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都处死了太平公主的子女 李隆基为何留下她的儿子薛崇简
- 中文名:李氏(665年~713年)
- 别称:太平公主
- 国籍: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洛阳或长安
- 出生日期:665年前后
- 逝世日期:713年
- 职业:公主
- 主要成就: 参与复辟李唐、诛灭韦后
- 封号:太平公主,镇国太平公主
- 结局:被唐玄宗赐死
- 外貌:丰硕,方额广颐
- 姓名:李隆基(685.9.8~762.5.3)
- 别名:李三郎、唐明皇
- 国籍:中国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洛阳
- 出生日期:685年9月8日
- 逝世日期:762年5月3日
- 主要成就:发动唐隆政变,铲除韦后势力,中兴唐室;开创开元盛世
- 代表作品:《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霓裳羽衣曲》
- 年号:先天、开元、天宝
- 庙号:玄宗
- 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 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 即位年龄:27岁
- 在位时间:712年-756年(44年)
- 享年:78岁
- 陵寝:唐泰陵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太平公主死后,李隆基将她的子女处死,为何独留下她的儿子薛崇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唐朝的长安出了名的繁华,唐朝的女人也不是一般的疯狂,在女皇武则天的带动下,唐朝女人对权力的渴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这种迅速膨胀的野心,驱使着她们不断冲击皇权,企图再现武则天的辉煌。
然而,女皇武则天终究只有一位,那些后来的野心家们,诸如上官婉儿、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却没有一个能够真正地登上皇位。不过,她们的出现,还是搅动了唐朝的天下,尤其是太平公主,几乎差一点就碰触到了女王的宝座。
可惜,她所有的幻想,最终还是被侄子李隆基刺破,只能背负着谋逆之徒的罪名,奔赴黄泉。
按照古代惯例,谁若是犯谋反的大罪,必然会被诛灭子嗣,尤其是后代男丁,以防止其后代长大成人以后再生事端。但令人意外的是,太平公主谋反失败被逼死后,李隆基处死她子女时,却独留了她的儿子薛崇简一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薛崇简和太平公主
薛崇简是薛绍和太平公主的次子,在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命运的不平凡。在他母亲太平公主的荫庇之下,他不需要任何努力,就轻松地做官、封郢国公。
薛崇简长得与母亲很像,因此备受太平公主的宠爱,但薛崇简的性格却与太平公主不太一样。薛崇简自幼聪慧,为人耿直,虽然有太平公主庇护,却始终坚持自我提升,并未完全依靠母亲的权势。
薛崇简长大后屡屡升迁,与他自身的才能不无关系。在自身有能力和母亲有能力的双重加持下,薛崇简的官运亨通,可谓平步青云。
太平公主是一个极具野心的女人,她继承了母亲武则天的志向,对皇权有着极大的向往。早在武则天当皇帝期间,就看出了太平公主的不凡,她年纪虽然不大,但处事机敏冷静、心中富有谋略,令武则天感觉从她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每当武则天谋划机要大事时,总会叫上太平公主,让她给提一些意见。太平公主虽然参与谋划,却并不敢太过放肆揽权,因为她畏惧武则天的威严。
“太平公主沉敏多权略,武后以为类己……”——《资治通鉴》
等到武则天的威压失去以后,太平公主也逐渐成熟,在诛杀张氏兄弟时立下大功。此后,韦后和安乐公主作乱,她又派出自己的儿子参与铲除韦氏集团的行动,再次立下大功。
薛崇简在铲除韦氏集团的行动中,表现得极其出色,与李隆基携手,完成了此次壮举。在这一战中,薛崇简与李隆基算是盟友关系,最终达到了共同的目的。同时,这次也算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这对姑侄联手,扶李旦登上皇位。
