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惠妃是什么 武惠妃真的是被吓死的吗
- 中文名:纳喇氏
- 别名:惠妃
- 国籍:中国(清朝)
- 民族:满族
- 出生日期:不详
- 逝世日期:雍正十年(1732年)十年壬子四月初七日
- 职业:康熙帝妃子
- 主要成就:生育皇长子、册为惠妃
- 丈夫: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
- 儿子:承庆、胤褆
- 养子:胤禩
- 封号:惠嫔→惠妃
- 本名:武氏
- 别称:武惠妃,惠妃
- 所处时代:唐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时间:圣历二年(699)
- 去世时间: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737)
- 封号:宫女→婕妤→惠妃→皇后
- 父亲:恒安王武攸止
- 母亲:郑国夫人杨氏
- 谥号:贞顺
- 相关作品:谈皎《武惠妃舞图》
- 宗教信仰:佛教
- 姓名:李隆基(685.9.8~762.5.3)
- 别名:李三郎、唐明皇
- 国籍:中国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洛阳
- 出生日期:685年9月8日
- 逝世日期:762年5月3日
- 主要成就:发动唐隆政变,铲除韦后势力,中兴唐室;开创开元盛世
- 代表作品:《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霓裳羽衣曲》
- 年号:先天、开元、天宝
- 庙号:玄宗
- 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 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 即位年龄:27岁
- 在位时间:712年-756年(44年)
- 享年:78岁
- 陵寝:唐泰陵
对武惠妃除掉三王后,为什么就被吓死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之间的故事想必没有几个人是不知道的,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杨贵妃并不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早在杨贵妃之前,还有一个最得李隆基宠爱的武惠妃,说起来杨玉环能进宫成为李隆基的妃子还和武惠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但可惜的是,武惠妃为他人作嫁人,本欲为儿子筹谋,无奈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不说,自己的儿子也没有被立为太子,反而儿媳妇还进了宫,倒是便宜了后来的唐肃宗李亨,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
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武家女这个身份对武惠妃来说,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说幸运是因为,她的父亲去世的时候,她还很小,因为武则天的关系还被养在宫中,自小接触的就是宫中的一切,无论是宫中的生活还是与宫中的人进行沟通,武惠妃都是如鱼得水。
虽然后来武则天去世了,但是唐中宗谨记武则天的叮嘱,也是为了平衡朝中势力,重用武三思,善待武家人,因此武惠妃在宫中生活得很好。
等到武三思和儿子武崇训搞得朝廷乌烟瘴气,而太子李重俊发动景龙政变除掉武三思和武崇训之后,武家虽然遭到了很大的打击,群臣反武情绪高涨,但武惠妃因为年纪尚小却是女子,因此生活并没有很大的改变,她依旧生活在宫中,并在及笄后顺利被刚继位的李隆基纳为妃子。
武惠妃在宫中生活多年,惯会察言观色、又性情比较乖巧,很快就得了李隆基的欢心,成为李隆基的宠妃,被赐号惠妃,生有四子三女,其中二子一女早夭。
李隆很是看重武惠妃所生的孩子,因为接连两个儿子夭折,为了让孩子活下来并长大,在他们生下寿王李瑁之后,李隆基特意将李瑁送到了大哥宁王李宪府中,由宁王妃进行抚养,希望以此来保全这个孩子。还别说,李瑁真就平安长大,且后面武惠妃再生的孩子也都保全了下来。
有可爱的子女、有疼爱自己的丈夫,武惠妃应该算得上是人生赢家了,虽然她并不是皇后,但实际上她在宫中的秩同皇后,甚至还超越了王皇后。只不过她终究只能止步于惠妃,怎么够不到皇后那个位子,这自然也“得益于”她的出身。
朝中反武情绪高涨,群臣可以容忍武家女成为李隆基的妃子,甚至被李隆基宠爱,但却无法容忍武家女做皇后。要知道在过去的数十年间,武家在唐朝的影响实在是太严重了,这甚至可以追溯到武则天二次进宫成为李治的妃子,也就是从武则天再进宫开始,武家成为很多人的噩梦。
后来更是有了武周政权,当然,武则天为帝时期倒也还算清明能干,所以朝臣对她还是信服的,但武家人干政确实让群臣都厌烦的一件事。所以武家人好不容易在唐睿宗时期被铲除,谁也不愿意武家人再次抬头。
