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 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
- 中文名:玄奘
- 别名:唐僧、唐三藏、陈祎
- 出生地: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
- 出生日期:602年
- 逝世日期:664年
- 信仰:佛教
- 所处朝代:隋末唐初
玄奘(602-664),唐代高僧,我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
人物生平事迹
玄奘本姓陈,名祎、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13岁出家,21岁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学习《涅槃经》《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俱舍论》等经论。因为感到各师所说不一,各种经典也不尽相同,于是决定西行求法,以解迷惑。曾陈表朝廷奏请去西方求法,未被允准。贞观三年(629)朝廷因饥荒允许百姓自行求生,他即从长安出发,经姑臧出敦煌,经今新疆及中亚等地,辗转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进入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师从戒贤学习《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俱舍论》《大毗婆沙论》《顺正理论》《因明论》《声明论》等论典,着重钻研《瑜伽师地论》,兼学梵书《声明记论》。不久,声名大起。五年后,游历印度东部、南部、西部、北部数十国。回到那烂陀寺后,戒贤让他主讲《摄大乘论》《唯识决择论》。著《会宗论》三千颂,融会了空有二宗,批驳了师子光反对《瑜伽师地论》的观点,因而受到戒贤的赞赏。曾和“顺世论”者辩论获胜;还奉戒贤之命独自同小乘论师辩论并获胜。戒日王在曲女城为玄奘设无遮大会,玄奘宣讲大乘教义,获得更大声誉。于贞观十九年返回长安。史书记载,玄奘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旅程五万里,所历“百有三十八国”,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归国后受唐太宗召见,住长安弘福寺,后又住大慈恩寺。
译经事业
从贞观十九年开始,约二十年间,主要从事译经事业,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共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主要有《大般若经》《解深密经》《大菩萨藏经》《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成唯识论》《俱舍论》等。他还曾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论》译为梵文,传入印度;将入印路途见闻撰写《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弟子
玄奘弟子有几千人,著名的有窥基、圆测、普光、法宝、神泰、靖迈、慧立、玄悰、神昉等。
玄奘法师西行之路
玄奘大师西行经过110个国家,前后往返共历十七年。玄奘俗名陈祎,唐代洛州(今河南洛阳)人,自幼跟着二哥长捷法师住在洛阳净土寺,学习佛经。10岁的时候,由于才华出众,被破格录入僧籍,正式出家。后又随二哥到各地学习佛法,足迹遍及半个中国,年纪轻轻就声名远播。玄奘遍访佛教名师,有感于中国各派学说纷歧,决心前往天竺学习佛教。唐初朝廷明令禁止人民私自出关,决心西游的玄奘只得设法偷渡过去。玉门关外为莫贺延碛,八百多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白天“热风如火”,晚上“寒风如刀”。孤身一人的玄奘只有靠白骨和驼粪当路标。在仅有的清水打翻后,他滴水未进,仍然坚持前行了四夜五天,誓不东归。所幸,玄奘昏迷醒来后在不远处发现水草,得以脱离险境。之后,玄奘以超人毅力翻越雪山,经过今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等地,抵达印度那烂陀寺,留下了壮游取经的“神话”。
