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作为李渊的二儿子 李世民做怎么坐上皇位的
- 姓名:李世民(599.1.23~649.7.10)
- 别称:唐太宗,天可汗
- 国籍: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陕西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
- 出生日期:公元599年1月23日(己卯年)
- 逝世日期:公元649年7月10日
- 主要成就:文韬武略,平定乱世,开疆扩土,贞观之治,求贤纳谏,宽厚爱民
- 代表作品:《帝范》,《贞观政要》等
- 在位时间:公元626年登基(在位23年)
- 庙号:太宗
- 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 尊号:天可汗(唐周边各民族尊称)
- 年号:贞观
- 上一任皇帝:李渊(唐高祖)
- 下一任皇帝:李弘(唐义宗)
- 姓名:李渊(公元566~公元635)
- 别名:李叔德
- 国籍: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长安
- 出生日期:公元566年十二月初六(1月13日)
- 逝世日期:公元635年
- 职业:唐朝皇帝
- 主要成就:晋阳起兵 建立唐朝 抗击东突厥
- 庙 号:高祖
- 谥 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 年号:武德
- 在位: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
- 陵墓:献陵
- 下一位皇帝:李世民(唐太宗)
对李世民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李世民是唐朝创始人李渊的二儿子,李渊遵循立长的原则让长子李建成做了太子,但最终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成为了皇帝,也就是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在历史上也存在诸多争议,大部分人是认为太子李建成主动发难,想在玄武门这个地方杀死李世民,反而最终被李世民的部下所杀;也有人认为这个阴谋其实是李世民自己弄出来的,目的就是借机铲除太子,自己取而代之。“玄武门之变”的真相目前我们很难考证,但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李世民的能力确实比太子更强,他确实更适合做皇帝。
李世民年少从军,曾在雁门关营救过当时的皇帝隋炀帝,他的父亲李渊当时是晋阳(今太原)太守,他多次跟随父亲出征抵御突厥。公元617年,隋朝即将走向覆灭,各地起义叛乱不断,李世民便鼓动父亲起兵反隋,李渊任命李世民为右军主帅,率军攻入长安,被封为秦国公。公元618年,李渊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唐,李世民被进封为秦王。当时的中国还没完全统一,还存在着很多割据势力,李世民便率领军队多次出征,其中包括王世充、窦建德、薛举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李世民在军中声望极高,其仁义的名声不断远播,笼络了一大群武将和谋士。不可否认的是,唐朝的统一,李世民有着很大的功劳,其军事才能确实不一般。相比而言,李建成并不是一无是处,起兵前,他就负责去各地招募人才,起兵的过程中,李建成是左军主帅,和李世民相互配合,攻取了关中地区,其军事才能还是有的,只是在后面的统一过程中,李建成的功劳没有李世民的大。
正因为如此,李世民的才能和功劳遭到了太子李建成的妒忌,而且我认为李世民自身也是有政治野心的,就这样太子与秦王两股势力开始了政治斗争。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联合起来排挤李世民,而李渊本人的优柔寡断也加剧了他们的明争暗斗,李渊知道李世民的才能,却偏袒李建成。所以李建成变本加厉,开始陷害和谋害李世民,都被李世民和其部下一一化解。当时的李世民掌握了军政大权,这是他的最大资本,也是太子最忌惮的一点。公元626年,突厥侵犯边境,李建成便谏言由齐王李元吉出兵征讨,目的就是为了控制李世民的军队。而李渊听从了太子的建议,眼看着自己与太子的争斗逐渐处于下风,李世民决定于太子决战,最终在玄武门设伏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他们的家人也被李世民统统杀掉了。就这样,李世民成为了皇太子,没多久李渊便禅位,李世民正式成为了皇帝。
李世民成为皇帝确实存在着争议,他登基为帝后,许多史实也遭到了篡改,所以有些真相我们不好判断。但是李世民的才能是不可否认的,他在位的时间里,励精图治,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薄赋尚俭,让政局逐渐稳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军事上,他多次平定突厥、吐谷浑等国的进犯,让唐朝声名远播。可以说是他奠定了大唐盛世的基础,史称贞观之治。
-
李振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2024-06-24
-
安禄山是杨贵妃的义子,他为什么还要造反? 2024-01-07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唐太祖李虎 2024-03-30
-
李渊在晋阳起兵之后,李世民的表现怎么样? 2024-06-20
-
为什么说哥舒翰的人生从四十岁才真正开始?转折点是什么? 2024-03-16
-
历史上李治在临终前是如何安排朝中大事的? 2024-05-23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