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丢失荆州后在做什么 关羽为何在荆州绕圈子
- 中文名:关羽(162年~220年)
- 别名:关云长,关长生,关公
- 所处时代:东汉末年
- 民族:汉
- 出生地:河东郡解良县(今山西运城)
- 出生日期:162年(延熹三年六月),待考
- 逝世日期:220年初(建安二十四年冬)
- 职业:将领
- 主要成就:白马斩颜良,襄樊败于禁,杀庞德、威震华夏
- 官职:前将军 假节钺
- 封爵:汉寿亭侯
- 谥号:壮缪侯
对关羽失荆州不迅速撤往益州,为何故意在荆州绕圈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亲领大军进犯汉中,曹操派夏侯渊、张郃率兵与之相持。转年,黄忠斩夏侯渊于定军山,曹魏军队不振,处于劣势,自汉中撤军。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占领汉中,称汉中王。同年,关羽自江陵出兵北伐襄阳、樊城,开始了一生中最辉煌也是最凄惨的一战。
年末,襄樊地区激战之际,孙权出兵占领江陵。关羽大惊之下,放弃襄樊,回军南下,于麦城以北的临沮被孙吴军队擒获,就地斩杀。此地,距益州地界仅有二十里。
展开地图可以看到,关羽闻知江陵失守后的行军路线让人颇为不解。此时,关羽最好的选择可能是经临沮,至奉节,直接入蜀,与蜀汉军队会合。
而关羽舍临沮直驱江陵,见势不好后又退守麦城。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关羽做出这样的行军决定呢?
风云激荡的五年
建安二十年,刘备占领益州,获得了稳固的根据地。孙权依照事前约定,向刘备讨还荆州,被刘备拒绝。孙权盛怒之下,遣吕蒙西进,夺取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亲率援军,日夜兼程赶往荆州地区。
在北方曹魏的军事压力下,孙刘两家迅速恢复冷静,进行和谈。双方谈判代表关羽和鲁肃,各持单刀赴会。会议结果,孙、刘两家以湘江为界,各领荆州三郡。孙权则归还了已经夺取了夷陵。
建安二十二年,曹魏和孙吴在濡须地区爆发了大规模会战。张辽八佰破十万,威震逍遥津,差点在战斗中干掉了吴主孙权。
建安二十三年,是让曹操头疼不已的一年。北方,以乌桓和鲜卑为代表的游牧民族进犯中原边境;在中原,耿纪,吉本作乱反曹,攻打许都;在南方,宛城的侯音叛乱,直接威胁襄樊地区大后方的稳定。
同年,刘备尽遣猛将,进兵汉中。马超、黄忠、张飞、赵云四箭齐发,在汉中与夏侯渊、张郃激烈交战。
建安二十四年,黄忠老而弥坚,在定军山斩杀曹营猛将夏侯渊,引得曹操亲率大军前往汉中与刘备交战。曹操的后勤粮草被赵云、黄忠劫夺。军中无粮,兵心大乱,不得已撤军。
此时,隆中对规划的“跨有荆、益,……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的宏伟蓝图,就只差襄樊地区的军事行动了。
因此,坐镇荆州的关羽大令一挥,率军北伐,江陵,则留给了刘备的小舅子——糜芳镇守。
襄樊之战初期,关羽先被庞德射伤,小折一阵。至八月,关羽借连绵大雨,水淹七军,俘虏于禁,斩杀庞德,尽灭三万曹军,一时威震华夏。
此时的刘备集团,在军事上达到了顶峰。汉中方向,刘备亲统大军,厉兵秣马,准备翻越秦岭,进驻渭河谷地,占领长安。
荆州方向,关羽的胜利看似指日可待。占据襄樊后,即可北取宛城、洛阳。与刘备的军队会师于中国的第二、第三阶梯线分界线。
然而,一场围绕关羽的绞杀战已经开始紧密布局。关羽将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陷入曹魏和孙吴的重围,在最辉煌的时刻,结束自己的一生。
曹魏孙吴联手剿杀关羽
看到刘备军事集团在汉中和荆州获得的胜利,孙权大为震动。一直以来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的政策,在这一时间受到极大的挑战。
假使关羽获得襄樊之战的最终胜利,占领了襄阳和樊城,荆州的北部地区将全部归属于刘备集团。长江的上游和中游将为刘备控制。随时随地,刘备的大军都可沿江南下,进入孙吴境内。
这种情况下,孙吴将成为曹、刘、孙三股势力中,力量最为薄弱,地势最为凶险的一个。
在关系到政权生存的关键时刻,往日的孙刘联盟战略,必须按照现今的形势作出调整。因此孙权的心中,产生了攻袭关羽的念头。
孙刘联盟始于赤壁之战。然而,战后的短短几年间,刘备集团做过了很多让孙权反感的事情。
