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和卫青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两人感情很深吗
- 姓名:刘彻(公元前156~公元前87)
- 别称:刘彘、汉武帝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长安皇宫
- 出生日期:公元前156年(景帝前元元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87年(武帝后元二年)
- 宗教信仰:儒家之学
- 主要成就:开创汉王朝军事最鼎盛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首开丝路,大破匈奴,征服西域,吞并朝鲜
- 代表作品:《秋风辞》《瓠子歌》《天马歌》《悼李夫人赋》
- 谥号:孝武皇帝
- 庙号:世宗
- 陵墓:茂陵
- 中文名:卫青(不详~公元前106年)
- 字号:字仲卿
- 国籍: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
- 出生日期:不详,约为西汉汉景帝时期
- 逝世日期:公元前106年
- 官职:大司马大将军
- 封爵:长平侯
- 谥号:烈
- 主要成就:抗击匈奴、袭龙城、收河朔、漠北大捷
- 逝世地:茂陵东北
对汉武帝和卫青的关系到底有多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卫青在时,武帝安抚太子,都不会亲自去说,是通过卫青告诉太子爹很看好,卫青死后再也没有这样的中间人了。武帝这样刚愎自用的皇帝怎么也不像是会和儿子聊家常的人。汉武帝刚开始还是为了联合大月氏打击匈奴。当然,汉武帝这个目标没有实现。张骞回来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而且大月氏也无意东返。汉武帝意识到西域的重要性,是在张骞回来之后。
张骞的报告,对于汉武帝来说,无异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认识到西域的富庶,认识到西域对于华夏的重要意义。于是就有了两汉在西域数百年的经营。他只是比较厚道,有时候其实挺萌的,就比较真性情,温柔又爽快,看他和刘彻相处模式就挺逗的。像什么别人说送点钱给王夫人家啦她家都没钱的说他就去送,刘彻知道后反应居然是:卫青干不来这事肯定有人教他的。
案涉及面非常之广,几乎半数侯爵都被剥夺了,其中不乏正经靠着血汗军功封侯的,卫青这俩娃在那一串名单里根本微不足道,金案本质上是汉武帝想怼侯爵、想从侯爵那里搜刮些小钱钱或者收回封赏找的茬,是一场范围较大的政治行动,目的肯定不是为了削卫青俩娃滴。而且卫青俩娃虽然夺了爵位,却还给各自保留了一千封户(本来每人一千三,现在失侯后还各留了一千),这个结果其实挺好玩的。
结合卫青当初在封三子时的态度,很可能这俩娃跟着一起失侯是卫青比较乐见的结果(毕竟那么多人被夺爵,这俩小屁孩还留着侯位的话,哇别人真的要看不过去了),汉武帝虽然同意削了他们却还替他们留了封户,对卫青真心够好了。也不是汉武大帝的锅,还是司马迁的锅,他自己说的卫青手下的将军都跑到去病那里去了,还说了卫青在漠北之后竟然没有再出征什么的。
小编我觉得真相其实很简单,刘野猪最后是真心的想要控制一下卫青的权力的。这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说不定也是为了他儿子刘据,从他杀掉钩弋就能看出来他的PSTD影响太大了。卫青也没有真的非常在意就是,他只在意太子是不是会顺利继位。最后他们哥俩不还去封禅什么的,应该也是实权上和明面儿上限制一些,私下里还是亲厚的,说不定也一起讨论点儿什么军政,他对卫青本人还是很放心的。
-
刘隆是昏君吗?真相是什么? 2024-07-04
-
历史上卫青的评价怎么样?为什么卫青在历史上的评价不高? 2024-02-22
-
沮授:东汉末年袁绍的监军,被俘获后拒绝投降 2024-04-21
-
古代也有“裁员”,揭秘汉武帝的裁员趣事 2024-02-10
-
陈阿娇身份尊贵,为什么会被卫子夫所打败? 2024-06-28
-
东汉开国名将吴汉血洗成都,刘秀为何不罚他? 2024-02-1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