玄奘西行经过的国家
玄奘西行经过的国家是根据《大唐西域记》里面所记载总结的,其中110个国家是玄奘大师亲身经历过的国家,另外28个国家是从传闻中得知的(亲践者一百一十国,传闻者二十八国)。包括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中亚地区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地。
《大唐西域记》中各国的排列,基本上以行程先后为序:卷一所述从阿耆尼国到迦毕试国,即从中国新疆经中亚地区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抵达阿富汗,是玄奘到达印度前三十四国及相关地区的记录;卷二之首为印度总述,并记载了从滥波国到健驮罗国三国,即从阿富汗进入北印度;卷三至卷十一所述从乌仗那国至伐剌拿国,包括北、中、东、南、西五印度七十九国及传闻(其中摩揭陁一国情况占去卷八、卷九两整卷的篇幅,这是因为摩揭陁国那烂陀寺乃是当时全印度的文化中心,是玄奘西行求法的目的地,玄奘在那烂陀寺留学长达五年);卷十二所述从漕矩吒国至瞿萨旦那国等,即玄奘返国途中经行的帕米尔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南缘二十二国概况。
阿耆尼国→屈支国→跋禄迦国→笯(奴故反)赤建国→赭时国→(忄市)(敷发反)捍国→窣(苏没反)堵利瑟那国→飒秣建国→弭秣贺国→劫布呾那国→屈霜(去声)你伽国→喝捍国→捕喝国→伐地国→货利习弥伽国→羯霜(去声)那国→呾蜜国→赤鄂衍那国→忽露摩国→愉(色俱反)漫国→鞠和衍那国→镬沙国→珂咄罗国→拘谜(莫闭反)陁国→缚伽浪国→纥露悉泯健国→忽懔国→缚喝国→锐秣陁国→胡寔健国→呾剌健国→揭职国→梵衍那国→迦毕试国→滥波国→那揭罗曷国→健驮逻国→乌仗那国→钵露罗国→呾叉始罗国→僧诃补罗国→乌剌尸国→迦湿弥罗国→半笯(奴故反)嗟国→曷罗阇补罗国→磔迦国→至那仆底国→阇烂达罗国→屈(居勿反)露多国→设多图卢国→波理夜呾罗国→秣菟罗国→萨他泥湿伐罗国→窣禄勤那国→秣底补罗国→婆罗吸摩补罗国→瞿毗霜那国→垩醯掣呾逻国→毗罗删拿国→劫比他国→羯若鞠阇国→阿踰陁国→阿耶穆佉国→钵逻耶伽国→憍赏弥国→鞞索(山格反)迦国→室罗伐悉底国→劫比罗伐窣堵国→蓝摩国→拘尸那揭罗国→婆罗痆(女黠反)斯国→战主国→吠舍厘国→弗栗恃国→尼波罗国→摩揭陁国→伊烂拏钵伐多国→瞻波国→羯朱嗢祇罗国→奔那伐弹那国→迦摩缕波国→三摩呾吒国→耽摩栗底国→羯罗拏苏伐剌那国→乌荼国→恭御陁国→羯(饣夌)(力甑反)伽国→憍萨罗国→案达罗国→驮那羯磔迦国→珠利耶国→达罗毗荼国→秣罗矩吒国→僧伽罗国(虽非印度之国。路次附出)→恭建那补罗国→摩诃剌侘国→跋禄羯呫(昌叶反)婆国→摩腊婆国→阿吒厘国→契吒国→伐腊毗国→阿难陁补罗国 →苏剌侘国→瞿折罗国→邬阇衍那国→掷枳陁国→摩醯湿伐罗补罗国→信度国→茂罗三部卢国→钵伐多国→阿点婆翅罗国→狼揭罗国→波剌斯国(虽非印度之国。路次附出。旧曰波斯)→臂多势罗国→阿軬荼国→伐剌拏国→漕矩吒国→弗栗恃萨傥那国→安呾罗缚国→阔悉多国→活国→瞢健国→阿利尼国→曷逻胡国→讫栗瑟摩国→钵利曷国→呬摩呾罗国→钵铎创那国→淫薄健国→屈(居勿反)浪拏国→达摩悉铁帝国→尸弃尼国→商弥国→朅盘陁国→乌铩国→佉沙国→斫句迦国→瞿萨旦那国。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继隋朝之后的强盛王朝,历经289年,共21位皇帝,除了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主,更出了一个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因皇室姓李,故称为李唐,又因与隋朝的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等一脉相承,故又被史学家合称为隋唐。...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辉煌璀璨,统一时间最长,是公认的中国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历十四世,传二十一代皇帝,享国祚二百八十九年,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封建王朝。...
河南省,简称“豫”,位于中国中部,河南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