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娇 夏禹姒文帝的妃子
- 中文名:女娇、女俘
- 国籍:中国
- 民族:华夏族
- 性别:女
- 配偶:大禹
- 年代:远古时代
- 身份:意外做了阎王后
- 女儿:白面金毛九尾狐
女娇是上古时代传说中涂山氏的女儿,夏禹姒文帝的妃子,仪容秀美,生性娴雅,是当地有名的美女,生卒不详。禹即天子位后,曾两次会盟诸侯,所选的盟址一次是涂山,另一次则是在会稽山。禹之所以把第一次诸侯会盟大会的地址选在蚌埠怀远涂山,就有报答妻子部族的意思。
史籍记载
《吴越春秋》载:“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关于禹的婚娶还有《涂山歌》为证。
“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我们伟大的大禹的妻子是一位多么美丽的姑娘呀。她不但美貌,更兼贤惠。作为伟人的妻子,等待她的是幸福与牺牲的双重考验。
最美丽的姑娘也栓不住大禹治水的心。果然,婚后的第四天,我们的大禹就要告别新婚燕尔的娇妻,踏上治水的征程。这一去竟也是“十年八载不回还”,十月怀胎的艰辛,女人最难熬的苦难都降临在女娇的身上。儿子出世了,不见自己的父亲,就哇哇啼哭,“儿呀儿,你不要哭不要闹,待到洪水退去时,你爸爸就......”
这样苦闷的心情反映在女娇的《候人兮猗》歌里,《吕氏春秋》载:“禹行水,窃见涂山之女,禹末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日:‘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兮”“猗”是虚词,相当于“啊啊”,充分表达了女娇盼丈夫早日归来的迫切心情。
正所谓“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大禹治水的成功,有女娇这位贤内助作出的牺牲。这样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真是中国汉族妇女传统美德之始。
终于盼来了夫君,这时的大禹,正忙着计功呢。水已退,功已毕,但百业待兴。有人见大禹工作劳累,就献上了新发明的加饭酒,大禹喝了果然解乏通气,但也同时发现这美好的饮料,还能乱性,便即刻下令禁止滥饮加饭酒。在这样的字里行间,难道读不出女娇贤惠的影子来吗?
相关传说
女娇化石
大禹与女娇举行了婚礼,自辛日结婚,到甲日(前后只有4天)就外出治水去了。女娇追随大禹,也在附近的安邑安了家,照顾大禹的饮食起居。那几日工程正处于关键时刻,为了早日结束原始居民的哭声,赢得打通轩辕山战役的胜利,把奔流肆虐的洪水引向大海,大禹不得不旰衣宵食,吃住都在工地。大禹便与女娇约定,为了抢时间,在工地上设张鼓,女娇听见鼓声就来送饭,否则勿来。
可是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有一天,大禹不慎碰落一块山石,石落击鼓。女娇听到了,就连忙带着食物来到了工地。却看见自己的丈夫化作一头巨大的黑熊,一爪操钎,一爪执斧,在河中浪头跳跃,专注地开
凿轩辕山。原来自己的丈夫竟然是一头面目狰狞的大熊,女娇大惊失色,扔下手中的食物,慌乱又惊恐地奔逃而去。大禹见状,也赶紧追了上去,他想向妻子解释清楚。急切中,他居然又忘了要恢复自己的本来面目。他边追边喊,可是他越喊,女娇越不敢停留。就这样,一追一逃间,女娇跑到了嵩山之下,终于力竭而止化成了一块大石。
因为自己的疏忽,女娇变成了石头,夏禹心急如焚。大禹的部属闻讯赶来,也都十分唏嘘。细心的伯益发现,女娇的石像中传来空洞的声音,原来女娇已经怀孕了。大禹见母子俱化为石,更是悲痛不已,他对石头喊道:“还我儿子。”石像的肚腹应声开启,一个男婴就此降临人世。由于是启石而生,天赋异秉,他的名字便叫“启”,他就是未来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开创者夏启。
禹开凿轩辕山,丧妻得子的故事见于《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淮南子》:“禹治洪水,通轩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因此,《楚辞·天问》里屈原问道:“焉有龙虬,负熊以游?”“龙虬”指大禹,“熊”指鲧。鲧腹生禹,那么禹变成大熊也是可能的了。
启母阙
为了纪念女娇夫人,至今嵩山南麓仍然建有启母阙。在以上这两种传说中,女娇在家寒门守望13年,辛苦抚养大禹之子启成长的艰辛和思念,不愿这种牵挂无所附丽,更不愿以一种悲剧的方式谢幕。也因此大禹才用了13年时间,疏通了河道,治理了湖泊,洪水按部就班由高处流入低处,从湖里流到江河,最后汇入了大海。之后,一片片土地露出水面,人们又重新回到陆地生活,修建房屋,种植庄稼,驯养家畜,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在历时13年的治水过程中,大禹的足迹遍布中华大地的山山水水。从西岳华山、积石山到东岳泰山、黄河之滨,从北岳恒山、寒谷关(今北京密云县西南)到南岳衡山、交趾(今越南),先后疏通了长江、黄河、淮河、汉水、渭水、济水、洛水、黑水(源于今甘肃省西部,注入哈拉海)、弱水(源于今青海省北部,流入居延海)等河流。这些河流,除济水后来改道而成为黄河的一部分外,其余大河至今仍奔流不息,滋养着灿烂的中华文明。
