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皇帝明光宗简介 明光宗怎么死的?
- 中文名:朱常洛(1582年~1620年)
- 别称明光宗、泰昌帝
- 国籍:明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582年8月28日(万历十年)
- 逝世日期:1620年9月26日(泰昌元年)
- 在位时间: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
- 主要成就:废除矿监和税监,拔擢良臣
- 庙号:光宗
- 年号:泰昌
- 谥号:贞皇帝
- 陵墓:明十三陵之庆陵
- 前 任:明神宗(万历皇帝)
- 继 任:朱由校(天启皇帝)
中国古代服食仙丹,追求仙丹的皇帝很多。今人都知道这些所谓的长寿“仙丹”,实际上是慢性毒药。所以吃了仙丹皇帝不仅没长生,还因此损害寿数。
因为服食丹药而亡的皇帝不少,但是像明光宗如此正大光明记载因此而死的皇帝还是很少的。
明光宗朱常洛,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母亲孝靖皇后王氏,明朝第14位皇帝。
朱常洛虽然登基,却一生坎坷。他的出生不受父亲喜爱,在皇权和臣权对抗之时成为太子,当了太子后差点丢掉性命。好不容易当了皇帝,却只当了一个月就死亡,称“一月皇帝”。
朱常洛是明神宗偶然宠幸了太后一位叫王氏的宫女所生,明神宗觉得丢脸不想要这个孩子。但是因为已经记上起居注,加之太后盼孙心切,最终无奈留下。
作为明神宗的长子,朱常洛是大臣心中最好的储君人选。但是当时明神宗宠爱郑贵妃,而郑贵妃一心想要立三子继位,所以皇权与臣权对抗,最终臣子获胜,明神宗憋着一股气立朱常洛为太子。
当上太子之后,郑贵妃仍然没有放弃,想要直接杀害他,因此有了明末三大案的“梃击案”。
万历四十三年,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张差手持枣木棍,突然闯入太子朱常洛居住的寝宫。一路见人就打,许多人因此而死,就连太子也差点丧命。
事后捉住张差审问,张差供认自己是受郑贵妃手下宦官庞保、刘成指使。大臣要求处置郑贵妃亲信宦官,还没要求处置郑贵妃呢,人就跑到皇帝那儿哭诉。
明神宗不忍爱妃伤心,最后竟然放了那两个太监。并且迅速给张差定了“疯癫奸徒”的罪名,立刻处死,消除人证。
太子差点被打死,结果指使者哭泣一通就没事儿了,荒唐至极。
经历了这么多,朱常洛好不容易登基称帝,却没想到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迅速去世,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儿呢?
史料记载,朱常洛在登基大典上,“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但是在登基十日后,却一病不起。
《国榷》记载郑贵妃“进侍姬八人,上疾始惫”。
《罪惟录》记载:“及登极,贵妃进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
虽然登基前,朱常洛也曾想当个明君。但是上位之后,却迅速沉迷享乐,耽于美色,掏空了身子。
朱常洛患病之后,召崔文升诊治。而这崔文升原本为郑贵妃心腹,在郑贵妃的指使下开“通利药”,相当于泻药。朱常洛服食后,一昼夜连泻三四十次,身体迅速衰弱,处于衰竭的状态。
廷臣气愤,杨涟直接说:“贼臣崔文升不知医……妄为尝试;如其知医,则医家有余者泄之,不足者补之。皇上哀毁之余,一日万几,于法正宜清补,文升反投相伐之剂。”
崔文升虽然被治罪,但是朱常洛的身体到底还是垮了。在托付后事之时,鸿胪寺丞李可灼说有仙丹要呈献给皇上。太监不敢做主,报告给内阁大臣方从哲。
方从哲说:“彼称仙丹,便不敢信。”但是朱常洛想着死马当活马医,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接受了李可灼的进药。
服完红丸,朱常洛觉得舒服了很多,还让內侍告知大臣“圣体用药后,暖润舒畅,思进饮膳。”甚至后来还不顾劝阻,又服了一颗。当时吃完是舒服了,但是朱常洛却在当天五更就去世了。
这红丸是用妇人经水、秋石、人乳、辰砂调制而成,性热。正好与当初崔文升的“通利药”药性相反,如此可不就催人性命吗!朱常洛因此透支性命,迅速死亡。
-
万历皇帝长达28年不上朝,没人造反吗? 2023-12-24
-
朱祁镇为什么一定要杀害于谦?原因是什么? 2023-12-27
-
从太子到皇帝:弱者是这样生存的 2023-12-12
-
嘉靖帝朱厚熜为什么推崇道教?嘉靖帝和“大议礼之争” 2023-12-18
-
千古名相张居正的功绩 张居正是怎么死的? 2023-12-17
-
俺答是谁?“隆庆议和”和“俺答封贡”的关系 2023-12-1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