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法兴 隋末唐初割据势力
- 中文名:沈法兴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逝世日期:621年
- 职业:隋末唐初割据势力
- 称号:梁王
沈法兴(?—621年),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隋末唐初割据势力。初任吴兴郡守。义宁二年(618年),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沈法兴于是以诛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拥兵六万,不久占据长江以南十几个郡。武德二年(619年),自称梁王。
武德三年(620年),李子通渡江,占领京口(今江苏镇江),沈法兴遂放弃毗陵,投奔吴郡(今江苏苏州)。后来杜伏威使辅公祏以精卒数千人讨伐李子通。李子通被杜伏威击败后,东走太湖,又组织武装,袭击沈法兴。沈法兴大败弃城,率左右数百人投靠闻人遂安(闻人是复姓),闻人遂安派遣部将李孝辩前去迎接。沈法兴途中后悔,预谋杀李孝辩,在会稽被识破。李孝辩发兵将其包围,沈法兴走投无路,投江自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沈法兴,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父亲沈恪,是南北朝时期陈朝官吏,官至特进、广州刺史。沈法兴在隋朝大业(605年—618年)末年,担任吴兴(今浙江湖州)郡守。当时,东阳贼寇首领楼世干举兵反叛朝廷,攻略郡城,隋炀帝杨广下诏命令沈法兴与太仆丞元祐一同讨伐楼世干。
举兵起义
义宁二年(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今江苏扬州)煽动兵变,弑杀隋炀帝。沈法兴自认为世居南方,家族世代都是郡中有声望的大姓,同姓宗族就有几千家,被远近所归向顺服,便与元祐的部将孙士汉、陈果仁(一作陈杲仁)擒住元祐,以诛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三月,沈法兴从东阳出发,边行军边收集兵马,往江都趋进,攻下余杭郡(今浙江余杭区),待进发到乌程(今浙江湖州)时,已拥有六万精兵。
毗陵(今江苏常州)通守路道德领兵抵御沈法兴,沈法兴与他约定连兵,借会盟之机袭杀路道德,进据毗陵城。当时齐郡贼寇首领乐伯通占据丹阳(今江苏丹阳),为宇文化及守卫该城,沈法兴派遣陈果仁攻陷丹阳。沈法兴又攻陷余杭和毗陵,于是占据了长江以南十几个郡,自称江南道总管 ,承制设置百官。
武德元年(618年)八月,沈法兴听闻越王杨侗即位,沈法兴便上书杨侗,自称大司马、录尚书事、天门公,承圣旨设置百官,任命陈果仁为司徒,孙士汉为司空,蒋元超为尚书左仆射,殷芊为尚书左丞,徐令言为尚书右丞,刘子翼为选部侍郎,李百药为府掾。
称王建元
武德二年(619年)八月,沈法兴攻克毗陵后,认为江、淮以南只须自己发令调遣即可平定,于是自称梁王,建都毗陵,建年号为延康,设置百官。 沈法兴性情残忍,崇尚严刑,将士稍有过错,就立即斩首,他的部下因此产生叛离怨恨之情。
当时,杜伏威占据历阳,陈棱占据江都,李子通占据海陵,都手握重兵,均有窥伺江南的意图。沈法兴三面受敌,军队屡次战败。
不久,陈棱在江都被李子通围困,陈棱困迫危急,送人质到沈法兴和杜伏威处请求出兵援助。沈法兴让儿子沈纶带领几万军队与杜伏威一同救援陈棱,杜伏威驻扎在清流,沈纶驻扎在扬子,相隔数十里。李子通的纳言毛文深献计,召募江南人伪装成沈纶的士兵,夜晚袭击杜伏威军营,杜伏威很气愤,也派兵袭击沈纶。二人因此相互猜疑,谁也不敢先进军。李子通得以用全力攻打江都,攻克江都城,乘势挥兵进攻沈纶,大败沈纶。
投江而死
武德三年(620年),李子通渡过长江攻打沈法兴,夺取京口(今江苏镇江)。 沈法兴派遣他的仆射蒋元超抵抗李子通,双方在庱亭交战,蒋元超兵败身亡。沈法兴恐惧,放弃毗陵,与左右数百人投奔吴郡。 李子通在吴郡袭击沈法兴,大败沈法兴。沈法兴带领几百个亲随放弃吴郡城逃走,吴郡贼寇首领闻人遂安(复姓闻人,名遂安)派手下将领叶孝辩迎接沈法兴。沈法兴在半路后悔,想杀了叶孝辩而奔赴会稽。叶孝辩发觉了沈法兴的意图,沈法兴处境很窘迫,于是投江而死。
历史评价
刘昫《旧唐书》:“沈法兴狂贼,梁师都凶人,皆至覆亡,殊无改悔。”
刘昫《旧唐书》:“专立威刑,将士有小过,便即诛戮,而言笑自若,由是将士解体。”
欧阳修等《新唐书》:“专事威戮,下有细过即诛之,繇是将士携解。”
司马光《资治通鉴》:“性残忍,专尚威刑,将士小有过,即斩之,由是其下离怨。”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六》
《新唐书·卷八十七·列传第十二》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五》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六》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七》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八》
家庭成员
父亲:沈恪,陈朝官吏,官至特进、广州刺史。
儿子:沈纶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继隋朝之后的强盛王朝,历经289年,共21位皇帝,除了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主,更出了一个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因皇室姓李,故称为李唐,又因与隋朝的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等一脉相承,故又被史学家合称为隋唐。...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辉煌璀璨,统一时间最长,是公认的中国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历十四世,传二十一代皇帝,享国祚二百八十九年,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封建王朝。...
浙江,简称“浙”,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这里才子佳人辈出,文化风情无限。...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