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都杀了自家兄弟 李世民为何不敢对李渊下手
- 姓名:李世民(599.1.23~649.7.10)
- 别称:唐太宗,天可汗
- 国籍: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陕西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
- 出生日期:公元599年1月23日(己卯年)
- 逝世日期:公元649年7月10日
- 主要成就:文韬武略,平定乱世,开疆扩土,贞观之治,求贤纳谏,宽厚爱民
- 代表作品:《帝范》,《贞观政要》等
- 在位时间:公元626年登基(在位23年)
- 庙号:太宗
- 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 尊号:天可汗(唐周边各民族尊称)
- 年号:贞观
- 上一任皇帝:李渊(唐高祖)
- 下一任皇帝:李弘(唐义宗)
- 姓名:李渊(公元566~公元635)
- 别名:李叔德
- 国籍: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长安
- 出生日期:公元566年十二月初六(1月13日)
- 逝世日期:公元635年
- 职业:唐朝皇帝
- 主要成就:晋阳起兵 建立唐朝 抗击东突厥
- 庙 号:高祖
- 谥 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 年号:武德
- 在位: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
- 陵墓:献陵
- 下一位皇帝:李世民(唐太宗)
对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了他的亲兄弟,为什么唯独不杀李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李渊自太原起兵反隋之后,那李世民是特别的积极,一路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的。最后的李世民也因为军功一步步的提升地位,直到李世民一举灭掉王世充和窦建德两人的时候,当时的李渊已经没有爵位可以给他封了,李世民当时想着自己这么优秀,那么应该做皇帝继承人吧。
但是出乎意料的事,李渊竟然给李世民创造出了一个官职-天策上将。但是李渊错误的决定是,他给了李世民拥有政治班子的权利,也就是意味着李世民可以拥有自己的文官武将,李世民也就坡下驴建立了天策府。当时的朝廷里就出现了两股势力,一股是以太子李建成的东宫集团,一股就是李世民的天策府。
两股势力都明白,如果对方的老大当了皇帝,那么自己也一定会受到打压,于是两股势力也开始了互相较量。但是两虎相斗的局面是李渊不想看到的,于是李渊最后还是倾向于了李建成,开始不断的减除李世民的羽翼。李世民自己不甘就此这样,于是就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李建成的东宫集团自然不是李世民天策府的对手,而玄武门之变也以李世民的胜利而告终。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就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事后也将东宫集团的人尽数打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也被李世民斩草除根。而玄武门之变中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李渊,是不敢杀还是什么原因,我们来看看什么情况。
首先就是当时的尉迟恭是身披战甲手持利刃进的后宫见李渊的,那就证明李世民和李渊已经闹翻了。而杜君绰是参加过玄武门之变的,在杜君绰的碑文上说:“[缺字]交御辇,矢及宸闱。”联想一下当时的情况,那么那个缺字就很有可能是兵字。御辇是暗示李渊的后宫,这个时候李世民的部队已经和李渊爆发了武装冲突。尉迟恭能进后宫,那么很明显是李世民这边赢了,而李渊那边妥协了。
当李世民手刃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此时尉迟恭也控制了李渊,那么李渊唯一能做的选择就是禅让给李世民。而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杀李渊也已经没必要了。毕竟李世民也不想开弑父杀兄的先例,如果李世民真的这样做了,那么之后太子继承皇位的道路上也一定会充满血腥,难保自己不是下一个李渊。而且没几天李渊就立李世民为太子,之后很快就禅让给了他。对于李世民来说,杀李渊完全就没必要,反而自己也要为自己留个好名声,不然谁知道后世的史官如何写他。
-
李建成的姐姐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 她若不死又会怎么样 2024-05-27
-
李亨想立李倓为大元帅,为何后来又改了主意? 2024-02-11
-
长孙无忌三十多年宰相被誉为是凌烟阁功臣之首 2024-06-01
-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爱情故事有多浪漫? 2024-03-31
-
徐敬业:唐朝时期官员,曾拥兵十万,发动叛乱 2024-06-16
-
“杖杜宰相”李林甫是谁,李林甫是奸臣吗? 2023-12-17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