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侯公主是什么身份?她为何没有馆陶公主受宠?
- 中文名:刘嫖
- 别 名:馆陶长公主,窦太主
- 国 籍:西汉
- 出生时间:公元前189年
- 去世时间:公元前116年
- 主要作品:《越礼之始》
- 夫 君:陈午
- 封 号:馆陶长公主
- 主要成就:帮汉武帝登上皇位
- 女 儿:陈阿娇
绛侯公主,本名不详,生卒年不详。汉文帝之女,今天历史名人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汉文帝一生有两个女儿,一个是馆陶公主,一个是绛侯公主。馆陶公主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绛侯公主几乎没人知道。而且馆陶公主生前所受到的待遇极高,而绛侯公主则几乎没有,甚至连个封号也没有。这个绛侯公主的“绛侯”,还是她所嫁的丈夫的爵位。同样都是皇帝的女儿,这差别为何这么大呢?
关于这个问题,咱们首先得说,馆陶公主是汉文帝和窦皇后的亲生女儿,是嫡出;绛侯公主是庶出,其生母是谁,历史上也毫无记载。在古代,嫡庶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嫡出的待遇,与庶出的待遇有天壤之别,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除了嫡庶问题外,馆陶公主之所以获得特别的优待,还在于她得到了三代皇帝的一致宠爱。
作为汉文帝和窦皇后的嫡生女儿,虽然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她获得父母宠爱的情况。不过,从她早早就获得自己独立的封邑就可看出,她所获得的宠爱肯定是不小的。
汉景帝当了皇帝以后,馆陶公主再一次获得宠爱。原因就在于,不仅仅因为他是汉景帝的亲姐姐,还在于她对亲弟弟的口味非常了解,多次不断地给亲弟弟汉景帝进献美女。因为进献美女有功,因此馆陶公主获得了很大的封赏,在朝中也具有发言权。
这件事,直接引发了汉景帝的宠妃栗姬的不满。但是最终,汉景帝却惩罚了栗姬,并且废掉栗姬的儿子刘荣的太子之位,满足了馆陶公主的要求。
馆陶公主不只是获得汉文帝、汉景帝的宠爱,她还获得侄儿汉武帝的宠爱。原因很简单,因为汉武帝就是在她的极力推荐下,才取代了刘荣的太子之位,最后当上了皇帝。馆陶公主对汉武帝有这么大的恩惠,因此,她获得宠爱,也是很正常的。
馆陶公主不仅仅获得三代皇帝的宠爱,同时,她还积极地参与到国家的重大事情上。也因为她参与到国家重大事情上,因此她被历史清清楚楚地记载了下来。
馆陶公主参与的重要历史事件主要有两件:一是由于她的作为,汉景帝的太子由刘荣改为了刘彻。刘彻后来成了汉武帝,同时因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开疆拓土,征服西域”的行动,对汉民族文化的成型,对中国基本疆域的奠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是因为馆陶公主自恃对汉武帝获得皇位有功劳,因此,多次不断向汉武帝索取恩惠,再加上身为皇后的陈阿娇的嫉妒,因而,最终汉武帝厌恶馆陶公主,并废了陈阿娇的皇后之位,换给了卫子夫。同时因为卫子夫当了皇后,卫青、霍去病成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人物。
我们再来看看绛侯公主。
绛侯公主与馆陶公主不同,她没有获得汉文帝的封地。
她不但没有获得汉文帝的宠爱,后来还得罪了汉文帝。这是怎么回事呢?
绛侯公主嫁给了周勃的长子周胜之。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桩政治婚姻。由于周勃当年拥立汉文帝有功,因此,作为一种特别的厚待,汉文帝把女儿嫁给了周勃的儿子。
不过,从一开始,汉文帝对周勃就感情复杂。他确实感激周勃对他的拥戴,但同时也忌惮周勃,害怕周勃居功自傲,居功自大,所以反复不断地打击周勃,甚至试图杀掉他。
有一次,汉文帝的使者见周勃的时候,周勃穿上甲胄,于是汉文帝便说周勃想造反,把他抓起来,让廷尉拷问。最后,还是狱吏悄悄地告诉周勃,让他找公主帮忙。这里的公主,也就是绛侯公主。
这件事,最终让薄太后知道了,薄太后把汉文帝找来,把一条头巾扔在汉文帝头上,说,周勃手握重兵的时候不造反,现在身居一个小县,你却说他造反,他拿啥来造反?
就这样,汉文帝不得不把周勃给放了。
但是,这件事其实也已经表明,绛侯公主得罪了汉文帝。如果她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奶奶薄太后,可能汉文帝就解决了周勃这个心腹大患了。
绛侯公主既然得罪了汉文帝,她怎么还会得到汉文帝的喜爱呢?后来,周勃去世后,周胜之袭封绛侯的爵位。但是不久,因为周胜之杀了人,爵位就被剥夺了。其实,就算周胜之杀了人,如果绛侯公主和汉文帝关系好,这个爵位肯定是会保存的,毕竟他是汉文帝的女婿啊!
此后,就再也没有绛侯公主的记载,连死亡时间也没有记录。想来,是相当不受重视的。
-
卢植:东汉末年经学家、儒将,性格刚毅,淡泊名利 2024-05-06
-
刘邦对戚夫人一直不离不弃的 戚夫人到底有什么迷人的地方 2024-04-23
-
刘凌为了自己的父亲野心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大汉第一女间谍 2024-02-03
-
窦太后是什么人?看她如何麻雀变凤凰 2024-01-26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西汉哀帝刘欣 2024-03-28
-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杀樊哙 真相到底是什么 2024-06-1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