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统一天下只用了七年之间 刘邦堪比秦国几代君王吗
- 姓名:刘邦(256.12.28~195.6.1)
- 别名:刘季、汉高祖、汉高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郡丰邑中阳里(今徐州丰县)
- 主要成就:反抗暴政,推翻秦朝,楚汉之争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 代表作品:《大风歌》《鸿鹄歌》
- 逝世年龄:62岁
- 谥号:高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长陵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从一无所有到天下统一,用了7年,堪比秦国几任帝王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名人小编一起看一看。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经历几任帝王才实现了天下统一,创立大秦帝国。而汉高祖刘邦却在大秦战乱之后,短时间内创立了中国历史最强盛的王朝。而且大汉王朝历经四百多年,才逐渐衰落。
刘邦从一无所有到天下统一,不过只用了七年。刘邦一人完成秦国几任帝王才实现的天下统一,难道说刘邦一人才能堪比秦国几任帝王吗?其实并不能如此断言。刘邦能够短时间内实现天下统一,主要与当时的大环境关系很大。
一.刘邦与大秦面临局势不同
战国时期的六大诸侯国,实力都不容小觑,秦国能一统天下实属不易。而刘邦面对的六国诸侯,实力远不如战国时期的六大诸侯,这也是刘邦实现统一的重要因素。有史料记载,战国时期的七大诸侯国已经并排存在二百多年。虽说军事实力不一,但并没有很大的悬殊。
一个诸侯国想灭掉另一个诸侯国,也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慢慢征战。最初的秦国不过是个小诸侯国,直到经历变法之后开始变得强大,才逐渐灭掉六国,实现了天下的统一。
在七个诸侯国并立的时期,秦国从小诸侯国一步一步变强。面对六个强劲的诸侯国,秦国想一统天下自然是很费力。而刘邦面对的六大诸侯早已没有抢夺城池、一统天下的壮志野心,他们打仗不过只是追逐眼前的一些利益。刘邦面对的诸侯国,无论军事实力还是斗志,都远不如战国时期,所以刘邦比秦国实现统一更容易。可以说,刘邦与秦国面对的诸侯国完全不是一个战力水平,这也是刘邦能够快速灭掉诸国实现统一的重要因素。
二.沿用秦朝制度
刘邦能够实现天下的统一,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仍然沿用秦朝时期的制度,借用前人的智慧。
史料有记,当年刘邦与项羽各自率领大军进驻咸阳,约定“先入关者为王”。而刘邦入关之后,就命令手下收集秦国的律令书籍,用于学习和研究。他本打算在关中称王时,借用一些秦国行政制度来管理国家。后来,刘邦管理军队时也会借用一些秦国制度。
由此可以看出,刘邦沿用一些秦国先进的制度治理国家和军队,才会加快了统一天下的步伐。秦国能够统一天下,自然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刘邦将秦国制度活学活用,奠定了他成功的基础。刘邦一人完成秦国代人努力的成果,其实是因为他复刻了秦国几代人的智慧结晶。秦国会覆灭固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可取之处也有很多。所以说,刘邦能够一个人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复刻秦国几代人努力之后的成功,也是因为他沿用了一些大秦的制度。
项羽石像
三.天下统一,民之所愿
当时连年征战,百姓饱受战争摧残,统一成了众人心中所愿。而刘邦在这个时候实现天下统一,也是顺应了百姓的心愿。有史料记载,楚汉相争之际,刘邦私自撕毁与项羽签订的“鸿沟合约”。刘邦在项羽准备回乡之时,仍出兵追击。此刻,张良早已看出刘邦会大胜,因此感叹:战乱已久,天下该统一了。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后,应该让黎民早日脱离苦海。
当时,天下大乱已久,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天下统一成了百姓心中所愿,大家都希望能够过上没有战乱的安定生活。这个时候,刘邦站出来要统一天下,也是民之所愿。所以说,百姓饱受战乱后渴望统一,也间接促成了刘邦完成统一。
综上所述,刘邦能够一人完成秦国几代帝王才完成的天下统一,与当时大环境有着很大关系。刘邦敌人的战力,完全不可比拟秦国当时面对的敌人。刘邦沿用秦国好的制度,自然更容易像秦国一样统一天下。百姓渴望统一,刘邦得民心自然可得天下。
无论是对于一个王朝和一个人,我们不能片面去看待。秦国覆灭是历史的必然,但秦国有很多制度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即使放到现在仍然有参考价值。所以对于我们而言,也不要片面去看待事物或人。谁都会有缺点,谁也都会有缺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我们自己变得强大才是硬道理。
-
傅喜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2024-06-14
-
西汉丞相之一,曹参对刘邦来说有多重要? 2024-02-27
-
杜周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2024-05-23
-
歌姬出身的卫子夫为什么会的得到汉武帝的信任? 2024-01-21
-
如何正确评价李广的功劳?和卫青比起来如何? 2024-07-14
-
吕雉最后能杀掉韩信是怎么做到的?真相是什么 2024-03-23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