由于太平公主屡立大功,表现出极强的统治能力,她在朝中的地位日益高涨,并深得唐睿宗李旦的器重。
“既屡立大功,益尊重,上常与之图议大政……”——《资治通鉴》
彼时,唐睿宗最器重的人一共有两个,一个是太平公主,对她可谓言听计从,任何国家大事都必须和她商量。即便太平公主有事来不上,唐睿宗也会派丞相亲自去找太平公主询问她的意见。
唐睿宗器重的另一个人是他的儿子李隆基,唐睿宗平时称他为“三郎”。所以,每次大臣商议重要事情的时候,唐睿宗就会问他们:“这件事和太平公主商量过吗?”、“这件事与三郎商量过吗?”大臣们如果回答“商量过了”,唐睿宗就会同意大臣和宰相们的意见。
因此,太平公主仗着哥哥的信任,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如此有野心的女人掌控权力以后,立即开始着手经营自己的党羽势力,朝中许多重要官职全都是她的人。
大权在握的太平公主起初对李隆基并不在意,但随着局势的发展,她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李隆基不简单。太平公主对李隆基一直都很宠爱,没想到他长大以后成了自己的政敌。意识到这一点后,太平公主开始逼哥哥李旦废太子。
李旦疼爱妹妹,一直不忍心拒绝她,但这个要求太过分,他不愿意夹在两个最爱的人中间,最终选择明哲保身,将皇位如烫手的山芋般丢给李隆基,让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各凭本事斗法。姑侄二人站到对立面以后,最难受的人不是太上皇李旦,反而是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
李隆基为何唯独不杀薛崇简?
薛崇简自幼与李隆基关系亲密,两人一起长大,又一起做官,更是联手干了不少大事。薛崇简与李隆基一向走得很近,无论发生任何事情,他都会坚定地站在李隆基这边。但李隆基的母亲突然与李隆基成为死敌,这让薛崇简非常为难。
薛崇简曾多次私下劝太平公主要与李隆基为敌,太平公主势力极盛,又一直瞧不起李隆基,怎么可能放下所有的权力向李隆基低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太平公主,对儿子薛崇简非常失望,多次因为此事重罚他。
“薛崇简以数谏其母被挞……”——《资治通鉴》
太平公主谋反失败后,逃到了山里的一座寺庙中。此时太平公主才感到后悔,求哥哥李旦帮忙说情,劝李隆基饶自己一命。李旦不忍心看着妹妹被杀,便去劝李隆基,但李隆基行事果断狠辣,断然拒绝了李旦,将太平公主赐死。
为了做到斩草除根,李隆基将太平公主一脉的子女全部处死,却给薛崇简留了一命。李隆基念及薛崇简对他的忠心,他得知薛崇简曾多次劝阻太平公主被罚后,更不忍心杀掉薛崇简。据正史记载,薛崇简不仅没有被杀,反而保留了爵位和官职,还被赐姓李。
“特免死,赐姓李,官爵如故。”
李隆基除灭太平公主一脉后,与薛崇简不再是当年的好兄弟,成为有着血海深仇的死敌。他留下薛崇简的命,难道不怕薛崇简伺机造反吗?
这个问题一直到1954年才有了答案,薛崇简墓志在这一年出土,上面记载了他免于死罪之后的生活,与正史记载的内容出入不小。
据薛崇简墓志记载,薛崇简活下来以后,根本就没能得到“官爵如故”的待遇,直接被贬出长安,在蒲州和溪州为官数年。直至妻子方城县主死后,他又到袁州出任别驾,在妻子死后半年左右,也抑郁而终了。
综上所述,李隆基不杀薛崇简,与薛崇简的忠心有关,他不敢杀薛崇简,担心因此失去人心。但李隆基对他的防备很深,将他驱逐出唐朝的权力中心,不再重用。薛崇简虽然活了下来,却一直背负着骂名,他在母亲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争斗中,两面都没得到重视,枉费了他对李隆基的一片忠心。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
-
武则天上位后大肆屠杀 李世民当初为何没有除掉她 2024-05-13
-
李范是什么人?他的生平经历如何? 2024-06-28
-
历史上李恪为何没有继承皇位?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2024-04-09
-
阎立本:是画家也是宰相,他用画笔记录下众多重大事件 2024-05-21
-
李世民既然得位不正 李世民的评价为何还那么高 2024-06-27
-
玄武门之事后,李世民要怎么去堵住悠悠众口? 2024-01-1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