽
唐代宗平定安史后,任重新归唐的安史旧将田承嗣、李宝臣、李怀仙节度使,率所部驻于河北。史称河朔三镇。后三将及其继承者实割据河北,不奉朝命,不输其赋,唐廷无如之何。对中晚唐的历史有重大影响。
吐藩入犯
“安史之乱后,由于唐朝抽调大量对付吐蕃的军队去平乱,使得西部防务空虚,吐蕃趁机占领了陇右,河西大唐的大片地区。甚至于763年十月攻入长安,代宗出逃陕州,吐藩另立唐帝。十五日后为唐将郭子仪所逐,唐军收复京师。
家族成员
父母
父亲:唐肃宗李亨
母亲:章敬皇后吴氏
妻妾
• 睿真皇后沈氏,唐代宗李豫为广平王时的妾
• 贞懿皇后独孤氏 ,即独孤贵妃,皇后为死后破例追尊
• 崔妃,唐代宗李豫为广平王时的郡王妃、嫡妻。唐玄宗杨贵妃的侄女,性颇悍妒。崔妃生李邈,是否有其他子女,无法考证。安史之乱中,杨贵妃被处死,母家失势,王妃跟从广平王至灵武,恩顾渐薄,达京而薨
• 崔贵妃,生平无载,仅知是升平公主母,与崔妃是否是同一人,无法考证。
• 某氏,大理寺评事日益之妹
• 太妃某氏,李通母,史书无载,仅见于元稹为她所作的挽歌
• 太妃某氏,端王李遇母,贞元十一年八月薨
• 昭仪张红红,史书无载,见于《乐府杂录·序·歌》
• 唐开元宫中筝手薛琼琼——见宋陈元靓《岁时广记》
子女
• 儿子
代宗二十子 睿真皇后生德宗,崔妃生李邈,贞懿皇后生李迥,其他十七王的生母资料已失。
奉节郡王→鲁王→雍王→唐德宗李适(母睿真皇后)
郑王→昭靖太子李邈(生于天宝五载,母崔妃)
召王李偲,母崔妃,生于天宝六载,肃宗养孙为子
均王李遐
睦王李述
丹王李逾
恩王李连
韩王李迥(母贞懿皇后)
鄜王→简王李遘
益王李乃
隋王李迅
荆王李选
蜀王李筑→李溯
忻王李造
韶王李暹
嘉王李运
端王李遇
循王李遹
恭王李通
原王李逵
雅王李逸
• 女儿
《新唐书》记载唐代宗共有18位女儿,另有二女永乐公主、乐安公主漏记:
灵仙公主(夭折)
真定公主(夭折)
永清公主(下嫁裴仿)
齐国昭懿公主(母崔贵妃,先封为升平公主,下嫁郭暧)
华阳公主(第五公主 ,母贞懿皇后,大历七年出家做道士,号琼华真人)
玉清公主(夭折)
嘉丰公主(下嫁高怡,薨于建中年间)
长林公主(下嫁沈明,薨于元和年间)
太和公主(夭折)
赵国庄懿公主(先封为武清公主,又封为嘉诚公主,下嫁田绪,薨于元和年间)
玉虚公主(第六公主,夭折)
普宁公主(下嫁吴士广)
晋阳公主(下嫁裴液,薨于大和年间)
义清公主(下嫁柳杲)
寿昌公主(下嫁窦克良,薨于贞元年间)
新都公主(下嫁田华)
西平公主(夭折)
章宁公主(夭折)
永乐公主(下嫁田华)
乐安公主(下嫁张怙)
人物评价
总评
历史上对代宗李豫的评价,《新唐书》中评价说:“代宗之朝,馀孽犹在,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也。”认为他有一定能力,是个合格的皇帝。而在《旧唐书》中,作者在论述了代宗一生中的作为之后,竟然得出了“古之贤君,未能及此”的结论,可以说是极高的评价了。
历代评价
刘昫:①呜呼,治道之失也,若河决金堤,火炎昆岗,虽神禹之乘四载,玄冥之洒八瀛,亦不能堙洪涛而扑烈焰者,何也?良以势既坏而不能遽救也。观夫开元之治也,则横制六合,骏奔百蛮;及天宝之乱也,天子不能守两都,诸侯不能安九牧。是知有天下者,治道其可忽乎!明皇之失驭也,则思明再陷于河洛;大历之失驭也,则怀恩乡导于犬戎。自三盗合从,九州羹沸,军士膏于原野,民力殚于转输,室家相吊,人不聊生,而子仪号泣于用兵,元载殷忧于避狄。然而代宗皇帝少属乱离,老于军旅,识人间之情伪,知稼穑之艰难,内有李、郭之效忠,外有昆戎之幸利。遂得凶渠传首,叛党革心,关辅载宁,獯戎渐弭。至如稔辅国之恶,议元振之罪,去朝恩之权,不以酷刑,俾之自咎,亦立法念功之旨也。罪己以伤仆固,彻乐而悼神功,惩缙、载之奸回,重衮、绾之儒雅,修己以禳星变,侧身以谢咎征,古之贤君,未能及此。而犹有李灵耀作梗,田承嗣负恩,命将出军,劳师弊赋者,盖阳九之未泰,岂君道之过欤!②群盗方梗,诸戎竞侵。猛士尝胆,忠臣痛心。扫除沴气,敷衍德音。延洪纳祉,帝虑何深。
