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的五个儿子中朱允炆继承皇位 其他人又是什么结局
- 本名:朱标
- 别称:懿文太子
- 所处时代:明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太平陈迪家
- 出生时间:1355年10月10日
- 去世时间:1392年5月17日
- 祖籍:安徽凤阳
- 庙号:兴宗(追赠)
- 谥号:懿文、孝康皇帝
- 陵寝:明东陵
- 中文名:朱允炆(公元1377年~?)
- 别称:建文帝、明惠宗、明惠帝
- 国籍:明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京师(今南京)
- 出生日期:1377年12月5日(洪武十年)
- 逝世日期:不详
- 主要成就:建文新政平定叛乱、改革法制实行削藩
- 在位时间: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
- 庙号:惠宗
- 谥号:让皇帝、惠皇帝
- 年号:建文
- 前任:朱元璋(明太祖)
- 继任:朱棣(明成祖)
对朱标一共5个儿子,其中朱允炆继承皇位,其余结局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朱标原本是朱元璋心中,独一无二的继承人,他费尽心血培养这位继承人,但千算万算,没料到朱标会提前去世。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不仅将儿子祔葬在孝陵东侧,谥“懿文太子”,还决定放弃传位给儿子,从朱标的子嗣中挑选继承人。
最后,朱标次子朱允炆,就成为皇太孙,并顺利继承了皇位。但实际上,朱标一共有5个儿子,朱允炆是次子,且一开始也不算嫡子。不过朱标原配常氏去世后,朱允炆的生母吕氏就被扶正,他才算是嫡子,可地位始终不能与常氏所生的儿子相提并论。
可不管怎么说,既然朱元璋选择了朱允炆,他就是明朝名正言顺的储君。那么朱标的5个儿子,其中朱允炆继承了皇位,其余4个结局又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朱元璋称帝后,为了笼络功臣们,就将他们的女儿,许配给自己的儿子。其中开国功臣常遇春的长女常氏,就被许配给朱标为正室。另外,朱标还娶了元朝降将吕本的女儿吕氏。
常氏为朱标生了两个儿子,分别是朱雄英和朱允熥。吕氏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朱允炆、朱允熞和朱允熙。按照长幼顺序来排的话,他们5兄弟就依次是朱雄英、朱允炆、朱允熥、朱允熞、朱允熙。
长子朱雄英:他出生于洪武七年,由于是常氏所生的嫡长子,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将来他就是朱标的继承人。如果朱标能够顺利继位,他就是下一任皇太子。可惜的是,朱雄英在8岁时便夭折了。朱元璋为此很是伤心,下令以皇太孙之礼入葬。如果朱雄英活着,大概后来也就没朱允炆什么事了。
三子朱允熥:其实说起来,朱允熥也是常氏所生的嫡子,就算朱雄英死了,朱元璋也应该选择他为皇太孙才对。即便在常氏去世后,吕氏被扶正,朱允炆成为嫡子,可实际上也不能和朱允熥相比。不过朱元璋看中朱允炆的仁孝,才决定传位给他。
如此一来,朱允熥就注定是个可怜之人。由于他是常氏所生,是常遇春的外孙,所以当朱标、常氏、朱雄英都去世后,他就成为吕氏的眼中钉。好在朱允炆是真的仁厚,他即位之后,就将朱允熥封为吴王。要知道,这个爵位可不低,因为朱元璋在称帝前,就是自称吴王。不过朱允熥这个吴王,也只是个挂名王爷罢了,毕竟朱允炆上台之后,是打算削藩的。
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并且顺利夺得皇位。虽然朱允炆已经在一场大火中失踪,但朱允熥对于朱棣来说,仍然是一个隐患。因为他是常遇春的外孙,与淮西军贵都有或多或少的亲戚关系。于是,朱棣将其降为广泽王,紧接着又废为庶人,最终幽禁去世。
四子朱允熞:他是朱允炆的同母弟,所以朱允炆继承皇位后,他的待遇自然不用说。朱允炆即位后,将朱允熞封为衡王,不过没有就藩。后来朱棣打进南京城,朱允熞便被降为怀恩王。不久,朱棣将其与朱允熥一同废为庶人,并禁锢在凤阳,朱允熞也在禁锢中去世。
五子朱允熙:朱允炆继承皇位的时候,他年仅8岁,不过朱允炆还是封这个弟弟为徐王。朱棣入京后,将其降为敷惠王,他便与母亲吕氏一起去为朱标守陵。谁知后来在他们居住的地方,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火,朱允熙就这样和母亲一同葬身火海,年仅16岁。这很难不令人怀疑,是朱棣有意斩草除根。
(参考文献《明史》《明实录》)
-
魏忠贤掌权祸乱朝廷 后金部队为何攻打不下来 2024-06-03
-
明朝司礼监的权势为什么那么大? 2024-03-14
-
明成祖朱棣心中的继承人是谁?为何选择朱高炽? 2024-05-25
-
严嵩的仕途之路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又如何? 2024-03-21
-
李隆基将朱允炆的江山都坑没了 朱允炆为何会相信还重要他 2024-06-17
-
朱元璋为什么会28天不上朝?真相是什么 2024-02-0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