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敦仁 诗人
- 中文名:詹敦仁
- 别名:字君泽,号清隐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日期:公元914年
- 逝世日期:公元979年
- 职业:安溪县令
- 主要成就:开发安溪
劝王昶入贡归宋,避免漳泉战乱 - 代表作品:《清隐集》
- 祖籍:固始
- 追封:靖惠侯
詹敦仁,字君泽,生于后梁乾化四年(914年)。安溪首任县令,追封靖惠侯。先世河南光州固始人。祖父詹缵随王审知入闽,任前锋兵马使,后退居仙游县植德山下。父詹世隆,兵曹录事参军。《全唐诗》、《全唐诗补编》共存其诗十九首,《全唐文》、《唐文拾遗》共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十国春秋》卷九七。
生平经历
敦仁幼受家学,早岁上书劝闽王王昶入贡朝廷,其文才受到王昶赏识。王昶请他参决军机大事。敦仁鄙薄王昶杀父夺位,坚辞不就,并赋诗一首以明其志,诗题是《劝王氏入贡,宠予以官,作辞命篇》,诗曰:“争霸图王事总非,中原失统可伤悲。去来宾主如邮传,胜负干戈似局棋。周粟纵荣宁忍食,葛庐频顾漫劳思!江山有待归须早,好向鹪林择一枝。”不久,移居泉州城北泉山(又称清源山),杜门不出。
南唐灭闽(945年),留从效任清源军节度使,据有漳、泉二郡。敦仁和留从效过往甚密,留从效邀他当属官,敦仁力辞不获,于是求监南安县小溪场。敦仁上任,看到这里山川雄壮,人物夥繁,便具文申请设县,略谓:“土沃人稠,舟航可通,若益以邻界,因今之地,可以置县”。果得批准,并增割南安近地,取名清溪〔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为安溪〕,敦仁即为首任县令,时在后周显德二年(955年)。
敦仁欣赏小溪场场址(今安溪县城)“三峰玉峙,一水环回,黄龙内顾以骧腾,朱凤后翔而飞翥”的风光,便选为县治。
是年冬,敦仁利用农隙,征调城郊民众每人服役三天,和轮值休息的戍卒,共同兴建县衙,整顿市容,至次年十月竣工。施工期间,敦仁曾赋《督役筑县廨,悯劳而作》一诗。
敦仁为政,德惠居多,邑人“荷畚执筐,各安职业。”他重视文教,在《初建清溪县记》中,写有“地华人质,业儒者寡……曰教之,令固不敢不勉,而从令之教,尔邑之人,当交相劝勉,以副令之愿望。”谆谆劝导,语重心长。但他不乐当官,在任一年多,便推荐闽王审知孙王直道继任。
敦仁爱县西佛耳山清静僻远,卸任后卜筑定居,名其宅曰:“清隐”,王直道屡次请他参与政事,敦仁均予婉谢。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去世,所著有《清隐集》。敦仁生前上书劝闽王王昶入贡归宋,避免漳泉二郡战乱,有功于民。
安溪民众怀念敦仁,曾为立生祠。到宋咸淳三年(1267年),乡绅林济川等列其生平事迹,申请颁赐庙号;八年(1272年),敕赐庙号“灵惠”,并封敦仁为靖惠侯。敦仁所居之里,后人以留从效通信中,有“崇待笃信”之句,名之曰“崇信”,即现在的祥华乡多卿一带。
相关建筑
开先县令詹敦仁纪念馆
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纪念馆,前身为“清溪县开先令詹公祠”(俗称“开先祠”),泉州府志载:“詹去,邑人思之,为立生祠”,祠在县厅之东。祀清溪县首令詹敦仁。宋太平兴国四年(979),
敦仁辞世,士民因祝祭不便,状乞改于县厅外东界重建,980年改建祠宇为“清溪县开先令詹公祠”,以缅怀先令“爱民如子,惠利及民,清修砥节,廉顽立儒之风”。 “开先祠”历经千年沧桑,几经兴废与迁徙,文革期间,被改建银行,原貌全毁,风光无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海内外安溪詹氏乡亲和有识之士恳求恢复“开先祠”原貌。县人民政府为纪念先令上书置县、致力统一之功,勤政爱民,清正廉洁之德,于1998年5月4日以“安政办[1998]49号文”正式批准择地重建,并将“开先祠”易名为“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纪念馆”。1998年5月8日成立“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纪念馆”筹建理事会,负责“纪念馆”建设全面工作,并举海内外全体詹氏乡亲之力,精心建设,历时六载,遂大功告成,并于2004年11月19日举行落成庆典。 新建“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纪念馆”,坐落于凤冠山大石垵(国家AAA级旅游区--凤山风景旅游区内),是了解安溪县史的景观之一。“纪念馆”占地面积5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670多平方米,总投资1025万元人民币;建筑结构是由主殿、东西凉亭、东西楼管理房、金炉和进馆门组成;主殿内有詹敦仁圣像、詹敦仁生平事迹及图解、詹敦仁和其子詹琲诗词十八屏、詹敦仁亲笔撰写的“新建清溪县记”、明万历年间礼部尚书黄凤翔撰写的“重修开先令祠记”和安溪县长尤猛军撰写的“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纪念馆碑记”。蓝溪水、笔架山如玉带环绕于前,凤山似冠加冕于后,交织成独特的景色。纪念馆新姿规制古典,巍峨高峻,气宇轩昂;内有石木艺术精雕、古香古色;诗词、联文,如镶珠嵌玉,满室生辉;建筑技艺精湛,匠心独运,富丽堂皇,别具一格,堪称安溪之冠。是凤山风景旅游区一颗璀璨明珠。 立身于纪念馆,矫首极目,近有一水环回,远眺三峰玉峙,缅怀一千多年前的开先县令詹敦仁勤政爱民、清正廉洁、开先置县、力促国家统一大业之功绩,永载千秋。将对进一步弘扬安溪历史文化,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和祖国统一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詹敦仁是为仙游詹姓之祖。其后代子孙居于仙游县大济一带。
五代十国(907~960年),是五代与十国的合称,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五代十国上承唐末乱世,下顺宋代承平,这阶段政局混乱,政权林立,政权更迭频繁。...
五代十国(907~960年),是五代与十国的合称,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五代十国上承唐末乱世,下顺宋代承平,这阶段政局混乱,政权林立,政权更迭频繁。...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