欧阳修:代宗之时,馀孽犹在,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也!
陵寝墓地
唐代宗死后葬于元陵。元陵位于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公里的檀山,海拔851米。
元陵依山为陵,陵区周围20公里。 《旧唐书·令狐峘传》载:“德宗即位后,曾诏立代宗元陵制度,务极优厚,当竭币藏奉用度。遭到令孤垣的反对,德宗从之,只好从俭埋葬。”由此可见,元陵陵寝建制已大不如先帝,反映了唐自“安史之乱”以后政治、经济每况愈下。 元陵陵园的石刻与建陵相同,制造也比较粗疏。
元陵陵园石刻与建陵相同,现仅有陵园东、西、北神门外石狮和北神门外石马残块。石狮形制、大小与泰陵相同。北神门外有石马5,均残。东西列仗马间距30米,西列南数第1个在阙址北27米,第2个在第1个北23.5米,第3个在第2个北24.5米;东列南数第1个在阙埴北65米,第2个在第1个北12米。
史书记载
《旧唐书·卷十一·本纪第十一》
《新唐书·卷六·本纪第六》
《资治通鉴·唐纪·代宗睿文孝武皇帝》
人物生平
年份 |
影视类型 |
剧名 |
饰演者 |
1964 |
越剧电影 |
《金枝玉叶》 |
冯琳 |
1987 |
电视剧 |
《珍珠传奇》 |
姜厚任 |
1990 |
电视剧 |
《唐明皇》 |
车悦 |
1993 |
电视剧 |
《武林奇缘》 |
周绍栋 |
1997 |
电视剧 |
《醉打金枝》 |
关菁 |
2004 |
电影 |
《大唐代宗》 |
赵阳 |
2006 |
电视剧 |
《新醉打金枝》 |
洪剑涛 |
2013 |
电视剧 |
《紫钗奇缘》 |
苏茂 |
2016 |
电视剧 |
《大唐荣耀》 |
任嘉伦任嘉伦 |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继隋朝之后的强盛王朝,历经289年,共21位皇帝,除了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主,更出了一个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因皇室姓李,故称为李唐,又因与隋朝的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等一脉相承,故又被史学家合称为隋唐。...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辉煌璀璨,统一时间最长,是公认的中国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历十四世,传二十一代皇帝,享国祚二百八十九年,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封建王朝。...
甘肃,简称“甘”或“陇”,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很早以前华夏始祖伏羲氏就诞生在渭河上游,历史上甘肃名人以将居多,主要集中在两汉和三国。...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