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希范 南楚第三位国君
马希范(899年-947年5月30日),字宝规,楚武穆王马殷第四子,衡阳王马希声异母弟,母陈氏,南楚第三位国君,在位16年(932-947年)。
马希范初任镇南节度使。长兴三年(932年),马希声去世,马希范继位。在位前期,与土家族首领彭士愁,歃血为盟,订定《溪州盟约》在会溪坪设立溪州铜柱。
马希范与彭士愁签订盟约正式开启了民族自治的先河,结束了土家族人民自唐末以来的分裂局面,重新归于天下一统。
南楚王因俗而治,宽容大度,又与彭士愁的堂姊有婚姻关系,因此楚王在土家族民间具有极高的声望,后世土家子弟为了表示敬仰,为楚王和彭士愁饮酒立盟的场景立像,千年以来一直都是当地的一段历史佳话。
开运四年(947年),马希范去世,终年四十九岁,谥号文昭王,死后由其同母弟马希广继位。
人物生平
继位为帝
后唐长兴三年(932年)七月十一日,马希声去世,因马殷临终时遗命兄终弟及,因此六军使袁诠、潘约等人迎接在朗州时任镇南节度使的马希范继位。八月十一日,马希范回到长沙。八月十二日,马希范正式继承王位。 [3-4] 九月初三日,后唐任命马希范为武安节度使,兼任侍中。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二月初九日,后唐任命马希范为武安、武平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任中书令,行潭州大都督府长史,封扶风郡侯。
马希范之父马殷的儿子众多,马希范与马希声是同日所生,马希声的母亲是袁德妃,马希范的母亲为陈氏。马希范怨恨马希声先立为王而不辞让,等到马希范继位后,对袁德妃很不礼貌。马希声的同母弟马希旺担任亲从都指挥使,马希范常常谴责他;袁德妃请求免去马希旺的官职,让他去做道士,马希范不答应,解除马希旺的军职,让他居住在竹屋草门之中,不得参与兄弟间的饮宴聚会。袁德妃死后,马希旺也忧愤而死。
后唐清泰元年(934年)正月二十一日,后唐封马希范为楚王。
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当时马希范异母弟静江节度使、同平章事马希杲有好的政声,监军裴仁煦向马希范诽谤他,说他收买人心,马希范对他产生怀疑。同年四月,南汉将领孙德威侵犯蒙州和桂州,马希范命令他的同母弟武安节度副使马希广暂时主持军府事,自己带领步兵、骑兵五千人赴桂州。马希杲害怕,他的母亲华夫人到全义岭远迎马希范,谢罪说:“马希杲治理政事不得法,招致敌兵入境,烦劳殿下亲自跋涉险阻之地,都是我的罪过。我们愿意削去封邑,去当洒扫庭院的人,用来赎偿马希杲的罪过。”马希范说:“我很久没有见到马希杲,听说他治理成绩优异,所以来看看,没有别的意思。”南汉兵从蒙州退走,马希范便把马希杲调迁到朗州。七月初四日,马希范从桂州北还。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十二月,后晋高祖石敬瑭下诏加任马希范为江南诸道都统。
马希范的妻子秦国顺贤夫人彭氏相貌长得并不好看,但是治家很得法,马希范畏惧她。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十月,彭氏去世。彭氏死后,马希范开始纵情声色,做通宵的饮宴娱乐,不分内外。有个商人的妻子长得漂亮,马希范杀害她的丈夫而要占有她,商人妻发誓不受玷辱,于是上吊自杀。
溪州之战
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四月初七日,后晋加封马希范为天策上将军,赐予官印,听由他开府设置官属。
雄据湖南的楚王马希范即位后,常对溪州等地征收苛捐杂税,引起彭士愁的不满,这种矛盾在彭士愁的堂姊——楚国的顺贤夫人彭氏在世时还得以调和,然而天福三年(938年)十二月,这位“貌陋而治家有道”的彭夫人去世,彭士愁与马希范的矛盾便开始激化。
八月,黔南节度使巡属之内的溪州刺史彭士愁率领奖州、锦州土家军万余人袭扰辰州、澧州,焚掠镇戍之所。九月初三日,马希范命令左静江指挥使刘勍、决胜指挥使廖匡齐率领衡山兵五千人出兵。
十一月,马希范始开天策府,设置护军中尉、领军司马等官职,任用其诸弟以及将校充任。同时任用幕僚拓跋恒、李弘、廖匡图,徐仲雅等十八人为学士。 [16] 同月,刘勍等人进攻溪州,望城一战,土家军战败,彭士愁放弃州城,退守保山寨;石崖四面绝壁,刘勍遣梯栈登上去包围他们。廖匡齐战死,楚军一时士气低落。 刘勍再次率楚军围攻彭士愁退据的营寨,并截断彭士愁的水源、粮道。并向河里放置毒药,援军中毒后也失去战斗力。
后晋天福五年(940年)正月,刘勍等借着大风,用火箭焚烧彭士愁的山寨,向他进攻,彭士愁率领他指挥下的土兵逃入奖州、锦州的深山,正月二十九日,彭士愁遣派其子彭师暠率领诸土酋长献纳溪、奖、锦三州的印信,地图向楚国投降。