台桑成婚
大禹忙于治水,三十岁尚未成家,后来在涂山(今浙江省绍兴西北)治水,见到女娇,二人互生爱慕之情,由于治水的工作紧迫,大禹又到别处巡视灾情,女娇思慕大禹,便写了一首诗,只留下两句:“等候人啊,多么的长久哟!”据说,这是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首南方的情诗,从这首情诗,可见女娇对大禹的倾心,女娇的使女把此事告诉大禹,大禹感动了,遂于台桑与女娇成婚,这就是“禹得涂山女,而通于台桑”的故事 。
夏禹娶了涂山氏的女儿之后,不以私情贻误公事,四天后告别妻子,继续治水,女娇被送到安邑(今山西省解县东北),她日夜思今南方的家乡,大禹知道了,又没有功夫安慰新婚的妻子,遂派人在城南筑了一座望乡台,让妻子登台遥望家乡。
有一次,大禹治水经过家门,适逢女娇生子,邻居告诉大禹,劝他回家探望妻儿,大禹说:“治水要抢时间,无法分心。”邻居说:“您不能回去看望妻儿,也应给独生子命个名字呀!”大禹在匆忙说“就命名为“启”,意思是说”治水启行“,如此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归来时他的儿子已经十多岁了,女娇也成为一位中年妇人了。
大禹继承腕的帝位,封女娇为妃,融死,启继位,成为夏朝的开国天子,女娇:随着地下文物考古的进展,华夏的历史似乎有了更清晰的轮廓,大禹王国在中华民族中的地位也有了进一步的确立,大禹的精神几成华夏民族精神之发端,但我们在歌颂大禹、赞美大禹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他妻子女娇的作用和贡献。
《吴越春秋》载:“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关于禹的婚娶还有《涂山歌》为证。
“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我们伟大的大禹的妻子是一位多么美丽的姑娘呀。她不但美貌,更兼贤惠。作为伟人的妻子,等待她的是幸福与牺牲的自双重考验。
最美丽的姑娘也栓不住大禹治水的心。果然,婚后的第四天,我们的大禹就要告别新婚燕尔的娇妻,踏上治水的征程。这一去竟也是“十年八载不回还",10月怀胎的艰辛,女人最难熬的苦难都降临女娇的身上。儿子出世了,不见自己的父亲,就哇哇啼哭,“儿呀儿,你不要哭不要闹,待到洪水退去时,你爸爸就......"
这样苦闷的心情反映在女娇的《候人兮猗》歌里,《吕氏春秋》载:“禹行水,窃见涂山之女,禹末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日:‘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兮”“猗”是虚词,相当于“啊啊",充分表达了女娇盼丈夫早日归来的迫切心情。正所谓“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大禹治水的成功,有女娇这位贤内助作出的牺牲。这样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真是中国汉族妇女传统美德之始。
女娇作歌
啊,治水的王
你是父亲胁间延续的肋骨
玩具是青铜锸,挥舞着沉没的涛声
敲打月光的浆橹吧!
那息壤太高
你只能化作一头黑色的熊罴
在仰望之外
山会像手掌一样轻轻推开
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如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则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四百余年。...
按照《史记》等众多古文献记载,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记载,夏朝有万国,所以我们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我国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最后认定夏代存在470年(即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历经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癸(桀)等朝代。...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