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是什么人?西晋的灭亡跟他有何关系?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西晋“八王之乱”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灾难性的,这是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孙秀是赵王司马伦的重要亲信,也是八王之乱的重要推手。八王之乱时孙秀不仅不劝司马伦救助太子司马遹,反而劝司马伦陷害司马遹,加速了司马遹的身亡。事后孙秀又与司马伦作乱,杀贾后,控制晋惠帝。然后孙秀又鼓动司马伦篡位,尊晋惠帝为太上皇,使得八王之乱更加混乱,最终死于八王之乱。那孙秀是如何影响八王之乱的呢
一,投靠司马伦
孙秀早年在司马伦手下担任亲随,因为善于溜须拍马而得到司马伦的信任。潘安看不惯孙秀为人狡诈,便多次当面羞辱他,孙秀为此十分愤怒,便继续向上钻营,想着有朝一日手握大权,再找潘安报仇。司马伦让孙秀替他草拟奏章,因为孙秀写的很符合他的心意,所以司马伦更加器重孙秀,让他担任侍郎。
西晋朝廷封赵王司马伦为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让他镇守关中。司马伦听信孙秀之言,赏罚不公,使得氐族、羌族反叛。雍州刺史解系认为孙秀是导致氐羌作乱的罪魁祸首,建议朝廷杀死孙秀以安抚氐羌,但朝廷没有允许,只是将司马伦、孙秀召回洛阳。司马伦为了重获重用,便听从孙秀之言,投靠皇后贾南风,得以担任要职。
二,害死司马遹
元康九年(299年),贾后诬陷太子司马遹谋反,唆使晋惠帝将其废黜。司马遹的亲信司马雅、许超等人为了救他,便游说孙秀说:“贾后蛮横无德,公然陷害太子,使得朝局不稳,群臣不满。公与贾后亲近,一旦群臣奋起,废黜贾后,复立太子,那你该怎么办?不如早些反对贾后,迎回太子。”孙秀假意同意。
孙秀知道司马遹为人贤德,若是重新复立,一定不会重用自己,便对司马伦说:“太子为人刚毅勇猛,而大王素来与贾后亲近,被人视为贾后一党。如果拥立太子复立,太子不但不会感谢大王,反而会对大王心怀怨恨,想要除掉大王。不如先等贾后害死太子,然后大王以替太子报仇为名,除掉贾后。这样大王就为朝廷立下不世之功,必定位高权重。”司马伦听从。
孙秀故意把司马雅、许超等人的图谋散播出去,让贾谧(贾南风外甥)等人知道。然后孙秀与司马伦不断在贾谧面前进言:早日除掉太子,以免留下后患。贾谧便劝贾后早日除掉司马遹,贾后听从,派人毒杀司马遹。
三,主导朝政
永康元年(300年),司马遹遇害身亡,八王之乱的局势进一步恶化。司马伦与孙秀便假称晋惠帝诏命,以贾后无德,害死太子,要将其废黜为由发动兵变。司马伦与孙秀率军闯入皇宫,将贾后、贾谧等人处死。为了防止张华、解结、杜斌等元老重臣反对自己专权,司马伦与孙秀又将他们全部杀害。随后司马伦控制晋惠帝,夺得了西晋大权,更自封使持节、督中外诸军事、相国来把持朝政。
司马伦才能平庸,没有什么谋略,事事都听从孙秀的建议,所以朝政实际由孙秀操控。孙秀为人心胸狭窄,为了一己私怨,便将潘安、解系等人杀害。为了巩固自己在朝廷中的威势,孙秀任人唯亲,重用奸佞。使得许多贤臣被害,导致西晋局势更加混乱,八王之乱也愈演越烈,变得更加不受控制。
四,身死族灭
淮南王司马允不满孙秀专权,因而遭到打压,便起兵反对孙秀,结果兵败身亡。事后孙秀的野心膨胀,便劝司马伦称帝。司马伦听从,便逼迫晋惠帝赐他九锡,孙秀也得以升任辅国将军、相国司马。不久司马伦强迫侄孙晋惠帝禅让,即位为帝。司马伦任命孙秀为中书监、骠骑将军,全权负责朝政。孙秀处事恣意妄为,朝令夕改,使得百官无所适从,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不满。
永康二年(301年),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联合声讨司马伦。孙秀听闻三王声讨,十分害怕,一方面派兵抵御,一方面向神灵乞求。三王进展顺利,一路逼近洛阳。左卫将军王舆等人早就不满司马伦、孙秀专政,于是发动兵变,杀死孙秀。不久三王攻克洛阳,杀司马伦,迎立晋惠帝复位。
总的来说孙秀为人狡诈,鼓动司马伦陷害太子司马遹,事后又杀贾后专权,使得八王之乱局势更加混乱。然后孙秀鼓动司马伦篡位,独揽朝政,引起诸王不满,导致八王之乱彻底失控,加速了西晋的灭亡。
-
孙恩是谁?他为什么不杀谢道韫? 2024-07-06
-
东晋的开国和灭国君主各是谁? 2023-12-08
-
司马越作为八王之乱参与者之一,带来了哪些影响? 2024-05-06
-
陆云:东吴至西晋官员、文学家,最后为何惨遭杀害? 2024-05-17
-
执掌帝国3年的庾文君,最后为何自尽而死? 2024-01-18
-
西晋皇帝司马炎的皇后是谁 司马炎的儿子女儿是谁 2023-12-15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