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最后惨死的原因是什么?
- 本名:商鞅
- 别名:卫鞅、公孙鞅、商君
- 所处时代:战国时期(卫国→魏国→秦国)
- 民族族群:华夏
- 出生地:卫国(在今河南省)
-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395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338年
- 主要作品:《商君书》、《秦律》
- 主要成就:推行商鞅变法,率领秦军收复河西
众所周知,商鞅变法使秦国有了与其余六国争霸的实力,更为秦国吞并其余六国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跟着历史名人小编一起探寻。
商鞅变法在历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当时的秦国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是变法者商鞅却没有获得英雄的待遇,反而被杀,让后世长叹不已。那么,这样的悲剧是怎么造成的呢?
商鞅生活在战国七雄争霸时期。经年累月的战火,让人们处于水生火热之中。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苦不堪言。而此时的中国,恰逢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代。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着变革,都希望通过变法让国家强盛,从而能在七国中拥有一席之地。
作为当时被称为“夷狄之地”的秦国,在秦孝公的治理下,国力一直羸弱不堪,并没有在七国中占据任何优势,反而被其他各国无视。秦孝公励精图治,希望广纳贤才,邀请天下有识之士加入秦国,实施变法。
身在魏国的商鞅(当时叫公孙鞅)似乎看到了机会,义无反顾地来到了秦国,开启了他名垂青史的秦国变法之旅。
公元前359年,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大刀阔斧地开始了他的两次大规模的变法。主要内容包括:改革户籍制度,编制户口,实行连坐,一人犯法而知情者不报,视为同罪;明令军法奖励军功,取消世袭世禄制度;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强力整顿社会风气,规定成年父子和兄弟必须分家,以增加户口税;推行郡县制,各地方官员由君主派官吏治理;奖励耕织,发展农业,抑制商业的发展等等。
这场变法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不但帮助秦国迅速地强大起来,为秦国日后的一统六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深刻影响了其后中国的历史走向。
李斯就曾在《谏逐客书》中写道:“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附。”王充也在《论衡·书解篇》中高度评价此次变法“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历代史学家也对商鞅变法取得的成效,赞誉有加。“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为秦国立下盖世勋业的改革家,其结局却异常悲惨。
公元前338年,全力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是为秦惠文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文王于是下令逮捕商鞅。
走投无路的商鞅只好逃往边关,准备进住一家旅馆。但他没有随身携带身份证明,旅店主人也不认识商鞅,便拒绝他入住。
依据商鞅自己颁布的秦国法令,收留没有身份凭证的客人,旅馆老板会被治罪。无法立足的商鞅,只好继续逃亡。
狼狈不堪的商鞅最终逃到了自己的封邑商。为求自保,不得已举兵造反。
“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由于实力太过悬殊,商鞅被“杀之于郑渑池”。死后的商鞅尸身被带回咸阳,遭到车裂示众的悲惨结局。
那么,商鞅的结局为何会如此悲惨呢?
其一,商鞅失去了变法的保护伞。
秦孝公时期,秦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落后于其他六国,随时都有被吞并的危险。肩负着振兴秦国重任的秦孝公,将宝全部押在了商鞅的身上,希望通过他的变法实现秦国的强盛。此时的秦孝公许下重诺,“宾客群臣有出奇计而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变法成功后的商鞅,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公子虔就曾说过:“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
所以,一旦秦孝公死去,商鞅就失去了唯一的保护伞,他就只有束手就擒,别无他路,其结局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其二,商鞅变法触及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
但凡改革,必定会触及到统治阶层的既得利益者,商鞅同样如此。他取消了旧贵族们世袭的爵位和俸禄,规定没有军功的贵族不得享受特权,都得按功论赏。这就从根本上断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得罪了所有的贵族。
同时,商鞅实行连坐制,也给百姓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反对他变法的声浪此起彼伏,也为他的最终结局埋下了祸根。
其三,商鞅用刑过峻。
在变法的过程中,商鞅曾一次性杀掉了违法者700多人,史书记载“一日临渭而论囚七百余人,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于天地,畜怨积雠比于丘山”。
公子虔、公孙贾故意怂恿年幼的太子驷犯法,给商鞅变法制造麻烦。但商鞅执法公正,向秦孝公进言“太子不可黥,黥其傅师”,后来商鞅果然“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后来,在公元前346年,“公子虔复犯约”,商鞅也毫不留情地割掉了他的鼻子,由此和公子虔结下了深深的仇怨。
其四,商鞅威胁到了秦惠文王的统治。
商鞅在秦孝公时期权势熏天,以至于“天下之人皆言商鞅之法,而不知大王之法”。这样的局面,直接威胁到了秦惠文王的帝位。秦惠文王对这个刑法严峻、又有震主之威的大臣十分猜忌。加上他自认为执政秦国的能力已日趋娴熟,而商鞅变法的过程也已基本完成,是时候商鞅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这时,公子虔又适时地告发了商鞅的“谋反”,商鞅也就避无可避地成为封建帝王集权的牺牲品。
即便商鞅为变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商君死,法未败”的事实不容改变。虽然他的尸体最终被车裂了,但是他颁布的法令制度,却流传了下来,甚至影响了中国近千年的政治制度。
-
秦国和赵国不是同一个祖先吗 两国为何打得你死我活的 2024-07-24
-
晋文公退避三舍 2023-12-08
-
赵姬与吕不韦的故事 2023-12-13
-
田单最后的结局是什么?生活过得有多惨? 2024-07-06
-
田穰苴有哪些成就,能让太史公为他立传? 2024-05-21
-
王翦和白起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两人到底谁更加厉害一些 2024-04-24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