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当初手里也是有数万精兵的 朱棣是怎么轻松解决的
- 中文名:朱棣(1360~1424)
- 别称:明成祖,永乐大帝
- 国籍:中国明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应天(今江苏南京)
- 出生日期:1360年5月2日(庚子年)
- 逝世日期:1424年8月12日
- 主要成就:编修《永乐大典》,经营东北;派郑和下西洋,占领安南,五征漠北
- 代表作品:《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诗》
- 在位时间:1402年至1424年
- 庙号:太宗(嘉靖时改为成祖)
- 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 年号:永乐
- 陵墓:长陵
- 前任:朱允炆(明惠宗)
- 继任:朱高炽(明仁宗)
朱权手握数万精兵,为何会被朱棣轻松搞定?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建文帝是历代帝王当中,一个实打实的反面教材,一登基不久就想着削藩,结果把自己给玩死了。燕王朱棣选择了风险最大的一种方式,成功夺得了皇位。
在他的成皇之路上,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还有他的好兄弟——宁王朱权,而朱权手握数万精兵,为何会被朱棣轻松搞定呢?
建文帝的决意
在朱元璋死后,建文帝虽然登上皇位,可是却并不高兴。在他看来,国内的政治局势并不好,虽然他的祖父为了让他这个皇位坐得稳,把功臣基本都给杀光了。
可是,建文帝的年龄实在是太小了,他开始忌惮防备自己的叔父。在没有外敌的情况下,他认为自己的叔父就是皇权的最大威胁。
于是,他听从了齐泰和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削藩。可以说在他决定削藩的时候,他就算和自己的叔叔们正式开战了。
有意思的是,在削藩的时候,有大臣给建文帝提出过一个建议,那就是先拿燕王开刀,可是这个建议很快就被其他大臣驳回了,觉得应该先拿比较弱的藩王开刀,这样可以杀鸡儆猴。
建文帝的削藩行为非常迅猛,导致藩王人人自危。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朱柏自杀案件,影响极其恶劣。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棣觉得不能再等了,于是起兵谋反。
朱棣的准备
在谋反之前,朱棣盯上了朱权。朱元璋的子嗣虽然多,可有才华的真不多。已经去世的太子朱标算是一位,朱棣自己算一个,还有一个就是宁王朱权了。
朱棣盯上宁王朱权的原因,除了朱权本人就英勇善战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朱权门下的朵颜三卫。
朱权驻守在内蒙古地区,那个地区元朝残余势力很强大,所以朱权的部队也比别人要多很多。朵颜三卫就是其中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全部都是骑兵,最后,朱棣成功争取到了朵颜三卫。
朱权的失策
朱棣成功争取到朵颜三卫这个结果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因为在明朝洪武年间,就有所谓的“燕王善战,宁王善谋”的说法。这样一看,擅长谋略的朱权怎么会被朱棣给坑了呢?
这件事首先要怪建文帝,在得知朱棣去找朱权的时候,朝廷大臣第一反应也是这两个人是不是会勾结在一起。于是,他们派人召见朱权,让他立刻回京。
那个时候正是多事之秋,前面还有一个活生生的朱柏自焚案件。朱权虽然没有什么野心,可是内心也是打鼓。
因为朱权没能按时赶到京师,所以朝廷单方面宣布削除他的朵颜三卫。朝廷执行旨意的人还没有到,朱棣就到了。
这个时候,朱权难免有点物伤其类,毕竟,朱柏的事件在他心里还是留下了很重的阴影。手底下的部将更是人心惶惶,觉得自己的主人是不是要成为下一个目标了。
有一说一,朱权虽然之前和朱棣关系不错,可是真没想过去谋反。毕竟,谋反危险太大了。可朱棣派过去的使者一再说自己只是被逼无奈,我要是不谋反,也是死路一条啊。
朱权想想建文帝的凌厉手段,对自己这位曾经的好朋友好兄弟也有着同情。于是,他让燕王一个人入城,兄弟两人喝点酒,叙述一下往事。如果燕王真的打算向朝廷投诚,那么自己说不定还能做一个中间人,去协调协调。