占据荆州不还;孙刘联姻不睦;刘备还撇开孙权独自占领益州;进军汉中也不与孙权通气。最让孙权气愤的是,关羽拒绝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还把孙权说成是“犬”。
此时的孙权,尽管力量不很强大,但仍是占据一方的诸侯,岂能容关羽如此欺负。于公于私,孙权都有了出兵的理由。
建安二十四年十月,孙权秘密上书曹操,表达了共同讨伐关羽的意向。曹操闻之大喜,派驻守完成的徐晃,领兵增援襄樊地区,协同孙吴作战。
曹操和孙权的联盟,实质上是相互利用。曹操派人告知曹仁,让他将孙权上书讨伐关羽的消息故意泄露给关羽,使关羽有所察觉,能够主动从襄樊撤军。
关羽得到消息后,心中犹疑,没有马上回兵南下,仍想一鼓作气,拿下襄阳,樊城。关羽也不是一点防备都没有,他派人联系驻守上庸的刘封、孟达,请他们带兵支援。但是,关羽的请求被刘封和孟达拒绝。
闰十月,孙权领兵西进,拉开了江陵之战的序幕。主将吕蒙白衣渡江,夺取了公安和南郡。刘备集团的守将傅士仁、糜芳投降孙权。
曹操得知此消息,向徐晃增派了十二营的兵力。徐晃在生力军的加持下与关羽作战,一举击破了关羽的军队,解除了关羽对襄阳和樊城的包围。
十一月,孙权的军队完全控制了江陵,关羽的大本营失陷。关羽大惊,带兵南下。此时,关羽退往临沮的路线尚可打通。此地距益州仅二十里,关羽可取捷径前往奉节,经白帝城进入益州境内,
但是,作为地方主将的关羽没有这样做,而是试图重新夺取江陵,保住刘备军事集团在荆州的地盘。
关羽此时手中仍有数万的军队,足以和东吴进行一场激战,这可能也是他没有退入益州,而是南下江陵的主要原因。
然而,此时关羽的情形已经非常危急。北方是曹魏的军队,南方则是吕蒙占领了江陵和陆逊占领的夷陵。
坐镇江陵的吕蒙让刘备集团士卒的家人,写信给随关羽出征的将士,信中大谈吕蒙在江陵的仁义之举。此时,关羽北伐已近一年,士兵思乡之情甚重,接到到来自江陵的家信,斗志尽失,大量逃亡。
关羽见此情形,无奈之下率领残兵进入麦城,试图据城而守,等待益州的援助。
关羽为何选择了麦城作为固守待援之地
关羽之所以选择麦城作为固守待援的据点,也是出于对地理环境的考虑。除去江陵、公安这些大城不算,在江陵附近,麦城算是一个有险可守,有城可依的地方。
考古学家对麦城旧城址进行挖掘考古后判定,三国时期的麦城是一个占地六万平方米,拥有高大,坚固城墙的地方。
麦城的前方是江陵,后方即为夷陵,通过夷陵即可到达奉节,进入益州,可说是进可攻、退可守的一个地方。 因此,关羽选择驻守麦城,也是在最坏情况下的一个最好选择了。
但是关羽显然还是高估了己方的军事实力。不久夷陵被陆逊占领,关羽的后路被切断。而城中乏粮,士兵逃亡,让关羽的实力迅速下降。
困守麦城的关羽假称要投降孙吴,但是被孙吴大臣吴范看破,诈降未果。吕蒙派遣潘璋,切断了关羽经临沮入益州的后路,而关羽则茫然不知,在撤出麦城不久后,被潘璋擒获。
此时是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公历220年1月。关羽遭擒后,被就地斩杀。刘备集团在荆州的军事力量被孙权一扫而空。孙吴的地盘拓展至荆州中部,达到极盛。
建安二十五年,吕蒙病死,陆逊接掌孙吴军权。转年,刘备称帝,不久为报杀弟之仇领兵东进。不料人马尚未出发,又损失了三弟张飞,实属不祥之兆。
但刘备仍一意孤行,终于被陆逊在夷陵击败,多年积攒的军事实力在接连的两场败仗中损失大半。
两年后,刘备于白帝城离世,蜀汉进入了诸葛亮时代。
结语
通过梳理襄樊——江陵之战可以看到,关羽在江陵失守后,没有迅速进入益州,自有他的盘算。
首先,此时关羽手中的兵力尚有数万,足以和孙吴抗衡。其次,通过夷陵通道,关羽自认可以获得益州的增援。
因此,关羽率兵在江陵北部转战多时,试图重新夺取江陵,保住刘备集团在荆州的军事存在。
然而,种种事件作用下,关羽的设想未能实现,自己也只能退守条件尚可的麦城。麦城终非久居之地,在无法于短期内获得援助的情况下,关羽冒险出城,想要退往益州……
这个决定,就变成了他一生中最后一个军事决定……
-
魏文帝曹丕的老婆是谁儿子是谁 曹丕是怎么死的 2023-12-14
-
三国演义中关羽不靠曹操的支援,会打败颜良、文丑吗? 2024-03-24
-
三国史上的卧龙诸葛亮神机妙算背后的四位高参 2023-12-23
-
姜维作为诸葛亮精挑细选大将 姜维后面为何“不堪一击” 2024-04-23
-
三国时期东吴“暨艳案”!淮泗集团与江东士族的争斗! 2024-02-28
-
三国时期东吴实力排在第二 孙权为何是三国最后称帝的 2024-07-1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