因此纵然李隆基曾有意立武惠妃为皇后,但却遭到了朝臣的反对,因此她终究只能是个妃子。她不甘心,尤其是随着李瑁的长大,她就更加不甘心了,她想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这样终有一日自己会成为皇后,即便做不了皇后也能成为皇太后,所以她开始为李瑁筹谋。
不过当时已经有了太子,即李瑛。有没关系,谁也不能保证做了太子就一定能成为皇帝,要知道,自古至今,太子无法顺利继位的多了去了。武惠妃和自己的女婿杨洄开始谋划除掉太子,他们的手段并不高明,就是杨洄在外搜集太子的不法行为,为武惠妃吹枕边风。
武惠妃经常在李隆基耳边说李瑛结党想对武惠妃母子不利,还说李瑛、李瑶和李琚经常在一起为他们的母亲鸣不平等等。李隆基听得多了就想废太子,但被张九龄劝阻,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武惠妃派人将李瑛、李瑶和李琚叫进宫中,说是宫中遭了贼,让他们擒贼,三王二话不说就带着人进宫。
而另一边,武惠妃又告诉李隆基说三人谋反了,这个时候张九龄已经不是宰相,保护不了李瑛了,而新任宰相李林甫早已经心向着武惠妃,因此当李隆基询问宰相意见的时候,李林甫表示这是陛下的家事,不需要询问别人,那李隆基就按照自己的心意将三子废为庶人,不久三人都被赐死了。
太子已除,还附赠两王,武惠妃有李隆基的宠爱,还有宰相李林甫的示好,这个时候她是不是能够如愿让李瑁成为太子呢?并没有,不仅没有,武惠妃还搭上了自己的命,《旧唐书》记载:“其年,武惠妃数见三庶人为崇,怖而成疾,巫者祈请弥月,不痊而殒。”
也就是说三王死后,武惠妃总是能看到三王的鬼魂作祟,她不断请来巫师作法,但什么方法都用过了,情况还是没有丝毫改变,到了后来她就死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武惠妃是被吓死的。她一死,李隆基伤心不已,忧思成疾,茶饭不思,近侍看不下去就像李隆基推荐了和武惠妃有些像的杨玉环。
彼时杨玉环还是李隆基的儿媳、李瑁的王妃,但李隆基哪管得了那么多,就将杨玉环召进宫中,后来设计让杨玉环做道士,一步步将其据为己有,杨玉环就成了杨贵妃,在武惠妃的一番筹谋下,李瑁不仅没有成为太子,还没了王妃。
可怜武惠妃,苦心经营,竟然是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是满盘全输,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非单纯是武惠妃走错了路,而是她被自己的出身困住了,而且还被李隆基利用了。
她武家女的出身注定无法成为皇后,李隆基最初可能会因为一时头脑发热想过让武惠妃做皇后,但经过臣子的劝阻后,他自己也知道不能立武惠妃为皇后,当然,武惠妃不能成为皇后,并不代表着她所生的儿子不能成为太子。
本来李瑁是有机会成为太子的,坏就坏在武惠妃急了,然后去争了。李隆基是什么人,他当年可是主导了唐隆政变和先天政变,亲手结束了大唐女子干政的历史,最厌烦的就是女子干政。他固然宠爱武惠妃,但是对于武惠妃对李瑛、李瑶和李琚下手的干政行为很是不满意。
那么,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既然他不满意武惠妃干政,为什么还任由武惠妃除掉三王呢?这就是李隆基自己的私心了。
我们看李隆基时期的太子,无论是前期的李瑛还是后期的李亨,都做得极为艰难,为什么呢?李隆基打压啊。皇帝和太子之间本来在某些时期就是对立的,李隆基更是极力打压太子,李亨要不是委曲求全早就被废杀了,因此李瑛的北废杀与其说是武惠妃的功劳,不如说是李隆基自己打压太子的结果。
武惠妃不过成了一剂催化剂,从这里来说,三王的被废杀其实主要责任在李隆基,但武惠妃毕竟是出手了,她干政了,这就犯了李隆基的忌讳,李隆基可不希望将来武惠妃成为太后之后效仿武则天。所以从武惠妃对三王出手开始,就注定了李瑁没机会做太子了。
更何况李瑁还有李林甫的支持,李瑛为什么被李隆基忌惮?原因之一就是张九龄站在李瑛那一边,宰相心向太子,这对李隆基来说是很大的一个威胁,所以当李林甫一个劲在李隆基面前为李瑁说话的时候,已经是将李瑁推离了太子之位。
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原因让李瑁无法成为太子,所以李瑛被废杀不久之后,李隆基就宣布立毫不起眼的第三子李亨为太子,压根就没有提李瑁。这件事给武惠妃的打击很大,虽然两唐书都记载武惠妃是被三王的鬼魂吓死的,但真正“吓死”武惠妃的应该是李隆基。
很明显,三王被废杀这件事,责任都被李隆基推到了武惠妃身上,让武惠妃承担了大部分的责任,世人都责怪是武惠妃害死了三王,而他李隆基啥事也没有,还趁机换了太子。
在李亨被立为太子的那一刻,或许武惠妃终于知道自己一番筹谋是为他人做了嫁衣,李隆基对她再宠爱也不可能立她的儿子为太子,这样的认知打击到了武惠妃,所以她才在半年后病死了。
-
家喻户晓的名将程咬金,活到76岁最后得以善终 2024-01-20
-
孟浩然有何才能?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2024-06-10
-
李建成真的是一个平庸之人吗 李建成为什么会输给李世民 2024-01-02
-
太平公主的食邑却多得惊人,为何还要与和尚们争水碾? 2024-03-15
-
安禄山得宠后无法无天,为何唯独忌惮李林甫? 2024-03-02
-
非嫡非长的李隆基为什么能登基?他得到了哪三个女人的帮助? 2024-03-15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