朱权也不是完全没有防备朱棣,他让朱棣的所有军队都待在了城外。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万无一失了。
可是朱权没有想到,自己麾下最为出色的朵颜三卫的将领居然一句话都不说,集体叛变了。在朱权送朱棣出门的那一天,他们突然发难,守城的将领反应不及,最后被杀死。
朱权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参与了谋反。后来,朱权和妻子儿子都被朱棣带进了北平城,到了别人家的地盘,再怎么样,朱权也不敢不安静了。于是,他就这样和朱棣一起谋反了。
应该说,朱权料到了所有事,就是没能料到朵颜三卫的突然反叛。也许,在那个时候的朵颜三卫看来,皇帝轮流做 明年到我家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朱权就被这一出给坑惨了。又或者,朵颜三卫觉得朱棣给的钱实在太多了。总之,朱权是被迫上了朱棣这艘船。
上了朱棣这艘船以后,朱权自然不能再想什么了,自己已经完全没了退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朱棣对这位在靖难之役当中帮了自己大忙的藩王其实并不会,在靖难之役之后,朱棣上台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收回了朵颜三卫。
朱权也知道,必然是这个结果。那些在酒桌上说的平分天下的话,也就是骗骗小孩子。朱棣在掌权之后,甚至想要杀掉朱权。好在,朱权人还算机灵,这才慢慢打消了朱棣的疑虑。
有意思的是,宁王的后代就没有朱权这么识时务了。他们在正德年间谋反。
理由就是“当初我的先祖和成祖皇帝一起夺取天下,结果成祖皇帝背弃诺言,居然只随便给了我的祖先一块封地,这种行为是非常让人讨厌。
他们背信弃义在先,我们现在不过是拿回我们本就应当拥有的东西,所以我们不是在谋反,我们只是在拨乱反正。
可是,朱棣的子孙听到这些理由的时候,内心都是崩溃的。宁王也算是个聪明人,怎么生出来的孩子这么傻,那种话也能当真的呀,于是朝廷坚决镇压了宁王的叛乱。最后宁王子孙们也落得了一个悲惨的下场。
朱权之所以会被朱棣弄到协同谋反的地步,就是因为朵颜三卫主将的突然叛变,也许是因为朵颜三卫有蒙古人的血统,而蒙古人在封建社会的统治当中,几乎是对君权最不放在心里的。在铁木真统治的时代就有所谓的民主制度,后来元朝短短90年的统治。
君主非正常死亡率简直是高得离谱,所以也许建文帝的削藩在他们看来不是朝廷的政策,反而使君主对于藩王的压迫,所以自然应当揭竿而起。
可作为明王朝第十七皇子的朱权,其实完全不想做这个事情,毕竟削藩就削藩,好歹还能做个快乐的富家翁。谋反一旦失败,那可是整个家族都要跟着陪葬。
所以他也就是陪燕王喝酒,然后该干嘛干嘛谁知道手底下的兵将一个二个的,居然都有了别的想法,宁王就被这些人给逼上了梁山。
说起逼上梁山,其实,建文帝也算是逼上梁山,本来当皇帝的应该是他的父亲太子朱标。朱元璋也一直在按照皇帝的方向培养朱标。可是突然一夜之间自己的父亲就死掉,建文帝也被逼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处境。
如果让自己的叔父当皇帝,想必自己一定不会有好日子过,如果自己继位,那么完全没有受过培训的建文帝,根本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所以最后还是明太祖帮助建文帝做出了选择,他最终还是登基了,可惜他很快就把自己的位置给弄丢了。
也许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权都高估了血缘的力量,或者说他们低估了君权对于一个藩王的吸引力,其实如果朱标还活着,那就完全没有朱棣什么事,那整个明朝的历史都要改写了。
-
曾国藩30岁时负债累累,凭借一技能步步高升成为重臣! 2024-03-10
-
徐达真的是死因到底是什么 朱元璋御赐烤鹅是真的吗 2024-01-27
-
朱瞻基为什么会改立皇后?原因是什么 2024-01-07
-
一打仗就装病的明朝大将,华高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2024-01-08
-
邓氏跟朱元璋是什么关系?她为什么会惨死 2024-01-31
-
同为抗倭名将的俞大猷为什么没有戚继光出名 2023-12-1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