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翰 闽国第二任君主
- 本名: 王延翰
- 别名: 闽嗣王、王子逸
- 字: 子逸
- 所处时代: 闽国
- 民族族群: 汉族
- 出生地: 光州固始县(今河南固始)
- 逝世日期: 927年
王延翰(?-927年),字子逸,闽太祖王审知长子,闽国第二位国君。
王延翰初任节度副使。王审知病重时,命其暂管军府事务。925年,王审知去世,王延翰即位,自称威武留后。926年,后唐任命王延翰为节度使。同年,王延翰自称大闽国王,但仍向后唐称臣。
927年,王延翰的弟弟王延钧以及王审知养子王延禀联手反叛,进军闽国都城福州,抓获并斩杀王延翰,史称闽嗣主,死后葬于福州北关外天王寺东,俗称“王墓山”。
早年经历
王延翰身材高大,皮肤美白如玉,喜好读书,颇通经史。王审知在世时,因对其管束严厉,尚能协助父亲处理政务。王延翰初任节度副使,后历任管内都指挥使、特进检校太傅、江州刺史,封琅邪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
继位称王
同光三年(925年)五月,王延翰的父亲闽太祖王审知患病卧床,王审知命王延翰暂时代管军府事务。期间,王延翰作为长子,“力侍汤药,寝食俱忘”。同年十二月十二日,王审知去世,王延翰继位,自称威武留后。
天成元年(926年)二月,王延翰向后唐皇帝后唐庄宗李存勖表奏福建情势。同年三月,后唐庄宗授任王延翰为威武军节度使。四月,后唐庄宗李存勖遇害,后唐明宗李嗣源继位,改元天成。五月,后唐明宗加授王延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自后唐庄宗遇害后,中原地区多有变故。王延翰见中原已乱,便于十一月取出司马迁的《史记·闽越王无诸传》,传示给将吏们看,说:“闽,自古是王国,我现在不称王,等待何时?”于是,军府将吏们便上 书劝王延翰称王。十月初六日,王延翰称王,国号“闽”,以后唐年号为正朔。修建宫殿,设置百官,礼仪细节以及礼乐典章制度都效仿天子,臣下称他为殿下。赦免境内的罪犯,追尊其父亲王审知为昭武王,并改延平镇为永平。
为弟所杀
王延翰立国后,自是骄淫奢侈,跨福州城西西湖筑室十余里,号称“水晶宫”,经常携后妃游宴。
王延翰轻视欺侮自己的兄弟,继位才一个多月,就让他的弟弟王延钧出任泉州刺史。王延翰选取很多民女来充实他的后宫,无止境地到处选取。王延钧上 书极力劝谏,王延翰非常生气,因此兄弟两个人便产生嫌隙。时任建州刺史的王延禀,本姓周,是王审知的养子,素来与王延翰不和。王延翰给他写信让他帮助选取宫女,王延禀回信很不客气,因此他们之间的矛盾更为加深。
天成元年十二月(927年1月),王延禀、王延钧联合袭击福州。王延禀顺流而下先到福州,福州指挥使陈陶见状,便仓促率众抗拒,兵败后,陈陶自杀。当天夜晚,王延禀率领一百多壮士直奔福州西门,踏着梯子进入城内,把看守大门的人抓起来,打开兵库,取出武器。到寝门时,王延翰吓得藏匿在其他的房间里。十二月初八日(927年1月14日)早晨,王延禀抓获王延翰,把他的罪行公布于众,而且说王延翰与他的妻子崔氏合谋毒死王审知,并把这些告诉官吏、百姓们,然后在紫宸门外斩杀王延翰。当天,王延钧到达城南,王延禀打开城门让他进去,并尊崇王延钧为威武军威武留后。王氏兄弟内讧相残自此开始。王延翰死后葬于福州北关外天王寺东,俗称“王墓山”。
五代十国(907~960年),是五代与十国的合称,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五代十国上承唐末乱世,下顺宋代承平,这阶段政局混乱,政权林立,政权更迭频繁。...
五代十国(907~960年),是五代与十国的合称,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五代十国上承唐末乱世,下顺宋代承平,这阶段政局混乱,政权林立,政权更迭频繁。...
河南省,简称“豫”,位于中国中部,河南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