因彭士愁在土家民族中威望颇高,马希范一时无可奈何,只得相约议和。经过谈判后,历时两年的割据战争结束,双方缔结盟约,铸铜柱立于溪州会溪坪。
在永顺会溪坪铸立“溪州铜柱”,彭士愁与楚划江而治,酉水之南归楚,酉水之北归彭士愁。并且和约还规定:楚国军民不能随意进入溪州;彭士愁属下的部落酋长如有冒犯楚国的,只能由彭士愁科惩,楚国不能发军讨伐;楚国不能在彭士愁的辖区内征兵;彭士愁的辖区的官吏由彭士愁任免等等。 溪州铜柱的确立,结束了彭士愁与楚王之间长达两年的割据战争,开创了民族自治的先河,为日后土司制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助晋伐襄
二月,刘勍领兵回师长沙。马希范表奏彭士愁为溪州刺史,任用刘勍为锦州刺史;从此土家儿女归于楚国,纳二十余州并入楚国版图。马希范自称是东汉马援的的后人,便用铜五千斤铸立一个铜柱,高一丈二尺,埋入地下六尺,铭刻誓词在柱上,把它立在溪州。 后晋天福六年(941年)十二月初二日,马希范接受后晋的诏命,派遣天策都军使张少敌统领战船一百五十艘进入汉江帮助后晋将领高行周讨伐据守襄州的安从进。
昏庸无道
后晋天福七年(942年),马希范建造天策府,楼宇的宏伟盛大达于极点,门窗栏槛都用金玉作装饰,涂刷墙壁用的朱红色的砂粉就使用几十万斤;铺盖地面用的地衣,春天和夏天用竹篾编织的席子,秋天和冬天用木棉纺织的布匹。马希范与他的子弟以及僚属游乐饮宴在其间。 楚国境内多产金银,茶叶的利润尤其厚重,因此财赋货物的收入丰富。然而马希范奢侈的贪欲无尽无休,喜欢自己夸大。制作长枪大槊,用黄金作装饰,可以执举而不可用。募集八千多有钱人家的子弟长得丰满润泽的人,设为银枪都。宫室、园囿、服用的东西,必求奢侈靡费到极点。建造九龙殿,用沉香木雕刻为八条龙,用金宝作饰物,长十多丈,绕柱相向;马希范坐在其中,自己作为一条龙,他戴的头巾带一丈多长,用来象征龙角。
剥削人民
财物用度不足,马希范便加重赋敛。常常派遣使者查计田亩,专事增加顷亩来记功,民众负担不起租赋而逃走。马希范却说:“只要田地在,何愁没有粮食吃!”命令营田使邓懿文查核逃税的田亩,募集民众耕种出租。民众舍弃旧田而去租种新地,只够维持自己生存,从西到东,各自把营生之业丢失。马希范还听任庶人捐钱拜官,按输钱多少作为买官高低的等级。富商大贾,安排在有品阶的行列。在朝外做官又还朝为官者,必然要求他向朝廷作贡献。老百姓犯罪,便有钱的捐财,强壮的当兵,只有贫穷体弱的受刑罚。并设立信箱,让人投入匿名信相互告发,以至有人因而遭到族灭全家。
后晋天福八年(943年),马希范采用孔目官周陟的建议,下令在正常租税之外,大县贡纳米二千斛,中县一千斛,小县七百斛;没有米的县输纳布帛。拓跋恒上书说:“殿下生长在深宫之中,继承已经完成的家业,身体没有经历过种庄稼的辛劳,两耳没有听到过战争鼙鼓的声音,骑着马驰骋遨游,住的是雕梁画栋,吃的是山珍海味。国家财政艰难,府库里空虚,反而浪费越来越严重;百姓生计困穷,却还不断加重赋敛。当时淮南的南唐是敌对之国,番禺的南汉怀着吞并之心,荆渚的南平天天在窥伺我们,溪洞的彭莫诸族期待我们的宽容。俗话说‘足寒伤心,民怨伤国’。希望能够停止输纳米谷的命令,杀死周陟来向州县谢罪,去掉不急的事务,减少兴建的劳役,不要招致一旦祸败,受到四方所耻笑。”马希范大怒。几天之后,拓跋恒请求谒见,马希范以白天睡觉推辞不见。拓跋恒对客将区弘练说:“大王随心所欲而拒绝进谏,我等着看他一家千口飘零过不了日子。”马希范更加发怒,从此终身不再见拓跋恒。
残害忠良
后晋开运二年(945年),马希范怀疑静江节度使兼侍中、主政朗州的马希杲得人心,派人前去窥探他。马希杲害怕,称病要求归还,马希范不准许,派医生前往察看疾病,因而把马希杲毒杀。 同年,楚国湘阴的隐士戴偃作诗多有讥讽朝廷的意思,马希范把他囚禁起来;天策副都军使丁思瑾上书恳切劝谏,马希范却削除他的官职爵位。
晚年生活
后晋开运三年(946年),马希范知道后晋出帝石重贵喜好奢侈华丽,于是多次献上珍玩宝物,求封为都元帅。九月十七日,后晋出帝任命马希范为诸道兵马都元帅。
后晋开运四年(947年)五月初八日夜里,马希范去世,终年四十九岁,谥号文昭王。五月十一日,其弟马希广继位。
五代十国(907~960年),是五代与十国的合称,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五代十国上承唐末乱世,下顺宋代承平,这阶段政局混乱,政权林立,政权更迭频繁。...
五代十国(907~960年),是五代与十国的合称,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五代十国上承唐末乱世,下顺宋代承平,这阶段政局混乱,政权林立,政权更迭频繁。...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