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名人故事 垓下之战项羽被困时还有十万部队 项羽为何丢下大军就跑

垓下之战项羽被困时还有十万部队 项羽为何丢下大军就跑

时间:2024-08-15 21:39:02 来源:网络
  • 姓名:刘邦(256.12.28~195.6.1)
  • 别名:刘季、汉高祖、汉高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郡丰邑中阳里(今徐州丰县)
  • 主要成就:反抗暴政,推翻秦朝,楚汉之争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 代表作品:《大风歌》《鸿鹄歌》
  • 逝世年龄:62岁
  • 谥号:高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长陵
  • 姓名:项籍(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
  • 别名:项羽,项王,西楚霸王
  • 字号:字羽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
  • 出生日期:公元前232年(庚子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202年
  • 职业:西楚霸王、军事家
  • 主要成就:巨鹿之战消灭秦军主力,推翻秦朝,建立西楚政权
  • 代表作品:《垓下歌》
  • 三大战役:巨鹿之战,彭城大战,垓下之战
  • 相关事件:鸿门宴,会稽起义,霸王别姬
  • 故都:彭城(今徐州)

项羽手握十万精兵强将,面对围困时,他为何要选择抛弃大军跑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楚汉争雄中,项羽在鸿门宴上没能杀掉刘邦,让刘邦潜逃回大本营,开启新一轮的天下皇位争夺。双方的拉锯战越拖越久,项羽逐渐陷入了被动的局面,最终围困在垓下。此时的汉军和其同盟的势力就已经将他的部队团团围住,可这个时候项羽手上还是有着十万的部队,这些人都是他最精锐的主力军。从军队数量上或许处于劣势,但战斗力肯定不差,那为何项羽抛弃了十万大军,选择孤军突围呢?

从刘邦的角度看。此时根本没有决战的必要。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把项羽给拖死,毕竟这个时候项羽的后方已经失去了,整个部队都是陷入到了汉军的包围中,此时只需要做好防守,就可以把楚军给拖死的。项羽没有后勤的支援,军队缺少粮食,时间一长投靠刘邦的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刘邦自己还能减少将士的伤亡,坐收渔翁之利,何乐而不为呢?

这个时候的项羽没有初次讨伐秦国的锐气了,当初项羽所带领的十万大军被包围,虽说还有十万之众,但是项羽本身就已经伤心了,也就是心凉了,异常的悲观。当时的项羽觉得自己已经保护不了虞姬了,同事听到四面想起来的楚歌,将士们都思念自己的家人,已经溃不成军。军队的士气严重下降,再拖下去也是于是无补,为了能够生存,让十万将士留在原地,至少刘邦的队伍不会产生杀戮之情,保全了十万人的性命。

我们看古代很多的将领在自己大部队被围困的时候,从来都不是让所有人一起来突围,而是自己选择一部分人来集中突围。这是因为自己的大部队被包围的情况下,随意的移动都会被注意到,况且当时项羽的部队还是以步兵为主的,速度无法与骑兵想比较。把自己的大部队留下来的话,自己带着部队突然行动,对面反而是不容易察觉了,此外,你的人数少机动性强,对面的防守反而不容易跟上来咬住你,并且项羽最为擅长的就是轻装奔袭,他对于骑兵的战术运用非常熟练。

在常人的思维里,关键时刻丢下自己的将士是可耻的,但我们换个角度考虑问题,或许就会有完全相反的看法了。

标题:垓下之战项羽被困时还有十万部队 项羽为何丢下大军就跑
链接:https://www.lishimingren.com/gushi/10791.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更多
汉朝皇帝列表

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史学界分为西汉和东汉,共29帝立国405年。汉...

汉朝

汉朝(Han Dynasty,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

伊尹,中国第一个奴隶出身的宰相

伊尹(约公元前16世纪)又名挚,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出身的宰相。他帮助商汤统一了国家,又帮太甲中兴商朝,世人尊为元

2024-08-15
100个历史典故读懂中国历史

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

2024-08-15
姜太公钓鱼

盘庚死后又传了十一个王,最后一个王叫做纣(音zhòu)纣原来是一个相当聪敏,又有勇力的人。他早年曾经亲自带兵和东夷

2024-08-15
勾践卧薪尝胆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

2024-08-15
梦周公的典故来源

梦周公这个典故出自于《论语.述而》。 周公是西周初期的一位政治家,他辅助成王摄政,为周朝立下了重大功勳,后世

2024-08-15
晋朝皇帝列表

晋朝皇帝列表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

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