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派兵攻打曹操的时候 曹操为什么要选择声东击西
- 姓名:曹操(155年~220.3.15)
- 别名:曹孟德、曹吉利、曹阿瞒
- 国籍:三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155年(乙未年)
- 逝世日期:220年3月15日(庚子年)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 主要成就: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
- 消灭群雄,统一北方
- 开创建安文学,提倡薄葬
- 代表作品:《观沧海》《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等
- 谥号:武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高陵
- 姓名:袁绍(?~公元202)
- 别名:本初
- 国籍: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南)
- 逝世日期:公元202年
- 职业:大将军、冀州牧
- 主要成就:统一河北,成为汉末最强的诸侯
- 治理河北政宽,百姓德之
- 葬处:冀州
- 爵位:邺侯
- 容貌:姿貌威容
对袁绍带兵攻打曹操,双方在白马城交锋,为何曹操选择声东击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袁绍因为不满意曹操的官职比自己高,因此决定带着兵马直接发动进攻。袁绍的想法就是只要把曹操给击败了,那么汉献帝肯定是会册封自己做大将军。小编认为袁绍根本没有想过自己做皇帝,而只是想要做一个官职最高的大臣罢了。但是毕竟曹操对于汉献帝有更大的功劳,在汉献帝最艰难的时候是曹操去帮助他的。因此袁绍想要成为最有权势的大臣就只能去消灭曹操才行了,因此才会带兵直接进攻向许都。因为曹操的大本营就是在这里,只要能够将许都攻破自然就能够击败曹操了。
小编认为袁绍的这个想法其实也没什么问题,毕竟单论兵力来讲袁绍确实有很大的优势。因此想要成为高于曹操的大臣也是能够理解的,而且曹操在汉灵帝的时候也不是什么太高的官职。如果换成小编恐怕也是不服的,因此袁绍的做法小编认为是没什么问题。袁绍心中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会直接出兵,而想要直接击败曹操就必须要先攻破他所拥有的几座城池。因为如果不能将城池攻破也没什么希望能够击败曹操了,所以袁绍就决定从自己距离最近的白马城开始进攻。
本来袁绍手中的兵马就很多,因此白马的守军见到对方人马这么多攻打过来也是知道打不过。其实不只是士兵认为大不过就是曹操手下的大臣也认为不是对手,毕竟人数优势在战场上是能够决定胜负的。因此朝中的大臣认为这次一定会失败,但是又不能让曹操直接投降。毕竟对于这些大臣来讲投降不算是什么太大的问题,袁绍也肯定不会对付他们。但是对于曹操而言却并不能够投降,因为以袁绍的性格一旦曹操投降也不会放过他。因此曹操就直接带着兵马出击想要直接去对付袁绍,但是此时白马已经陷入很危机的时刻了。
因此荀彧却并不同意直接去白马防守,因为既然白马已经被包围即便是去帮助也不见得能够有效。而且此时曹操手中的兵马也不足一万想要将白马的危机解除也是不现实,因此荀彧建议是直接用计谋将袁绍的兵马引开。因为只有将袁绍兵马引开才能够更好解决白马危机,毕竟袁绍这次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抢夺城池,主要是想要击败曹操才对。因此荀彧认为只要曹操不在白马露面就不会有什么问题,而如果曹操出现在其他城池内袁绍肯定也是会主动跟随。
因此荀彧的想法就是让曹操佯装前去延津驻守,这样就能够制造出放弃白马的假象。而袁绍见到这个情况果然是带着大部分兵马前往延津,就是想要在曹操之前抵达延津城池并且将其击败。但是实际上曹操根本就不是想要去防守延津,毕竟连白马都不能够防守住即便是去延津也一定会被攻破。因此曹操在半路上的时候就放慢了行军速度,并且让手下的骑兵去救援白马。而曹操则是带着兵马继续缓慢的向延津走去,此时袁绍已经是带着大量兵马快速向着延津前往了。
袁绍根本就没有想到这就是曹操故意制造出来的假象,目的就是让白马的危机能够解除。毕竟白马中的士兵数量是比较多的,虽然是被袁绍留下的一些兵马给包围住了。但是围困的兵马数量已经是不多了,因此等到曹操的骑兵到达之后联合城内的守军很轻易的就把围困的军队消灭了。而此时的曹操还没有抵达延津,袁绍再得知白马城内守军脱困之后才知道中了曹操的计谋了。
-
因为公孙瓒赵云才投奔刘备的 历史上赵云是怎么加入刘备的 2024-04-18
-
朱灵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2024-05-31
-
关羽发动樊城之战时,刘封和糜芳为什么都不帮他? 2024-02-11
-
为什么后世很多人对田豫不熟悉?他为曹魏做了哪些贡献? 2023-12-25
-
关羽瞧得上的人很少,他为何曾尊称吕布为“吕将军”? 2024-02-27
-
俗话说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羽投降时提了哪三个条件 2024-01-25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